聚热点 juredian

【动物界全系列】真软甲亚纲—囊虾总目

真软甲亚纲—囊虾总目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甲壳亚门

多甲总纲

软甲纲

真软甲亚纲

囊虾总目

 

囊虾总目(学名:Peracarida)是甲壳类下的一个大群,包含了海洋、淡水及陆生的物种。它们的特征是只有单一对颚足,成虫在臼齿及门齿之间有一个以关节连接的动颚叶。甲壳较为细小,且不会后胸的体节融合。除了温泉虾目外,其下所有目的节肢最底部都有一个扁平的抱卵,用来包裹腹部的育幼袋。在后仔虾期或前幼虾期孵化的幼体会缺乏最后一对脚。

1.形态特征

种类繁多,体形结构多样。头部至少与第一胸节或与几个胸节愈合,有头胸甲,但不遮盖全部胸节。

体躯延长,略呈虾形,侧扁或平扁。第二触角原肢由3节构成。大颚切齿突与臼齿突间有一带小齿的活动片。胸肢发达,在第5~6节间曲屈。雌性部分或全部胸肢基部内侧有复卵片(板),构成育卵囊,囊虾类由此得名。受精卵保存在囊中,孵出的幼体与成体相似,仅缺一对附肢。腹肢无内附肢。心脏通常延长,占胸部大部,或延长至腹部。腹部6或7节,尾节常与第6节愈合,常与尾肢形成尾扇。

2.下属目

臀头虾目(Pygocephalomorpha)

盲虾目(Spelaeogriphacea)

温泉虾目(Thermosbaenacea)

疣背糠虾目(Lophogastrida)

糠虾目(Mysida)

混足目(Mictacea)

端足目(Amphipoda)

等足目(Isopoda)

原足目(Tanaidacea)

涟虫目(Cumacea)

3.臀头虾目

臀头虾目(学名:Pygocephalomorpha),是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的原始代表。是一类已灭绝的原始虾类,例如:特里奥虾、巢虾等。

(1)特征

臀头虾类的主要特征是:在原足(protopod)上具有单节双叉型的胸节附肢(biramous thoracic appendage),尾部具有叉叶(furcallobe)和中关节刺(medianarticulated spine);壳瓣两侧鳃盖发育,头胸部和腹部近等长或腹部变小(Brooks,1969)。

(2)分布

臀头虾类的化石仅发现于晚古生代地层,以石炭纪、二叠纪为多。臀头虾类分布比较广泛,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都有发现(Brooks,1962;Schram,1980,1981)。

(3)下属科

臀头虾科(Pygocephalidae)

特里奥虾科(Tealliocarididae)

4.盲虾目(洞虾目)

盲虾目(学名:Spelaeogriphacea)也称洞虾目,是软甲纲下的一个目,其下只有盲虾科(Spelaeogriphidae)一个单型科。盲虾目的类群体型小于十毫米,涌现于200万年前冈瓦那大陆附近的特提斯洋,但对其生态的了解仍相当有限。

(1)型态与分布

盲虾目的生物没有眼睛,生活于地下水域,如石灰岩洞穴、沙岩洞穴或含水土层中,被发现的四个物种中有三个生活在湖泊中,只有一种栖息在微咸的水域。

盲虾目的生物分布于南半球大陆的稳定岩层中,由于其分布广泛,一般认为盲虾目在特提斯洋出现前就已广泛分布于冈瓦纳大陆的地下水域中,之后因大陆飘移而分布在南半球的各大陆。

(2)分类

盲虾目下现只存在四种物种,都是栖息于地下的种类,分属Mangkurtu、Potiicoara及Spelaeogriphus三个属,Mangkurtu的有两种,只存在澳洲的地下含水层;Potiicoar有一种,只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一个洞窟发现;Spelaeogriphus也只有一种,存在南非的桌山。四个物种基本上都栖息于淡水,只有一个物种栖息在靠近内流盆地的稍咸水域。

在加拿大发现的化石生物Acadiocaris也被归入盲虾目,其生长在石炭纪,这个属最先于1962年由Brooks命名,唯一的物种Acadiocaris novascotica则是1957年由Copeland命名的(得名自加拿大的新斯科细亚),1974年Frederick Schram又加入了Acadiocarididae科的分类。

(3)下属科

盲虾科(Spelaeogriphidae)

(4)盲虾

盲虾是最稀有的洞穴水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大多生活在水质纯净无污染且食物非常稀少的洞穴最底层,如果地下河水与地表水连通并受到污染就会立即死亡,因此数量非常稀少和珍贵。

①发现经过

2018年1月12日开始,来自法国和中国的洞穴探险专家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进行洞穴探险活动,探险的路线和范围包括金城江区河池镇、拔贡镇及六甲镇公路沿线、龙江河流域的地下洞穴。探险专家们发现了珍贵的盲虾等珍稀洞穴水生物。

法国洞穴探险家 让.博塔奇说:“几天的洞穴探险,不仅发现了地下河、竖井、天窗,还发现了盲鱼、盲虾等珍稀水生物,反映出金城江龙江河流域生态完好。”

②发现区域

金城江区地处广西大石山区,在地质学上却是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地貌。众多洞穴沉积物保存完好,高大的石笋,精美的穴珠,在潺潺流水的滋润下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③物种特征

由于生长在完全黑暗的热泉环境中,盲虾的眼睛已经退化。不过,盲虾背部却生长着一小片感光组织。生活在完全无光的环境中为什么生有感光组织?原来深海热泉的喷口附近会不断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盲虾可以通过背部的感光组织探测并判断自己距离热泉喷口的距离。盲虾和硫细菌共生,当虾壳表面的硫细菌积累到一定数量后,盲虾会用前肢将它们从体表刮下来当作食物吃掉。

5.温泉虾目

温泉虾目(学名:Thermosbaenacea)为软甲纲的一个目。

下属科:

赫勒虾科(Halosbaenidae)

单显科(Monodellidae)

温泉虾科(Thermosbaenidae)

图卢虾科(Tulumellidae)

6.混足目

混足目(学名:Mictacea)是软甲纲下的一个目,为软甲纲中最晚定名的。已发现的五个物种都是栖息在深海或滨海石灰岩洞穴中,外形类似虾的小型生物。有两组科学家于1985年独立发现了这个目的生物,并在知道对方的研究后,同意合作撰写发表此目物种的论文。

(1)特征

混足目的生物有下列若干特征:

头部和第一胸节(pereonite)的融合。

呈茎状的眼睛,但实际用处可能不大。

颚肢(maxilliped)及口部被甲壳覆盖。

所有体节均可自由活动。

有呈二分枝状的第一触角(antennulesbiramous)。

(2)下属科

长日混足科(Hirsutiidae)

百慕大混足科(Mictocarididae)

7.原足目

原足目(学名:Tanaidacea)为软甲纲的一个目。

(1)形态特征

原足目动物身体略呈长筒状,平扁,虾形;体长约10余毫米。头部与第1或前2胸节愈合,形成小的头胸甲。头胸甲左右两侧各有1个鳃室。胸部自由体节占全体的大部。腹部较短小,共6节,末节与尾节愈合。复眼常生于不能转动的眼柄上,有些种无眼(特别是深海种)。第一触角单枝(如原足虫)或双枝(如鞭尾虫)。第2触角有时有一小的鳞片状外肢(如鞭尾虫)。大颚左侧有一活动片,右侧或有或无;触须有(如鞭尾虫科)或无(如原足虫一科Tanaidae)。第1小颚触须向后伸出,似涟虫者。第2小颚触须小(如鞭尾虫科)或退化而仅留痕迹(如原足虫科)。胸肢第一对为颚足,基部有一片状上肢伸入鳃室内,起鳃的作用。第2胸肢为螯足(即第1步足),较粗大,有螯或亚螯,与以后各对形状不同。第1、2步足都有小的外肢,其后5对步足构造相似,末端一般为爪状,都无外肢。雌性第2~6对胸肢(或仅第6对)有复卵片,构成育卵囊。腹肢一般较发达(如浮游生活的鞭尾虫科),但雌性有时数目减少,有的全缺(如底栖生活的原足虫科),尾肢在腹部末端,细长分节,双枝鞭状(如鞭尾虫科),或粗短小而不分枝(如原足虫科),变化较大。

(2)繁殖

原足目动物雌雄同体,雄性先熟,也可能有雌性先熟,两性异形,差别很大。雄性第1、2对触角触毛数目较多,第2胸肢的螯也较强大,腹肢发达。原足虫科中成熟的雄体口器部分附肢消失(颚足除外)。生殖腺成对,输卵管开口于第5步足基部侧面。输精管有一共同的贮精囊,在胸部末节的腹面中央。雌性可多次产卵,产卵前有一次蜕皮,外形在蜕皮后可能有大的改变。受精卵保护于育卵囊内发育,刚孵化的幼体缺末对胸肢和腹肢。幼体发育共经4个幼体阶段,称曼卡幼虫。

(3)种属分布

原足目动物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主要类群之一,少数为底栖,浅海到大洋深渊都有。深海种的地区性很强,已在大洋深沟中发现大量新类型。全世界约有350种。

(4)下属科

原足虫科(Tanaidae)

壳居原足虫科(Pagurapseudidae)

长尾虫科(Apseudidae)

新近原足虫科(Cretitanaidae)

安设拉原足虫科(Anthracocarididae)

超拟原足虫科(Pagurapseudopsididae)

阿拉凡原足虫科(Alavatanaidae)

8.涟虫目

涟虫目(学名:Cumacea)是软甲纲下的一个目,囊虾总目(Peracarida)的成员。

(1)形态特征

体延长,略呈虾形。头胸部较粗大,腹部纤细,略呈链状。头部与胸部前3节或4节愈合,背面由不太大的头胸甲所包被,胸部有5或4个自由体节,腹部6或7节,尾节有时全无。头胸甲两侧紧包头胸部,其前缘、两侧缘与头部腹面前缘,胸部腹甲两侧缘及附肢基部完全愈合,形成封闭的鳃室;前侧缘向前突出,形成假额角,向前常超出额缘前端。复眼无柄,互相结合,位于背面前端中线上。全部为海生种,栖所自潮间带至大洋深渊底。深洋近年来发现大量新种。

涟虫类自由胸节短而宽,腹部体节间的关节能向背腹两面屈曲,似蝎形。尾节如有,则末部常较窄而有小侧刺,许多种属尾节完全消失。第1触角柄短小,柄部3节,鞭仅几小节,单枝或双枝。第2触角强大,柄部粗单枝,无鳞片,触鞭在雄性较细长,有时超过体长;雌者短小,仅4、5节。有的如丽涟虫(Lampropus属),雄性第2触角特化为执握器,交配时用以抱住雌性。

大颚切齿突与臼齿突间有一带小齿的活动片,但无触须。第1、2小颚构造较简单。第 1颚足发达,宽而大,上肢坚硬扩大,向外侧后方伸出,上附多片鳃叶,伸至鳃室,为呼吸器官,适应潜居泥沙底内的生活方式。第2、3颚足常具外肢,雌性第3颚足和第1、2步足基部有扩大的复卵板,形成育卵囊。腹肢构造简单而小,双枝,原肢2节,内肢2节,外肢1节;雌性者完全失去附肢(游泳肢)。尾肢窄长,双枝型,原肢为细长的柄,内肢1~3节,外肢1节,无游泳功能。

(2)栖息环境

涟虫全部为海生种,栖所自潮间带至大洋深渊底。有时出现在潮间带,但多见于沿岸浅水中,深海中的数量最为庞大。根据消化道内食物分析结果得出:涟虫后期幼虫是浮游植物食性,以硅藻类为主要食物。细长涟虫以星脐圆筛藻、未查明的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为主要摄食对象;三叶针尾涟虫以舟形藻和新月菱形藻为主要摄食对象;驼背涟虫以辐射圆筛藻为主要摄食对象。

(3)种群分布

所有海域均有涟虫的存在,它们是很多经济鱼类的天然食物来源,但多存在于深海。迄今为止深海已经有大量新品种被发现,全世界共有8科102属,约800种。中国海域内已知品种有十余种。

(4)下属科

涟虫科(Bodotriidae)

色拉涟虫科(Ceratocumatidae)

针尾涟虫科(Diastylidae)

女针涟虫科(Gynodiastylidae)

蛇头女针涟虫科(Lampropidae)

尖额涟虫科(Leuconidae)

小涟虫科(Nannastacidae)

拟涟虫科(Pseudocumatidae)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总目  总目词条  动物界  动物界词条  全系列  全系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