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道德经》中,老子说:道法自然,又说:百姓皆曰:我自然。这里的用法还是组合名字,自是自己,然是本来的样子。也就是说道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律,按照这种规律办事,就是居无为之事,就是辅万物之自然,因为百姓的生产活动是被政府辅而不是被政府管,因此治理天下可以自然而成。
这种解释于现代科学中对自然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这又是个翻译问题。在拉丁语境中,自然指的是NATURA,在希腊语境中自然指的是PHYSIS。这两种说法都与自然物理、自然科学、自然宇宙天体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原本如此有关联,但具体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
先进讨论的自然观是基于西方语境来讨论的,有些学者因为这是科学的土壤,传统中国因为主流观念中缺乏自然观,而导致自然科学被传统文化打压而不能正常发展。自然观是对自然界总的看法和态度,自然界属于世界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划分中,世界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在认识自然,形成自然观的过程中,并非从一而终的,而是随着学识的积累和实践的证明最终选择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早期读黑格尔哲学的时候,马克思认为:占主导地位的不是物,而是形式,在宏观世界中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所以感官是具体自然中的唯一标准。年轻的马克思跟黑格尔一样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时,实际上解释的是抽象出来的这种自然界概念,而不是具指自然万物的本身。这时候的马克思具有很强烈的唯心主义倾向,认为:自然界是思想的产物,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
在读费尔巴哈的时候,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自然观进行了批判,如果不存在一个思想对象,那么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不存在一个可以被感知的、现实的、物质的自然界,那么人的感觉、对自然的认知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种思想上的转变像极了佛教的禅机指月之手不是月。人们口中的自然只是指向了自然界,而并不意味着人们说的自然就是自然界的实际存在,很多不明所以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指向月亮的手当做是月亮的本身,唯心主义者在如何指月亮这个问题上发展了能动作用,而对真正的月亮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这意味着在旧的唯物主义视角下,现实的感性世界仅仅是自然感性,是开天辟地以来始终如一的东西。也就是说自然是以发展的形式存在的,旧的唯物主义者只能看到眼前的这个自然,而对自然的历史和未来缺少必要的认知和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并非纯粹的、客观的、先于人类存在的自然。而是有人类在场,有人类参与改造的自然,马克思认为现实世界才一个人通过自己能懂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人化的自然界。量子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可以很好的解释这种观点,如果要通过测量来认识量子存在状态,那么必然会对自然状态产生人为的干涉,从而认识到的是被干涉过的状态,而非原本状态。如果不通过具有干涉性的测量,那么人类又无法认识到量子。这是马克思著名的人化自然的观点。
自然的本质是客观的、物质的、实在的,这只是一只指向自然的手。自然观的本质是在人类参与的情况下、在人类在场的情况下、在人类与自然发生了必要互动的情况下、在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认识到的自然。如果没有这些情况,人类不可能认识自然,如果有了这些情况,看到的自然便不再是原本的自然。这种矛盾是存在辩证关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主客观因素而辩证对立,又因为主观可以对客观进行实践,客观对主观进行反映而辩证统一。这样认识到的自然不是脑海里想象的、虚构出来的自然,像佛经中的世界,像神话体系中的天界,是没办法在客观层次上跟人类发生互动关系。人对自然的认知从实践中来,越是伟大的认知,越是需要伟大的实践来完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人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