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十月销量并不出彩。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10月完成10059台新车,虽然其公布数据同比上涨,但在我看来,理想不愿意公布的环比销量可能更能反映出市场热度。
从新势力的周期来看,一年绝对是一个大的成长阶段,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理想汽车的月均销量停止在万台左右,1月、3月、6月、7月以及8、9、10月销量都在万台左右,实现了完美的“停滞式”发展。
一方面,理想汽车产能受到制约,理想ONE的停产可以认为是为了后续车型腾出产能而提前停产的无奈之举, 虽然北京工厂已经在拓建,但需要时间来完成,目前理想汽车的产能也不过是10万量级。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新势力的认知逐步清醒,在竞争者更多的高端新能源车赛道中,纯粹的去解读科技感、豪华感、舒适感能在短期内引起消费共鸣,但长线运营凭借的依然是硬实力。
理想汽车是解读豪华、舒适最优秀的企业,所以其在销量、业绩上是最成功的。
但第一批理想ONE车主已经走过了“半程用车期”,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开始凸显,比如说发动机(增程器)漏油问题,整车异响问题以及保值率不堪的问题非常麻烦。
新势力也是一台车,绕不开的是稳定性、安全性和资产保值属性,目前来看第一批理想ONE做得并不好,其中有第一次造车的问题在,也有后期运营将“车”演化为“IT”产品的原因在。
总而言之,新势力的购买成本越来越贵。
我们大概抓取了市场中热度比较高的几款车,分别为小鹏P7、理想L9、蔚来ET7、ET5、小鹏G9、哪吒S,均价已经被提升到35万左右。
退一步来看整个乘用车市场,能够消费35万以上车型的消费群体占比只有5%,传统市场中这是典型豪华车的购买预算。
新势力定价之所以非常高,主要是两个原因。
其一,造车成本要比同尺寸燃油车更高,主要是电池、智能芯片成本,这部分占比远远高于燃油车造车标准。
其二,有意营造的高端氛围,用主观用料装裱出来的豪华烘托商品定价,背后的意图是为了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利润率,打造品牌高端价值,一个是为了估值,另一个是为了跑赢电动化亏损的大盘,用高价掩盖高成本下的无奈。
用运营角度来看不无道理,但从市场角度来看问题较大。
主要问题是虽然打着碳中和、电动化旗号发展,但深一层次并不想真正意义上推动电动化发展速度,高端消费群体一定是一小部分用户,月销万台的现状以及整个乘用车市场高端化小众的客观事实,无法实现行业转变。
此外,过快的迭代速度,以及为了企业独一份的增速,将产品定义为IT商品,在新车主成为老车主的时候,资产缩水明显,理想ONE二手车市场价格不足20万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
尤其是在上海、北京逐步放弃混合动力、增程架构的时候,装着内燃机的新能源车正在这个市场中被重新定义。
一年前,新势力的电动车非常引人注目,设计、科技感、豪华感的确耳目一新,但随着人们对电动化的理解加深、高端 消费热情减弱、传统企业成功进阶转型,新势力的日子未必好过。
比如说长城欧拉全新闪电猫的上市,20万的价格配置、续航、品质、服务全面超越零跑C01、哪吒S和小鹏P5,传统企业入局竞争,新势力真正的对手,多了起来之后是否还具备强大的热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