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后河洞遗址调查石制品初步研究
《中原文物》2016年01期任海云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2012年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丈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进行复查,后河洞遗址即为其中一处。由于遗址受破坏程度较大,对后河洞进行了10平方米的试掘。本文是对该遗址的调查石制品和扰乱层所过筛拣选出的石制品的初步观察与分析。这批标本主要为黑色燧石,以断块、断片和碎屑的数量最多,石片和石器数量相当,石器主要有刮削器和尖状器,另有一类三棱小尖状器,颇具特色。锤击法是打片和修整石器最主要的方法。后河洞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太行山西麓石灰岩洞穴发育极多。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尚不具备建造住所的条件和能力,利用天然洞穴合情合理。20世纪80年代,晋城市陵川县夺火乡发现了著名的塔水河遗址。陈哲英先生等人经过初步调查与试探性发掘,收获颇丰。几乎与此同时,陵川县附城镇西瑶泉村村民组成的考古队在丈河乡(今划入附城镇)寻找化石时发现了几处洞穴,后河洞即为其中之一。据报道在靠近洞内西北壁挖掘到了人下颌骨化石21。1994年山西省考古所对当地发现的4处洞穴遗址进行了复查。在后河洞采集到石制品50件,2件石英和48件燧石制品31。
这些洞穴在探索早期人类行为、适应环境方式等课题中极其重要,但是多年来,除了一些调查或试掘简报外,对这一带史前洞穴的研究基本陷入停顿。201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重新启动了对太行山西麓洞穴的调查与研究。同年9月-11月,对附城镇丈河流域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包括对此前发现的洞穴进行复查与试掘。本文即是对后河洞遗址复查与试掘时探方土过筛发现的石制品的报道与初步研究。
一、后河洞的地理位置和地貌
后河洞得名于现已废弃的后河自然村,位于西瑶泉村西北方向,距西瑶泉村约4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5°36"18",东经113°1002",海拔937米,洞穴相对高度约10米。
后河洞口朝西南方,最大长18米,宽13米,最高处靠近洞口,约5米。洞前为农耕地,已退耕还林。低于洞穴10余米处为干涸的后河自然河道。河道遍布大小不一的石灰岩石块和黑色燧石结核,平坦低缓处可见淤沙和碎小砾石。
后河洞地处太行山西麓,河谷地貌发育河谷两侧整体出露以石炭系-三叠系和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层为主。山上茂密的天然灌木丛、次生松柏树和阔叶落叶树等间杂生长,杂以各种名贵中药材,使得太行山郁郁葱葱,天然良好的植被吸引了野猪、野鸡、豹等野生动物栖息山中。
二、调查收获的石制品
本次复查和试掘中筛选出的石制品总计近2000件,动物化石大量。化石绝大多数为碎骨,无法鉴定种属,个别几颗牙齿化石当属食草鹿类。石灰岩质者1000余件,燧石和石英质者604件。由于调查和过筛石制品均已脱离原生层位,故将之全部按采集品分类统计。(表一)本文仅对燧石制品做初步分析研究。
1.石核
38件。黑色燧石。全部为锤击石核,原型为自然石块者34件,带节理面的自然石块4件。核体形状不甚规则,有2件似楔形。单台面石核较少,仅6件,其余为双台面或多台面石核。纯打击台面和自然台面石核各9件,修整台面石核仅1件,余为打击与自然台面混合石核。石核片疤数量不等,最多者达44个,最少为1个,疤痕较深,片疤占核体比例不低于50%的有27件,占全部石核的71.1%。最大石核长宽厚为47×29.3×19.3mm,最小者为11.7×9×17.5mm。LXHC229,探方土中筛选。黑色燧石多台面石核,原型为自然石块,石核形状不规则,自然台面和打击台面两种,核身片疤12个,保留少量石皮,石皮占核体比例5%。长宽高为21x11.7×13.5mm。(图一∶1)
LXHC274,扰乱层中筛选。黑色燧石多台面石核,原型为自然石块,核体呈扁方体,3个台面,自然台面2个,打击台面1个,核身有10个较深的片疤,石皮占核体的比例为40%。长宽高为42.7×26.3×18.5mm。(图一∶11)
LXHC275,探方土中筛选。黑色燧石多台面石核,原型为自然石块,形状不规则,3个台面,2个自然台面,1个打击台面,台面形状不规则,核身有7个较深的片疤,石片占核体比例为20%。长宽高为42.1×23×30.9mm。(图一∶10)
2.石片
153件。各种颜色燧石质152件,石灰岩质1件。完整石片122件,占所有石片的79.7%,其次是远端石片,占7.8%,近端石片、左裂片和右裂片及中间石片比例为12.5%。自然台面88件,打击台面49件,比例分别是57.5%和32.0%,少量点状台面和无台面石片,未见修整台面。台面形状不一,规则者诸如三角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所占比例64.1%。除29件无背脊石片外,其余背脊数量1~5条不等,其中背脊三条者47件,其中20件为Y或倒Y形。115件石片打击点清楚,大部分石片正面可观察到清晰的放射线。背面带石皮的石片比例为40.5%,59.5%的石片背面没有石皮。肉眼观察,有明显使用痕迹的石片不多见。基本上是用锤击法进行打片,砸击石片不见。最大石片长宽厚为64.8×44.5×25.7mm,最小石片长宽厚为6.7×12.2×2.6mm,石片长度平均值约18.3mm,平均宽约16.9mm,平均厚约6.4mm。
LXHC567,探方土中筛选。黑褐色燧石,为规则的四边形完整石片。三角形自然台面,长38.1mm,宽18.4mm,台面边缘可见多次锤击崩落的细碎片疤。远端靠近边缘处,石片有一明显凸起,应是打片过程中石片中途折断造成。石片背面的Y形背脊有效控制了石片的形状。右边缘薄而较锐,两侧均有微小的片疤,肉眼条件下无法肯定其为使用痕迹。长宽厚为64.8×44.5×25.7mm。(图一∶12)
LXHC546.探方土中筛选。黑色燧石,形状不规则,双阳面石片。三角形打击台面,长12.1mm,宽5.4mm,打击点清晰,打击泡明显。石片背面又可看作石片正面,以三角形自然面为台面,可见明显的打击点、半锥体和打击泡,同心纹和放射线亦颇清楚。自然面的一边亦可作为石片的背脊,延伸至远端,与石片右边和远端汇聚成一三棱尖。肉眼条件下无法确定其是否被使用。长宽厚为26.2×19×6.8mm。(图一∶2)
3.石器
154件。燧石质152件,白色石英1件,灰色石灰岩1件。石器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和三棱尖状器。刮削器分为直刃、弧刃、凹刃,少量圆头刮削器。毛坯主要是完整石片,其次为节理断块和断片,另有少量近端石片、远端石片、左右裂片等。完整石片加工而成的石器109件,其中有4件是对节理石片的再加工,以节理断块,断片为毛坯者30件。刃缘修疤分布连续,间断者仅有8件。多达136件石器刃缘全部被加工,大多修疤较深且短,偶见浅平修疤,表明二次修整中锤击法是最常见的。修疤形态几乎全为阶梯状,鱼鳞片和平行状偶见。刃口主要呈现锯齿状,平齐略钝者亦有一部分。除断块和断片无法判定加工方向外,正向加工58件,错向24件,反向16件,交互4件,其余或正反向或正错向或正向与交互等二者兼有情形。石器的平均长度约25.3mm,平均宽约21.2mm,厚约9.7mm。
LXHC002,扰乱层中筛选,黑色燧石刮削器,以石片为毛坯,对其左右两边缘全部正向加工,刃较为平直,修疤较深,呈阶梯状,锤击法修整刃缘。刃部使用痕迹不明显。长宽厚为41.7×27.6×17.5mm。
LXHC005,扰乱层中筛选,黑色燧石多刃刮削器,石片毛坯,左边缘错向加工,右边缘正向加工,刃平直,修疤较深,呈阶梯状,锤击法修整刃缘。刃部可观察到使用痕迹。长宽厚为35.8×26×9.6mm。(图一∶9)
LXHC495,扰乱层中筛选,黑色燧石刮削器,对完整石片的右边缘全部错向加工,修疤连续分布,较深,呈锯齿状。长宽厚为30.6×21.8×8.1mm。(图一∶8)
LXHC318,扰乱层中筛选,黑色燧石三棱尖状器,以远端石片为毛坯,左右边缘应用交互和反向方式加工成,两边缘圆钝,满布阶梯或鱼鳞片状的修疤,与背脊汇聚成一三棱尖。长宽厚为30.4×21×16.2mm。(图一∶3)
LXHCO32,扰乱层中筛选,黑色燧石三棱尖状器,对石片的左右边缘正向加工,与背脊汇聚成一三棱尖,修疤呈锯齿状布满石片左右边缘。使用痕迹不明显。长宽厚为38.5×24.8×17.4mm。(图一4)
LXHC343.扰乱层中筛选,黑色燧石尖状器,节理石片为毛坯,左边正向、右边错向方式加工而成,修疤分布整齐、连续,呈阶梯状,最大修疤长7.3mm,宽3.3mm。长宽厚为33.3×21.6×10.3mm。(图一∶7)
4. 其他
259件。为断块、断片和碎屑。部分断块和断片上有微小的片疤痕迹,或许与使用有关。
三、结语1.遗址的时代
后河洞遗址拣选出大量破碎化石,但可鉴定的种属泛善可陈,仅有少数食草鹿类牙齿。这在判断遗址时代中并不能起太大作用。陵川县塔水河遗址与现代河道的高差约15米,遗存堆积相当于在河流二级阶地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晚于峙峪、早于下川,与安阳小南海下部地层(22150±500年)的年代相当。塔水河的石器文化和小南海文化很可能是分属于太行山麓的两种不同性质文化”。后河洞与塔水河遗址相距20余公里,二者的地质地貌环境极为相似,又后河洞与现在的自然河道相对高差约10米。从对石制品的观察与分析看,后河洞石制品体现的文化面貌也与塔水河遗址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后河洞应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与塔水河遗址的时代接近。
2.遗址石制品特征
据对石制品的观察,石料主要是黑色燧石和石灰岩石块。带节理面燧石石料比较普遍。现在后河河道上随处可见体积偏小、磨圆度较低的燧石结核。太行山最常见的是石灰岩,其中并未发现燧石结核条带。后河洞遗址石料应是当时人类就地获取。
石核的打片技术、石器的加工修整以及石片的一系列特征显示,锤击法在后河洞遗址中应用很普遍。存在砸击技术,但仅为偶尔情况。部分石核和石器加工边缘上,可观察到浅平细长的片疤,是否为间接压剥技术,尚需后续的研究证实。但据杜水生对塔水河石制品的再观察,原被认定可能是间接技术生产的窄长小石片是直接锤击的结果。
石制品广泛存在节理面是后河洞的一大明显特点。打片中,较多的石片是沿着节理面破裂。或者,以节理面为台面自石核上打下石片。部分石器也是以节理断块为毛坯的。被废弃的断块和断片中有相当数量是带节理面的。
完整石片和以完整石片为毛坯制作的石器比例较高,石核片疤比例远大于残留石皮比例,可见打片成功率和石核利用率较高,而断块、断片和碎屑数量相对最多,说明石料较为充裕。遗址中较规则石片占一定比例,打片时,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背脊来控制石片的走向。
刮削器的毛坯多样,完整石片最多,另有节理断块,断片、断块、远近端石片、右裂片,甚至废弃的石核,都被用作人类加工石器的原型。加工方式繁多,除各种正向、错向、交互等单一方式外,还有复向加工。
最有特色的一类石器是三棱尖状器。往往选择较厚的完整石片为坯,这类石片的背脊与加工的另两个边缘构成一个三棱尖。塔水河遗址也有此类石器,但其数量较后河洞遗址要少。
石器类型中未见雕刻器、锥钻,也不见“勒瓦娄哇”尖状器,亦无装饰品。但在试掘中,地层里发现了2件石镞。这是塔水河遗址目前所没有的。
总体而言,后河洞遗址这批石制品表现出的特征与塔水河遗址石制品存在较高的一致性,既未跳出中国小石器文化这一大的传统,又呈现出晋东南旧石器晚期洞穴遗存的区域特征。
3.晋东南旧石器晚期文化
目前,晋东南发现的旧石器遗址或地点几乎全属晚期遗存,洞穴和旷野类型均有。洞穴如塔水河、后河洞、麻吉洞、猫崖洞等,旷野类型如下川地点群1、大泉头地点贝、羊头山地点贝、析城山地点等,除下川下层文化是粗大石制品外,晋东南旷野类型均为细石器遗存。后河洞遗址送出了测年样品,但由于石化程度较高,后河洞遗址的标本并未获得有效数据。除了下川遗址有测年数据外,其他都没有可靠的测年数据,因此判断它们的年代及相对早晚存在一定困难。后续晋东南还须开展大量的野外和研究工作,以厘清文化发展序列。推测旷野类细石器遗存相对要晚于洞穴类遗存。晋东南小石器文化与细石器文化并存,为这个区域开展细石器文化课题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