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述: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周永亮 国富创新管理咨询创始人
于雷 方太、OPPO战略顾问
编 辑:花先声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你,最近还好吗?”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长期承受心理压力,却因社会角色只能独自担当;焦虑,压力,“内卷,躺平,摸鱼,打工人”的感受人群增多。
今年3月,联合国公布了《2022年世界幸福报告》,据报告显示,芬兰连续五年居冠,中国在上升12位后仍排在第72位,居然与我国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军事地位各方面均不相匹配,这出乎我们的意料。
2021年,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新华社也联合对中国30多万中小学生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们普遍存在“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
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界也是如此。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缩减的现金流,临时取消的订单……“要不要坚持?”“如何活下去?”这些问题,成为企业家咨询中最常提及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帮助人们拨开心上的乌云、明白和体证人生的真谛、看透不确定时代的真相,对真善美、幸福之境重树信心与向往,帮助个人、企业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并走出不确定性困境、构建面向当下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从小家到大家、从个人到社会全面幸福?
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家、商业顾问、专家学者等各界名流集聚一堂,从不同角度纷纷探讨思考与实践。内容十分重磅,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 末日骑士曾出现过无数次,但世界末日从未真正降临
《圣经》中提到“末日四骑士”,当战争、瘟疫、饥荒、死亡来临时,末日就要降临。
可当前的世界不就有这四骑士吗?俄罗斯在打仗,新冠疫情还在反复,有些地区出现大规模的死亡,饥荒在有些地区依然出现,我们能说末日来了吗?肯定不是。
这只能说明这样的末日式骑士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次,但我们不仅没有灭掉还活了下来,活下来的结果就是进化出了应激反应的轴心——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它们参与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当遇到挑战、挫折、打击、失败之后,释放压力激素,让我们进入应激反应状态。
在应激反应状态下,我们的感官更加敏锐,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肌肉骨骼力量增强,从而做到战或逃。换言之,人类必须用行动化解压力激素。
但是当大脑进化出新皮质后,人开始有了思考的能力,使得很多人不再通过行动而企图用思考来化解压力激素。化解不了的时候,就带来各种情绪反应,例如焦虑、抑郁、烦恼、暴躁、压抑、恐惧等等,包括这几年流行的内卷、丧、emo。
心理学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去化解人类的身心不愉快,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等,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丹尼尔·魏格纳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魏格纳证明,逃避、压抑、控制人们的疼痛、创伤和困扰,都导致这些症状以更负面的方式回归,用积极的心理来转移、替代和升华反而更有效,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应”。
1999年,“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要用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心理科学和实践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力量,以提升人类的普遍幸福感,活出美好的生活。
从人类进化角度讲,人类大脑的本能是负面导向的。这是因为人类大脑能处理的信息有限,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时候,人类忽视坏事比忽视好事的后果更严重、更不可逆,所以我们有“负面偏差”,这是一种保护机制。
思想界一个重要的负面偏差就是“瞧不起讲积极的人”。实际上痛苦、消极、放纵和随波逐流是很容易的,但积极很难。正如莱布尼茨所说:乐观是一种天然的理性范畴的认知方式。积极心态其实也是一种理性选择,需要刻苦修炼、坚韧不拔。
所以说,进化心理学发现:消极心理让我们活下来,但积极心理让我们活得更好。
积极心理有很多种,其中“心理韧性”在当下尤为重要。彭凯平教授曾调研了改革开放40年中伟大的企业家, 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心理韧性,在苦难、打击、挫折面前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在社会竞争的过程中,前期靠体力,中期靠脑力,后期靠韧力。
以前人们穷,温饱都有问题,我们需要工作,我们需要饭碗,我们需要衣食温饱。但现在基本脱贫,中国人进入美好生活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就要有新时代的新思想,幸福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彭凯平教授在清华大学创建幸福科技实验室,正希望能够用一些现代科技的方法来为人民幸福提供一些帮助。
科技革命增强了人类的体力力量,我们可以开机器填海造田,可以修路,可以建桥,建高楼大厦,这些科技增强了人类的体力。
到了新世纪和未来,科技可以用来提高我们心理的力量,坚韧不拔的韧性和追求幸福的能力,科技是可以帮助我们的,方太从仁爱之心出发进行厨电研发,通过科技提高人们幸福感,这是特别有价值有意义有作用的。
幸福是什么?
这个问题人类思想家已经讨论了两三千年,从孔子的角度来说,他的幸福观很简单,叫做仁者无忧,有大爱精神的仁人就是幸福的。这个思想恰好跟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定是那些有美德的人他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这说明东西方文化虽然源头不同,但它达到的境界都是一样的,幸福一定不是简单的享乐,幸福是一些特殊人士才应该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
所以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简单的享乐,而是有意义的快乐。
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彭教授团队调查了十几万幸福的人,做了很多研究发现,让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觉得自己有一种幸福的力量,那么他至少应该要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是幸福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抑制杏仁核的活动。 这个器官受到一些刺激,比如闻到一些不好的味道,看到一些丑恶的画面,或者听到一句刺耳的话,就会充血,温度上升。
让自己幸福,首先要抑制杏仁核的活动,不让它那么亢奋,这样你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调整,得到管理,得到抑制,能够让你自己恢复到一种正常状态。
第二,不光抑制杏仁核,还要让大脑产生积极的神经化学递质。 包括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血清素,让大脑形成快乐神经元的神经网络连续,这个神经网络连续是所有积极快乐幸福快乐体验的一种生理表现,而生理神经网络连续需要神经化学递质的帮助。
第三,大脑前额叶的参与,那就是意义感。 做任何事情。不光要有心理上的快乐,还要有意义的快乐,意义的快乐才让我们觉得是一种幸福的感受。你在路上走路,突然一个美女对你嫣然一笑,你不是马上开心,你得想想她为什么笑?这就是要有意义感。
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他花15年时间追踪了600多位特别成功的人,这里面包括科学家、企业家、运动员等等,结果发现所有这些成功人士能够做到自己事业的极致地位、领军地位的秘密只有一个,他做自己工作的时候能够沉浸其中,酣畅淋漓如痴如醉,他把这个体验用了一个英文单词叫做flow,我们引到国内把它叫做“心流”,心流也是一种幸福。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幸福感呢?彭凯平教授团队从几十年心理学研究中总结出“八正法”,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做这八件事能够很快地让我们心情好转,恢复到正常状态。
光控制负面情绪还不够,我们还得产生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有一个“五施法”,佛学认为有五个人类天生的本领我们舍不得做,其实只要把它做出来都会让我们产生愉悦的感受。
二. 有危机就有机遇,有危机企业才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数学家罗素在《幸福论》中定义过一种不幸,叫作“拜伦式不幸”。它指的是,一些现代美国人,看透了时代的狂热,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追求,一切都是虚空,痛苦才是世界的本质,且为自己的痛苦而骄傲。
而罗素对这样的人不屑一顾,把这种享尽一生欢愉、品尝尽美酒、风流韵事不断却还对生活极度悲观的人称为拜伦式的不幸。
罗素评论到: “我常常感觉到的虚空并非源于某种哲学,而是由于行动的匮乏。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你可能会难过,但不会觉得一切都是虚空,无论人生是否存在终极价值,你都会觉得让孩子恢复健康才是当务之急。”
当下,我们依然面临着一些地缘政治、零部件短缺以及疫情反复的问题,虽然经营环境和之前相比相对恶劣,但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 有危机就有机遇,有危机企业才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
还记得去年发布的“双减”政策,新东方猝不及防,节节溃退。在很短一段时间里股价下跌九成,市值缩水2000亿,俞敏洪身家锐减200亿。
可新东方的善后工作却出人意料,可圈可点:
对设备: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捐献近八万套。
对学生:承诺无条件按比例退款;报名后未开课的,无条件给予退费;已开课的,按照已完成课时扣除相应学费,其余全部无条件退还。
对员工:有序结清员工工资,不欠薪。
新东方的善后工作,可谓给到了相关各方足够的安全感,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企业家所坚守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合伙人》中,成冬青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只有从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如今的新东方,也“因祸得福”,找到了助农这个更大的赛道,可以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
无独有偶,上半年,有一家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2021年比2020年增长29%,从120亿到155亿,在疫情这两年里,他们居然实现了连续逆增长。
他就是厨电龙头企业方太。
方太茅忠群时时拷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做这家企业?你做企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诚然,做企业要追求利润,企业只有赚了钱,才能存活下来。不能赚钱的企业也许不是商业意义上的好企业,但仅仅可以赚钱,也不是好企业,同时企业也做不长久。
那么,当代企业家做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茅忠群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找到了答案。基于对“内圣外王”之道的体悟,茅忠群认为, 当代的企业家应该有士大夫情怀,眼睛不能仅仅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胸怀国家和社会。
对于方太,规模、利润从来不是第一位的。方太要做“义利合一”的企业。2015 年年初,茅忠群提出了方太新愿景—“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伟大的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要满足并创造顾客需求,而且是一个社会组织,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导人向善,促进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基于此, 茅忠群于2018年年初将企业使命升级为“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 。
何为幸福?方太也有自己的理解。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茅忠群体悟到,幸福是物质与精神双丰收,是事业与生命双成长。幸福是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仅仅有好产品,还不足以让顾客获得真正的幸福。
方太不仅要有高品质的产品,更要创造有意义的美善产品,比如保护家人健康的“不跑烟”的吸油烟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方太IMES智联油烟净化系统”;解放双手、呵护健康的水槽洗碗机等。
方太产品不仅要具有极高的设计品位,能提供很好的感官体验,而且具有非凡的意义,比如保护家人健康、保护环境、解放双手、节省时间来陪伴家人等。
方太不仅要提供有意义的美善产品,还要提供有意义的幸福服务,比如能让顾客及其家庭真正幸福安心的服务—跟产品相关的安装、维护等服务,跟健康烹饪相关的服务,跟健康养生相关的服务,跟幸福人生相关的服务等。
其次,方太有一个“创新三论”——创新的源泉是仁爱,创新的原则是有度,创新的目标是幸福。
就是说他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他们对于是否要做一个创新的唯一判断标准就是: 这个创新的产品能不能给顾客带来更多的幸福,而不是说这个产品是不是能卖多少钱,这背后也是一家企业对于社会和顾客沉甸甸的责任。
提到家电,人们涌入脑海的关键词是实用、方便,疏不知其背后也有比肩高精尖行业的专利支撑。从用户的需求场景和企业使命出发,方太原创发明了水槽洗碗机、有NPS选择性过滤技术的母婴级净水机等一系列产品。
据《2021年发明专利结案量前100企业——授权率排行榜》显示,方太以94.7%的发明专利授权率高居全榜第二,厨电行业第一,授权发明专利量比肩国内数家互联网科技巨头。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方太强大的创新能力,也是其文化内核不断驱动的结果。
人的三观决定了企业的三观,一个企业为什么要提这个目标? 首先内在的创始人是什么状态,人想到了,三观想到了,自然逻辑结果就出来了。
比如方太他们当初说成为伟大企业的时候,挑战也非常大。
有一次几个企业家去拜访方太的茅忠群董事长,有位企业家就向茅总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方太一个100多亿的企业,凭什么就敢说是一家伟大的企业?
茅忠群认为,企业的追求不在于规模的大和小,而是企业家想做成什么。不要因为企业规模没大到那个程度就不敢追求这些东西。
方太虽然现在企业规模没那么大,但是我存在的价值在于我追求的价值,不是因为我涨到一千亿才去追求这个东西,而是内心深处现在就有这种追求。
茅忠群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他去日本一家医院参观考察,那个医院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是很多日本人都知道那家医院,甚至不少人特别希望自己能生场病,能在这个医院住上一段时间,能够体验一下这个医院的服务。
让他感到冲击的就在于其实这家医院存在的价值不在于做得很大,而在于人们是不是想着你,你有没有为这些承担责任,你是不是在为这些人创造价值。
这事儿对茅忠群的影响很大,所以他坚定的认为伟大的企业不是要做到多大的规模,而是要创造多大的价值。这个价值一定不仅仅是这个企业所谓的经济价值,一定是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价值的评判不是你的产品被使用了多长时间,产品的功能有多少,而是这个企业存在的过程中除了为顾客创造价值之外,我为这个社会还贡献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有人可能说是为了利润,茅忠群认为做企业最高的境界是“义利合一”。所谓义利合一是义中有利,利中有义,义利融合。如果企业相信“因果”,就只管种“善因”,这样一定会得到“善果”。
德鲁克说,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器官,承担某一方面的社会分工职能,为社会的目的而存在。 企业是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康德说,道德本来就不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我们已经拥有的幸福,也许责任和幸福并不是真正对立的,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一定是一个最有责任心的人。
我们一定要明白, 不是因为企业做的大才解决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因为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企业才可以做得更大。
三. 幸福力才是企业终极的核心竞争力
“最好的企业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好的企业能给人带来幸福和温暖,而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员工和顾客的幸福感。未来,幸福力才是企业终极的核心竞争力。”有学者在长期研究企业发展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的确,在哈佛、在通用电器、壳牌这些世界500强,幸福课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追求幸福已经不是什么务虚的东西,而是一个必然的主流和潮流,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英国,我们也看到了贵族一定要修幸福课。
因为幸福有很多好处——幸福的人更有创造力,思维更全面;幸福的人更容易找到生命的意义;幸福的人更健康;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幸福的人在生活中关系更好,有更多的爱和感恩;幸福的人绩效更高。
既然人生的意义是追求幸福,那做企业的意义是什么呢?
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当时物质比较贫乏,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做企业就是想脱贫致富,也就是西方管理学中所说的“追求利润”。如今40多年过去了,当代企业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目的上,应该更多地探究做企业的使命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长期发展。
2017年,方太提出了“文化即业务”,这是方太追求“义利合一”最关键的行动,文化即业务就是说文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企业做业务的发心、方式和奋斗精神,业务是文化的呈现和结果。拿开发产品来说, 只关注开发真正解决顾客痛点和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的好产品,自然会得到利润 。
比如方太做油烟机的时候,当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茅忠群在央视新闻里看到一则关于“厨房油烟加剧家庭主妇肺癌风险”的报道,当时国内的油烟机标准已经是国际标准了,国际电工协会油烟机小细项里面轮值主席也是方太,如果说只需要达到国际标准对于方太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关键是风量和风压这些标准可以产生什么价值?
于是茅忠群就找方太的研发人员沟通,茅忠群说油烟机的第一性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油烟。没有油烟就是只要有一点味道都不行,那什么东西炒的时候最有味道呢,就是辣椒。于是茅忠群定了一个标准,咱们油烟机的标准就是炒辣椒没有味道。
这个标准既不是国家标准,也不是国际标准,但这是家庭主妇的标准,这是做饭的标准,如果一炒辣椒熏的满脸流眼泪,那无论符合什么国际标准都没用。
于是方太研究人员以这个为标准,炒了一千斤辣椒,以至于方太公司周边的人都在传方太的人吃辣椒很厉害,一车一车往里面送,把周边辣椒价格炒得很高。炒了几年,终于炒辣椒都没有味道的时候,这个产品就出来了,这个产品一经上市,就成为全国吸油烟机畅销榜冠军,并保持了七年之久。
这个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不是符合什么标准,而是让大家感觉更舒服更有幸福感,这个恰恰体现了创新最本质的东西——企业的三观。
企业文化并非是挂在墙上、停在口号里,而是业务的一体两面,融入方方面面。
2018年,方太董事长茅忠群把“让家的感觉更好”的使命升级为了“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并以幸福为主线,连续四年完成了幸福四步曲的打造,从幸福的家庭到幸福的社区,再到幸福的厨房和幸福科技,并将幸福融入新方太梦:
十年助力一千万家庭提升幸福感;
十年助力十万企业家迈向伟大企业;
十年助力建设一万个幸福社区。
关于顾客,关于员工,关于社会,方太希望将幸福融入方方面面。
有人就此问过茅忠群一个问题,他说你做一个小小的厨房电器,一个油烟机,甚至再往前延伸,现在的洗碗机等等,的确是解决了家庭的很多问题,但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跟幸福连的这么紧?
茅忠群认为,厨房是家庭幸福的原点。一个幸福的人首先要健康,离开健康一切都是空谈,给人带来健康最基础的还是吃饭,一日三餐就离不开厨房。那为什么方太做着做着厨具又跑去做净水设备呢?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带来健康的就不仅仅是厨房,吃得很好,水不好也不行。继续推演,除了吃的、水,还有什么离人的健康最近?空气,离了它没人可以健康,这就是方太产品的思维逻辑。
水、空气、餐食,这是一条健康线,所以方太的研发体系里一直关注这三大体系,从厨房开始,往水延伸,再往空气延伸, 这种产品的选择不是我会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而是我怎么为人类创造健康的价值,通过健康价值给人带来幸福,所以说方太的经营是幸福的逻辑,这就是方太所倡导的文化即业务。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作用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但在实践中企业文化却常常停留在理论层面,能够让企业文化从理念到行动并最终获得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结果,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回到根本上,问题出在哪儿?就像茅忠群讲的, 问题其实都出在前三排,集中还是在主席台 。企业家能够理解的人生境界和经营境界一定是整个企业的天花板,企业家的自我升级觉醒提升才是企业成长的关键,自我觉醒是根本。
很多企业家做企业是一种很压抑很焦虑的状态,开会感觉很着急,做企业变成一种压力感的状态而不是享受。 如果能把做企业变成一种享受,变成人生一种快乐和幸福的时候,那就会到达一种全新的境界。
在茅忠群身上就可以看到这种状态,开会8小时,他开始累的戳眼睛,但是整个人依然比较平和、淡定,完全没焦虑是不可能的但他一定没有那么大的焦虑。茅忠群69年生人,今年53岁,却基本没有白头发,状态还很年轻,就是没有把企业作为一种折磨,活在一种自在、幸福的与企业合为一体的状态中。
如果真正树立自己成为伟大企业的目标,甚至立志带领更多的企业迈向伟大企业,人这一生活的是很有价值感的,每天干劲满满,进入很充实的人生意义和状态。
最近几十年,我们的企业文化教育,我们国内的管理教育,商学院的教育都太偏重于西方的工具理性,太强调社会达尔文主义,全是竞争、谋略、博弈,甚至摧毁对方,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样一种狼性精神。
方太的精神,仁爱的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竞争优势,这就是仁者无敌。方太这家企业也可学而至,他们总结了一整套方太的方法理念出版为《方太文化》,书里写了很多法则,这些我们都可以一步步学习而至,中国企业成为方太这种企业,那中国的商业应该是让全球都可以尊敬的商业。
形成中国式管理值得尊敬的管理学派,中国商业可以让人类的商业文明迎来新的转机,而不是过度以西方为中心以美国为中心的绩效主义,以欲望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是没有未来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欲望是无穷尽的。
什么样的员工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决定了什么样的产品。所以好人品造就好企品、好产品,人品是企业的根本。 企业家应率先制定“五个一”率先垂范,“五个一”就是要立志、勤学、改过、行孝、积善。中国文化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修在自己身上你改变了,你率先垂范了,你受益了,高层、员工才能受益。
幸福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也是我们每一位企业家应该具备的能力。 真心建议企业家做使命升级,真正立大的志向,向圣贤学习,圣贤以天下兴为兴,以众生兴为兴。
这个要重新理顺个人的使命宣言,家训,企业使命与宗旨,并制作成相框明示,放在办公室、家里。每天问问这个是不是你真我需要的东西,是不是你人生一生追求的核心目标?
四. 幸福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有意义的快乐
雷军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焦虑和不安,也有每个时代的期待和希望。顺势而为,势在人为,去探索,去经历,去后悔,去改变。”
以前我们很穷,温饱都有问题,我们需要工作,需要衣食温饱。但现在我们基本脱贫,中国人进入以美好生活为主要目标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新时代的新思想。
过去几十年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但我们心灵的成熟和成长没有跟上,让中国人民能够在生活中活出美好幸福的感受,这仍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企业界,更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
企业家是一个非常有贡献的群体, 我们90%以上的就业机会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我们近90%的创新和专利是在中小企业当中产生的,中小企业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经济总量和产值, 企业家群体真的是当今最可爱的一个群体。
如果我们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能够立足于大义名分的同时,将企业的自身目标设定为追求企业员工的幸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自然会引起员工和顾客发自心的共鸣,不断地推动事业向前发展,顺便帮助员工和家人幸福,同时为幸福中国贡献力量,真正推动人类的幸福事业。
最后以中国优秀的女性写的一首诗来结束这篇文章:
幸福不是虚幻的概念,也不是简单的满足,幸福不是有钱就可以,也不是靠别人就能给予,幸福更不是独善其身,幸福其实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无论是春天还是幸福,财富还是爱情,可能你刻意地去找不一定能够找得到,不如换一种心境,换一种方法,从身边开始,从眼前开始。
祝我们都能做到拈花微笑,获得圆满、自在、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