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拼音:sān zàng;梵语:त्रिपिटक Tripiṭaka),佛教典籍的组织与保存形式。又称一切经、契经、藏经,包括经、律、论三个基本部分。佛教经典中最早出现的是释迦牟尼在世时宣说的正法,最初佛的教法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而以经藏和律藏来命名,是佛逝世以后的事。佛涅槃后,僧团的领袖们像大迦叶、阿难等人深感树立佛生前教导的权威性并以此维系僧人的修持和教团的发展,十分必要。佛入灭的当年,在夏安居时迦叶主持了佛教教理的汇编工作,这就是结集。佛的弟子们聚集一处,会诵并确认佛所说法的地点、对象和因缘。“多闻第一”的阿难背诵了佛祖生前的思想论述,这称为“经”;“持律第一”的优波离诵出了佛祖为僧团制定的规章制度,这称作“律”。
历史由来
释迦世尊入灭之后,弟子为能维持世尊所传的教理,由弟子摩诃迦叶主导,选拔五百位弟子代表,于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召开佛典的编集大会,称为“第一结集”或“五百结集”。
经
契经,内容是释迦佛所传的教义,由侍奉世尊 25 年的阿难诵出,经大会认可确立。《阿含经》即为经藏,《阿含经》有四大部,即《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又称四阿含,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之研究资料,尤以《杂阿含经》的更重要,代表了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西元148年,安息国僧安世高译出一些阿含别生经。现传阿含经有两种译本,就是南传巴利文三藏的五部,与汉译的四阿含。现存汉译《杂阿含经》缺佚两卷。
汉传佛教的经藏有阿含部、本缘部、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等。
律
即毗奈耶,内容是僧团生活的规则,佛陀入灭后,五百弟子在王舍城七叶窟举行结集,由持戒的优波离背诵戒律,一日诵一律,分八十次诵出根本律法,经大会认可确立。汉传佛教以《四分律》、《五分律》与《僧祇律》三者为主流,而其中又以《四分律》最为人所接受。《四分律》与《五分律》共百条,故又称为百众学。
论
后来用以解释佛经的著作称为论。南传佛教称论藏中包含了四种有关于生命终极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论藏成立于西元元年前后(距今约2000年前),此时佛教已由“初期佛教”进入“部派佛教”。部派的分裂,造成异说纷起,部派成立各自的论典。例如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一共有七部,称为“上座部七论”:《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北传佛教说一切有部的论藏基本组成包含“一身六足”:《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论》、《界身足论》、《识身足论》、《品类足论》、《发智论》。
最初的佛藏形式
在佛教流传的过程中,佛的全部教导又有其他一些组织形式。例如,佛典有一种称作“九分教(也称九部经、九部法)”的贮藏形式。它们是:
1.修多罗,散文形式的经文,又称契经;
2.伽陀,偈颂形式的经文,又称孤起颂、不重颂;
3.伊帝目多伽,佛所说弟子们在过去世的因缘故事,又称本事或如是语;
4.阇陀伽,佛所说自己在过去世中的因缘故事(又称本生);
5.阿浮陀达摩,说佛及弟子们的神通故事,又称未曾有或希有法;
6.尼陀那,记录了佛所说法的缘起或因缘;
7.阿波陀那,解说佛的教义的种种譬喻;
8.耆夜,所谓重颂、应颂,以偈颂复述佛的教说。
9.优波提舍,即议论,对佛所教法义的讨论。九分当中,修多罗、伽陀与耆夜三者是佛经基本形式。以后佛教经典又发展成为“十二分教”、“十二部经”,增加了
10.和伽罗那,佛的授记预言;
11.优陀那,意为“自说”或“不问自说”,佛所讲的菩萨成佛事;
12.毗佛略,又称“方广”、“方等”,佛所说的广博方正的湛深教法。
三藏的组织形式
“藏”的本意是“箧”或“箱”,转义为今日所谓“范畴”。至少在部派佛教时期,多数部派已经使用三分的方法来归类保存全部佛教经典,这种经律论三藏形式仍然保留至今。大乘佛教出现后,把先前的三藏称为小乘经、小乘律、小乘论。经是佛的论议教导,律是佛制定的戒律,而论是佛弟子们对佛的言教的议论发挥。早期佛教流行时,印度各地情况复杂,各部派的经典组织不尽一样。据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说,佛灭后大迦叶组织首次结集时,还有另一批比丘也另行结集,他们成就的经典,除三藏外,还有杂藏和禁咒藏,共有五藏。通常认为大众部另有杂藏,犊子部另有咒藏。各个部派虽多有三藏,但三藏的组织还不一样。就上座部言,其三藏中贯彻了五分法。如经有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相应阿含和小部阿含(又称杂藏);律的五分是大分别(说比丘戒)、比丘尼分别(说比丘尼戒)、犍度(说受戒、安居等事)、本母(戒律通论)以及增一毗尼(戒律的补充论述)。至于论藏,也采用五分法:问、非问、摄、相应以及发趣。从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则是用四分法来组织三藏的。其经藏只有四阿含,相应阿含居首位。而较部派佛教稍晚的大乘佛教,起先并不承认其经典属三藏(《大智度论》卷一〇〇说“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等不在集三藏中)。但以后大乘佛教也坚持自己另有三藏,即大乘经、大乘律、大乘论。在汉文佛教经典三藏中,这三者不再是组织结构的范畴,而是指其内涵意义。
大乘经
音译名为大乘修多罗。相对于阿含经四部或南传五部尼柯耶而言的大乘经典。依《大智度论》的说法,经可以分为声闻藏与菩萨藏。菩萨藏中的经典就是大乘经。但三藏中并没有分列出来的“大乘经”名目,尽管它在汉文大藏经中的确是别成一类的。以大正藏为例,小乘方面的经大抵列在阿含部与本缘部中,而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大集部、经集部以至密教部都属于“大乘经”。通常认为最初的大乘经出现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从古代佛教经录看,整理佛经目录的僧人是明确注意到了大乘经典的存在的。据《历代三宝记》说,在南北朝时的众多经录都分列了大小乘的经律论。大乘经在内容上的特征是多讲以往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没有提及或没有明确发挥的内容,诸如如来藏、佛性、六波罗蜜等。
大乘律
音译名为大乘毗尼、菩萨毗尼或菩萨律。意为大乘菩萨受持的戒律。诸经录多将其单列为一类,如法经之《众经目录》,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和《开元释教录》等都是如此。但大乘佛教出现以后,菩萨众大致还是依小乘戒律出家的。因此所谓大乘律是泛指包含“三种净聚戒”的根本原则的经典。凡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都属于大乘的律典。汉文大乘戒经有《菩萨戒经》和《梵网经》,禅门的清规在大乘律仪范围内。
大乘论
音译名为大乘阿毗昙,意译名大乘对法。是关于大乘经的论义的发挥或条列。包括对于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时代的佛所教法含义的发掘,也包括对所谓菩萨藏中要义的发挥。大乘空宗(中观派)与大乘有宗(瑜伽行派、唯识宗)的基础理论都是藉大乘论藏中的经典创立的。最著名的大乘论有中观派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同样重要的还有瑜伽行派的《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二十唯识论颂》、《唯识三十论》和《大乘起信论》等。
南传上座部的三藏
它用的是巴利语文,所以又称巴利文三藏,或巴利语系大藏经。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摩揭陀国首都华氏城曾行第三次结集。结集后阿育王派其子(或说其弟)摩哂陀往斯里兰卡弘法。他生长于印度西南山奇一带,那里使用巴利语,所以他传入斯里兰卡的是巴利语的三藏。前1世纪,斯里兰卡举行第四次结集,将巴利语佛经用僧伽罗字母读音记录到了铜片或贝叶上。5世纪时,觉音长老又将所有经典再加整理。所谓巴利文只是用僧伽罗字母读音写的巴利语。随着佛教传向东南亚,巴利语佛教经典也就有了用不同文字字母读音写的巴利语佛经,如缅甸字母、老挝字母、高棉字母和四种泰文字母读音写的佛教三藏。这样的译本有8种:僧伽罗文字母的贝叶本和排印本;泰文字母的贝叶本和两种排印本;缅甸文字母的贝叶本和5种排印本;高棉文字母的贝叶本和一种排印本;老挝文的贝叶本和一种排印本;4种泰文字母的贝叶本和排印本;梵文天城体字母的排印本和拉丁文字母的排印本。近代以来才有了直接翻译为本国语文的巴利语系三藏。泰国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编纂泰文三藏,历时12年完成。斯里兰卡在50年代编纂了僧伽罗文本的巴利语三藏。1935~1941年,巴利语系的三藏译成日文翻译出版,共70本,称《南传大藏经》。
巴利语系三藏
虽然其中含经、律、论和一个藏外部分,但它还是称为“三藏”。其具体内容如下:
律藏
包括《经分别》(戒的律条)、《犍度》(僧伽集体生活的规章制度)和《附随》(对于戒条所作的解释,19章)。《经分别》又分为大分别(男性僧人的修行要求)和比丘尼分别(女性僧人修行要求)。《犍度》又分为大品(10编)和小品(12编)。
经藏
有5部或称“五尼诃耶”。分别是:
1.《长部经典》,又称长尼柯耶,相当于汉译《长阿含经》。共收34部长篇经文,分三品:《戒蕴品》、《大品》和《波梨品》。《戒蕴品》中的经文采用散文体,《大品》和《波梨品》中的经文是长行和偈颂并用。34经中,《梵网经》反驳外道邪见,即有关世界和灵魂的62种错误观点;《沙门果经》讲出家修行果报;《阿摩昼经》、《究罗檀头经》和《三明经》批评婆罗门教的种姓制、杀生祭祀和吠陀经典;《大般涅槃经》记述佛陀涅槃前后的事迹,为《长尼迦耶》中最长的一部经;《大念处经》讲述身、受、心和法四念处;《优昙婆逻狮子吼经》批评各种污秽的苦行。
2.《中部经典》,又称中尼柯耶,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收152部中等篇幅的经,分为三编。经文涉及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圣谛、业论、无我论、禅定和涅槃等,也批驳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等外道观点。
3.《相应部经典》,又称杂尼柯耶,约当汉译《杂阿含经》,收有2,800多经,分五品:偈品、因缘品、犍度品、六处品和大品,共56集。第一品经文涉及佛教伦理,其他四品经文涉及诸佛教教义。
4.《增支部经典》,又称增一尼柯耶,约当汉译《增一阿含经》。收有2,300多经,分为十一集。这部尼迦耶中的经文编排方式独特,每一集的论题都与数字有关。如第二集当中诸经论题皆为二,说两种恶行恶报、两种布施、两种僧团等,第三集中的经文讲三种业、三种美德和三种受,如是等。这种编排方式是以法数为类,便于记忆。
5.《小部经典》,又称小尼柯耶,含《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义释》、《无碍道解》、《譬喻》、《佛史》、《所行藏》等15经。编定时间较晚。其《小诵》中收9篇短经,为比丘日常诵读和礼赞祈祷用。《法句经》为流传甚广的格言诗集,分26品,共有423颂。
论藏
包括《法聚论》(论诸法性质)、《分别论》(说经中的诸法相)、《界论》(讨论诸蕴处界)、《双论》(从正反两面讨论色心问题)、《发趣论》(说二十四种因缘)、《人施设论》(分析色身以及心所法等)、《论事》(南传第三次结集时所发生争论的记录)。
藏外部分
含注疏和其他两类。注疏有原为僧伽罗文的28种,5世纪时另由佛音、法护、近军、佛授、大名等所编译,用僧伽罗文字母写定的巴利语本24种。对律藏的注疏2种,经藏注疏19种,论藏注疏3种。“其他”类,包含《岛史》、《大史》、《弥兰王问经》和《清净道论》。
拉丁文转写的巴利语三藏的出现应归功于著名英国佛教学者L.大卫,他在1881年发起组织了“巴利语圣典学会”,专门从事南传巴利语大藏经典籍的搜集、校勘、整理及刊行。他进行工作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了现代佛教学者,包括南传佛教国家学者的研究工作。现今最为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经是1956年缅甸联邦政府在佛涅槃2,500周年纪念会期间的第六次结集时完成的。当时约请了亚洲各国佛教学者对于1871年的第五次佛教结集所成的三藏进行了严格的校勘。
傣文三藏
又称傣文大藏经。中国云南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佤族等都信奉南传佛教。其中只有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因此这一地区使用以傣文读音写的或者翻释的巴利语系大藏经,称为傣文三藏。傣文三藏的内容结构与巴利语系三藏无异,但因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缘故,傣文三藏分为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以及傣绷文。有一部分傣族人民生活中积累的天文、历算、医药、语言、诗歌等作品被放到傣文三藏的藏外部分。傣文三藏佛教的装帧形式有两种:贝叶刻写本与枸皮纸抄写本。贝叶写本是用铁笔在经过处理的贝多罗树叶上刻写出来并染色的。抄写本有折装式和书册式。
汉文三藏
又称汉文大藏经(见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