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皮肤病,疗效迅速

时间:2022-04-23 09:51:34 热评 我要投稿

中医书友会第307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作者分享了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皮肤病的一则医案,并总结了此方的运用特点。小编皮肤过敏一月有余,恰逢医生也给开了柴胡桂枝干姜汤,3剂就明显好转了,学到了学到了!(编辑/千诚)

柴胡桂枝干姜汤竟能治愈多例皮肤病

作者/石维娟 石善林

张某某,男,60岁,初诊日期:2021年1月16号。主诉:过敏性皮炎十五年。病史:两腿发痒、发干,脱皮、有明显结痂,两腿活动轻度受限,经常用药膏擦涂,症状反复已有十五年,被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既往疗效不佳。素有冠心病史,经常胸闷、心悸,偶尔心绞痛,常服用养心氏、丹参片等药物。刻下诊:双腿发痒,脱皮,结痂,两腿活动受限,经常胸闷,心悸,遇事紧张出汗,睡眠时好时坏,早上口干,食凉则胃酸,有时便溏,大便2~3次/日,无肠鸣音,舌质红苔少,舌底暗红有,六脉沉细弱。诊断:1、过敏性皮炎;2、冠心病。辩证:少阳太阴合病。治法:和解少阳,温脾生津。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柴胡60g,干姜15g,桂枝40g,生牡蛎20g,栝楼根30g,炙甘草20g,黄芩20g。 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三次服。

下图为患者初诊皮肤照片:

二诊:药后皮肤症状、胸闷、心悸、口苦等症状明显好转,睡眠质量亦有所又提高,疗效之速令我不及,效不更方。

三诊:腿部皮损处明显好转,心脏症状进一步好转,其他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舌底暗红无明显变化,舌暗红兼腿部肌肤甲错(皮肤发干脱皮),此为有瘀血,上方加桂枝茯苓丸、酒大黄(根据笔者经验,病程较长的疾病反复发作,其中有瘀血作祟的缘故,治疗过程中拔除瘀血能够预防疾病复发)。病情稳定后柴胡、黄芩剂量稍减。

处方:柴胡30g,干姜10g,桂枝40g,生牡蛎20g,栝楼根30g,炙甘草20g,黄芩15g,赤芍 15g, 牡丹皮10g,炒桃仁10g,茯苓20g,酒大黄20g。共7剂,水煎服。

下图为三诊患者皮肤照片:

四诊:胸闷、心悸、心绞痛、两腿发痒未再发生,皮肤进一步恢复。五诊:把此方打粉,改散剂,每天12g,每日两次。四个月后电话随访,两腿发干、粗糙几乎恢复正常,嘱继服半年,以图根除。讨论: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

柴胡桂枝干姜汤可用于伤寒误治导致的邪传少阳,脾虚有寒的气化失常,津液不布的少阳太阴病。

裴永清在 《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中提到:

方中的干姜,是为误下而损伤脾气而设,仲景向以干姜温中,以药测证,可知本方既有太阴未解之邪,又有少阳郁热及太阴脾寒之机转。尽管太阴脾寒之情尚未显露,但已为误下所伤,故用干姜(与桂枝相合,《神农本草经》云桂枝“补中益气”)温中补虚,治中有防,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

方中之牡蛎,亦从小柴胡汤加减变化之法而来,“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本证中有“胸胁满微结”,加牡蛎以软坚散结。从临床实践上出发,本方有表邪时可用,无表邪时亦可用,取桂枝与干姜相协,温中补虚之用。

刘渡舟教授对本方的认识为:“此方与大柴胡汤遥相呼应,彼治少阳兼阳明里实,此治少阳兼太阴脾寒,亦体现了少阳为病影响脾胃而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余在临床用此方治疗慢性肝炎腹胀、泄泻、带有太阴病阴寒机转,投之往往有效”(《伤寒擎要》)。

刘渡舟教授对此长期研究体会,在上文提出,本方具“小柴胡与理中汤合方之义”,由于体现“阴证机转”,其主症应有太阴脾寒的“下利与腹胀”特点,此外就应具有“口苦、恶心呕吐”等少阳证证候,脉应沉弦而缓,舌苔白滑而润。至于“后背疼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两手麻木”等,则为或然证。

总之,本方“能温寒通阳,解结化饮,疏利肝胆之气,善治背痛、腹痛、腹胀、胁痛、小腹痛、小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证”。

笔者承刘师之意,将此方用于具有口苦、心烦,腹胀、便溏,恶冷食,尿黄等一系列症状的患者,这类患者属肝胆有郁热而脾有虚寒。从这个意义上讲,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首调和肝脾之方。尤在泾提到:“汗下之后,胸胁满微结者,邪聚于上也。小便不利,渴而不呕者,热胜于内也,伤寒汗出,周身漐漐,人静不烦者,为已解,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往来寒热,心烦者,为未欲解。夫邪聚于上,热胜于内,而表不复解,是必合表里以为治。柴胡、桂枝,以解在外之邪,干姜、牡蛎,以散胸中之结,栝楼根、黄芩,除心烦而解热渴,炙甘草佐柴胡、桂枝以发散,合黄芩、栝楼根、姜、蛎以和里,为三表七里之法也。”

《金匮要略》:“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栝楼牡蛎散方,栝楼根,牡蛎等分。

胡希恕教授讲到:“栝楼根这个药,它是苦寒的,它去热的力量相当强,它治消渴,同时也能够滋阴解热,但是它苦,它去热的力量非常得多,解渴的力量也强;牡蛎是咸寒,也解热,而且多少有点儿强壮的药效。这两个药合起来,对于这种虚热的渴再好不过了。”

笔者认为栝楼牡蛎散的方证是周身汗出多,自汗、盗汗皆可,舌淡脉细弱。临床总结发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主要症状为:口苦、口干、口渴、胸胁不舒、胸闷、心悸、大便溏、舌苔腻、脉弦细或脉缓等。

柴胡桂枝干姜汤由部分小柴胡汤、桂枝甘草汤、栝楼牡蛎散组成。柴胡、黄芩解决少阳郁热引起口苦、口干,并且柴胡有推陈致新的作用,它能够清除体内的瘀滞,使气血津液有了生化的空间;栝楼根、牡蛎解决口渴问题;桂枝、甘草解决“心下悸,欲得按”;干姜、甘草相当于半个理中汤而解决脾阳不振的问题。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心悸明显者,笔者桂枝用量60~90g ,炙甘草用量30~45g 。我通常冠心病患者把柴胡桂枝干姜汤拆开煎,桂枝与炙甘草同煎,其他几味同煎,喝的时候再混和,这样效果比一起煎更好,对肠炎患者,腹泻严重的,干姜换成炮姜,炮姜量增加30~60g 左右。

对皮肤粗糙,脱皮患者当重用栝楼根、牡蛎。栝楼根、牡蛎色白入肺,补充肺肾之津,体现了金水相生的原理;“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皮肤的润泽离不开脾肺的协同作用。《内经》还提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布散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毛肌肉,如若津液不足,失去滋润与濡润的作用,则会使皮毛、肌肉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皮肤疾患。临床上我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了大量皮肤病患者,曾在在网上对一些患者进行诊治,疗效满意。

2017年6月同上海的一位姬姓老板在网上认识,他的皮肤病十余年来经过上海各大医院的中西医治疗,疗效一直不稳定。他全身皮肤瘙痒,时轻时重,皮色鲜红,部分区域有少量渗出液。

上海的夏天十分炎热,即便如此条件他也不敢穿短裤、短褂。吃海鲜、喝酒时症状加重。长期招待客人几乎天天喝酒、饮茶,导致湿热淤积,常常口苦、口干,苔黄腻,便溏,大便4~6次/日,吃水果稍多则溏稀加重,便粘难冲,气味臭秽,他还因长期应酬而患有严重的脂肪肝,经常胸胁部不适。

我把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的原方中的柴胡、黄芩量加大,再加白豆蔻、生苍术。为方便运输,采用免煎中药颗粒,七日后患者反馈,疗效很好,服药3个月,诸症消失。2019年10月随访,疾病未再反复。我的弟子山东临清人,他的奶奶患皮肤病多年,基本症状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主症吻合,服汤剂二十付后症状改善明显,因嫌药苦,停药,两月后轻度复发,遂续服四十余付,疗效稳定,2年来未再反复。

只要病机符合或者主症具备柴胡桂枝干姜汤主症的特点,本方可用于糖尿病、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结肠炎、冠心病、月经不调、不孕症等。本方尤善于常用于治疗具备口苦、口干,经前胁胀、烦躁易怒,小腹、腰及下肢发凉症状的月经病。输卵管通而不畅或完全堵塞的,只要病机符合的,再合当归芍药汤、抵挡汤等,患者往往能快速改善症状,成功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