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各地楼市政策落地节奏加快。9月以来全国已有超30省市优化楼市政策,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跟进解除限购限售政策。
限购作为有形之手对市场的干预,在特殊时期、特殊阶段、特殊情况下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限购政策,今天的房价,可能更加没谱,房企的负债,也会更多,市场的风险,则更大。在退出限购政策的同时,必须对限购政策的作用予以正确的评估和评价,而不应当否认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正面作用,更不能认为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负面影响。
也许有人会认为,限购政策限制了刚需,也限制了市场的正常交易。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机械教条的。限购政策的作用,就是防止炒房,防止房产投机,而不是限制刚需。真正的刚需,并不在限购政策调控范畴,也没有受到消费限制。尤其在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时,如果没有限购政策的及时出手,有些城市可能就会从“火爆”快速转向“雷暴”,爆发严重的房地产市场风险,甚至出现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
肯定限购的作用,既是理性的,也是客观的,更是公正的。今天的房地产市场,能够处于比较平稳的格局,广大居民也可以不再为房价的过快上涨而担忧,不再为了买房而负债累累,不再对房地产市场心存恐惧心理,与限购政策的出台是密不可分的,是限购政策让炒房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那么,限购政策是否可以全面退出,甚至退出历史舞台呢?笔者认为,限购政策确实已经到了全面退出的时刻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今后,再出台限购政策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甚至几乎没有什么可能了。
首先,“房住不炒”定位,让限购政策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也让限购政策没有存在的价值。所谓“房住不炒”,就是明确房子的属性是居住,而不是炒作或投机。只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就不能容忍对房子的炒作行为,就要打击,就得遏制。自然,要不要限购政策也就不重要了。限购的目的也是为了遏制炒房,“房住不炒”定位是非常明确的遏制炒房要求。如果继续存在炒房现象,就是与“房住不炒”定位对着干,就得打击和整治。房子必须回归居住属性,也只能回归居住属性。房子只要回归到居住属性,限购政策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其二,全面退出限购政策,并不是限购政策出现了问题,而是市场出现了变化,是市场不再属于政策主导型,而是市场主导型。所谓的市场主导,就是由广大居民根据其购房意愿决定市场走向,购房热情高,市场交易多,房价也可能出现同步上涨。反之,则市场交易量下降,房价也随之下跌。而目前的居民购房意愿,已经不足以支撑房价的快速上涨,不足以让市场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没有供不应求,房价就不可能上涨,而可能下跌。那么,继续实施限购政策,既没有效果,也没有意义,更不符合市场化需要,不适应市场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退出限购政策,也就十分正常,也是一种趋势。
第三,限购政策是否已经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有没有可能再次出台限购政策。我们的观点是,限购政策退出历史舞台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也已经到来。因为,限购政策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只有在无形之手没有能力对市场实施有效调节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出台限购政策,就是因为地方过于追求房地产市场火热、过于追求土地出让收入、过于在乎房价上涨,理性的想法当然是让地方冷静、让市场稳定、让房价平静。什么手段最有效,当然是限购。只要市场不再出现炒作现象,房价就会很快平稳。因此,只要不再出现地方用行政手段过于干预市场、推动房价上涨现象,限购政策也不会再出现在房地产市场。这是市场的进步,也是购房者的胜利,购房者用理性让市场平稳,用市场平稳让房价不再快速上涨,让房价不再快速上涨与消费者需求建立平衡关系,最终让限购等行政手段不再出现在房地产市场,并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如此,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完全达到完全平稳的状态,今后,仍然会出台一些调控手段和调节措施。但是,像限购等十分强硬的政策手段,应当不会再有。对广大居民来说,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对付房价的上涨,也有足够的手段对付开发商和炒房者,那就是等待观望或停止购房,那么,无论是购房者还是炒房者,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