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热文作家高军个人介绍(作家高军简介)

九二年,路遥先生归山。那年,我十四岁。路遥先生是大树,在文学的领地里参天追日。

雪后的天空异常干净异常冷,炉子上的水壶冒着丝丝热气。我与邻家大哥下棋,边下棋边说话,他说起了路遥,我问:路遥是谁?他说路遥是陕北的一个作家,并且给我讲起了《人生》电影里的剧情,当时我只记住了一个名字:刘巧珍。下完棋我离开的时候,邻家大哥送我半本书,那书关于《人生》的内容只到了高加林进城工作见到黄亚萍那里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不知道被谁撕掉了。

那时候我也读了一些书,主要是连环画故事小人书,有《水浒》《西游记》等。最完整的小说是《说岳全传》《少年维特之烦恼》《红楼梦》删减版50回版本看完了,也不甚懂,基本上就是瞎胡读,相较于前者所读之书而言《人生》是我当时最读得懂的一个小说,或者说半个小说。

想办法从邻村的一个爱书之人那里搞到了一个路遥文集,里边除了有《人生》之外,还有《在困难的日子里》《惊心动魄的一幕》《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早晨从中午开始》等。准确地说,我的真正地热爱文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对爱情的认识,憧憬也是从路遥开始,从刘巧珍开始,从吴亚玲开始,从田晓霞、田润叶开始。虽然,虽然路遥小说里的爱情大多是书生落难,小姐搭救有些老套,但是,但是在那个具有时代特殊的年月里,人性的光芒值得肯定,值得大书特书,值得发扬光大。饥饿虽然可怕,但是比饥饿更可怕的是精神的匮乏。人活着总得有些精神的支撑来对抗艰难的生存现状吧。幻想美好是一个好事情,而人类最美好的幻想莫过于爱情了吧?如果连幻想都没有了,那人也就接近了死亡。由此可以猜想,当年的路遥何尝不是靠乌托邦式爱情的美好幻想才走出那艰难的日子,或者说这样的爱情憧憬贯穿了路遥的有生之年,亦或者说这样的爱情精神加持了路遥的整个创作生涯才有了那些不朽的巨著。

《人生》里有这样一句话:人活低了,就得按低的来。实际上路遥一生都没有为这句话而妥协,相反地倒是为了打败这句话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贾平凹的话说:路遥是那追日的夸父倒在了干渴的路上。是啊,路遥是夸父,即便倒下也要掷杖为林,以示不屈,精神不死,战斗不止。

路遥是个狠人,是个有悍性的人,是个有硬度的人。可是,路遥也是个脆弱的人,也是个有心理疾病的人,也是个性格有疑问的人,也可以说是有楚霸王式之英雄主义的人。然而,这种种所有,正好诠释了一句话:没伞的孩子除了奔跑别无选择。如果路遥能够更加智慧一些的话,也不能英年早逝,大才夭折,也许在文学上的贡献远不止《人生》《平凡的世界》这么多,毕竟他走的太年轻了,走的对一个作家生命而言太不是时候了。这一点上,贾平凹先生就做的很好,病了就就医,累了就休息,该娱乐娱乐,该保养保养,懂得休养生息,方可山高水长。

九三年,我进城读书,断断续续地通读了路遥所有的作品,由此总是把班上有些女生当成路遥小说里的那些小姐,无奈的是我最终也没做成落难书生。直到现在,我的心里依然藏着一两个女同学并且感到幸福。那时候,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转学进城读书的没有几个,一是那时候实在是没钱,二是需要找关系走后门。现在还记得那时一个学期借读费是九十元钱,中学三年六个学期一共是五百四十元钱,这在当时一支铅笔五分钱,一个碗托一毛钱的年代确实也是巨款。最直接深刻的记忆是当时父亲领着我到裁缝铺子花八元钱做了一身衣服令我阿Q摸了尼姑脸一般飘飘然好几天。难怪路遥笔下田润叶给孙少平吃的那一顿猪肉炖粉条白面膜能吃的大汗淋漓撑破肚皮一生难忘。

在《平凡的世界》里,抛开政治风云,社会变革勿论,这史学家与社会改革家自有公论。关于田晓霞之死是所有读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事,路遥本人也不愿意田晓霞死,可是现实就是现实,田晓霞若不死,路遥实在是不知道把她的牌位放在哪里。现实主义作品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主观思想绝不能侵占客观存在的河床。尽管路遥与千千万万的读者都希望孙少平与田晓霞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可是不行啊,那个年代,孙少平的未来根本不可能在大城市落脚,田晓霞的理想也绝不在大牙湾煤矿,路遥的恋爱、婚姻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所以两人之间必须有一个要死,驾驭文学功力极强的路遥选择了田晓霞,他亲手培植的一朵神之花就凋谢了,既然悲剧必不可免,那么就把最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吧,这也是作品需要的悲剧力量。田晓霞死了,路遥的爱情也跟随着死了,所以路遥嚎啕大哭,他是在祭奠小霞更是在祭奠他自己的理想爱情之梦。如此一来,少平的大牙湾归宿与惠英嫂子的浮出就是合情合理也符合客观现实主义的存在。这就是人生,这也是平凡世界里不屈小人物的命运归宿。

话说前世今生,路遥极有可能是宝玉的转世之身,与太虚幻境里绛珠仙草林黛玉托身林红、林达二女子再来这世上历劫,再演一段爱情与婚姻的悲剧传奇。让世人看透传奇里的都是痴,烟火里的都是真。世事本就如此,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是特别恨那个林达,以至于把路遥的死完全归罪于她。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丰富,现在我是慢慢地放下对林达的恨甚至有些同情她了。这可能就是初读不懂红楼梦,读懂已是梦中人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人生大学问只好靠生活的锻淬才能达大智慧境,才能有意义。

宝塔山默哀,延河水呜咽。生前死后,路遥就在这红色的神山圣水间任意往来,在记忆架起的时空桥梁上与后来人握手,拥抱,交流思想,探讨人生。

那年我去看路遥,去的时候专门买了一盒恭贺新禧纸烟(路遥喜欢的烟),带了一瓶当时榆林本地产的老榆林酒,然后坐在那里,给路遥点一支烟我喝一杯酒,后来烟酒皆空,踉踉跄跄地下山,分明感到路遥就在背后挥手告别。在那文汇山上,风吹来,带来延安大学的阵阵书香,或许里边就有路遥的灵魂。我在心里默默说:路遥先生,反正你的墓离延安大学也不远,从延大到墓地的路也被瞻仰你的人们踩熟了,你也可以时常的回去看看,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你也可以回榆林,去西安,只要你愿意,到处走走看看。

当我第二次去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大煞风景,那是我在延安修路的时候,头天晚上住在延安宾馆,第二天那几个外地的包工头说想去看看路遥墓,我就带他们去。去过之后才知道他们完全是为了附庸风雅,自始至终嘻嘻哈哈,全没有一点肃穆虔诚的样子,之后我们的关系也淡了许多。我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错,人活着本身就应该快乐多一些,缅怀少一些。只是,只是我对路遥那种特殊的敬仰使我对他们产生偏激的情感,当然也不是我的错,狗啃骨头羊吃草,各有各的牙口脾胃,各有各的思想喜好。

最后,谨以路遥先生的话放在最后致谢我的农民祖先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作者简介:高军,70后,陕北人。半醉半醒亦正亦邪的陕北汉子。字可下酒,墨能养花。

搜索建议:热文作家高军个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