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场景:一位江湖豪杰在进入一家酒馆之后,便会高声叫道拿上好的酒来,切二斤熟牛肉......这种豪放霸气的姿态,似乎成为了当时行走江湖的好汉们的标签。
然而,在封建时期牛肉饼实际上不常见,民间更不可能随意售卖牛肉。即便在皇宫之内,牛肉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食材,像武松那样走到哪里都叫嚷着要吃牛肉的人几乎不存在。
那么,既然牛肉在当时并不是随处可见的食材,这些江湖草莽为何要偏偏吃牛肉呢?如果当时牛肉如此稀少,宋朝时期的人们最常吃的肉食又有哪些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古代社会中珍贵的牛肉
封建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许多牲畜便在经过训练的情况下,加入到了生产劳动当中。农耕文明作为华夏民族的基础,耕牛在我国发展的进程中,更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早在商周时期,牛便成为了被驯养的家畜之一,当时的牛主要用于驮运货物和拉运车辆。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质的农具逐渐出现,农业生产劳动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随着铁器的发明,耕牛也应运而生,原本以人力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劳动逐渐被耕牛替代,农民的劳动强度被大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也得到了提高。
可以说,正是由于耕牛的加入,使得华夏文明得以稳步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耕牛的保护也加入到了国家的政策当中。早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便对耕牛的保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按照当时的规则,耕牛如果腰围消瘦一寸,耕牛的主人便要受鞭笞十下。由此可见,在古人的心目当中,耕牛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农业劳动的主要生产工具,耕牛的健康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足够的粮食。
不仅如此,即便在耕牛死去之后,其身上的诸多部位同样可以发挥作用。牛皮可以制作战鼓和护具,牛角则可以制作弓箭,而牛黄更是不可多得的药材。
封建社会时期,如果有耕牛死去,耕牛的主人也无权自行处置。到了宋朝,虽然对耕牛的管控力度有所放松,但大方向却依旧没有变化。
官府在将耕牛登记在册之后,如果耕牛死去,官府在回收必要的物料之后,牛肉可以交给主人自行处置,但牛肉依旧不是当时的主要肉食。
美味的羊肉
那么,《水浒传》中的二斤牛肉到底是什么呢?在我国的饮食文化当中,羊肉在很早的时候便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对于羊肉的喜爱,国人可谓情有独钟。
从汉字上来看,鲜则是鱼和羊的味道,可见国人对于羊肉的滋味有着很高的评价。宋朝时期,羊肉的烹饪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肉食种类极其匮乏的古代,无论是在宫廷之中还是在市井之内,羊肉的香味始终弥散在空气当中。
宋朝人对于羊肉的喜爱几乎达到了癫狂的程度,由于市面上牛肉几乎无法购买,羊肉便成为了当时人们最主要的肉食。
类似胡椒醋羊头、鼎煮羔羊这样的菜品,也是在这一时期被发明出来的。在当时的宫廷之中,从皇帝到大臣无一例外都对羊肉格外喜爱。
据记载,宋仁宗有一次在深夜十分想吃羊肉,以至于辗转难眠,但想到厨师们都已经睡了,最终还是忍住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从这一段记录当中,除了可以看到宋仁宗仁爱克己的品格,也足以印证当时宫廷之中对于羊肉的喜爱程度。
连皇帝都对其有着如此强烈的执念,民间的百姓更是可想而知。史料记载,宋仁宗时期宫廷当中每天要宰杀280只羊,宋真宗时更是达到了350只。
宋神宗时,宫廷内一年消耗的羊肉量则达到了几十万斤,可见当时皇帝对于羊肉有多么地痴迷。宋朝的主要产羊地点在陕西一带,在北宋覆灭之后,陕西一带被金人占领。
因此羊肉的产量也急剧下降,价格自然也随之飙升。在这样的情况下,猪肉便逐渐摆上了人们的餐桌。与宋朝人对羊肉的喜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人们对于猪肉的排斥。
权宜之计
据统计,当时人们每年对猪肉的消耗量,与羊肉有着巨大的差距,连羊肉消耗量的零头都赶不上。这是因为当时许多的调料尚未传入中原地区,对于猪肉的烹调方式极其有限,无法去除掉猪肉本身带有的腥臭味。
因此宋朝人始终对猪肉不屑一顾,出于这样的原因,宋朝时期只有过于贫穷的家庭才会购买猪肉,购买猪肉在当时也成为了一种十分丢人的事情,只要条件允许,宋朝人还是会以羊肉作为首选的肉食。
猪肉逐渐变得能够被人们接受,与一个人的出现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个人便是一代大学士苏东坡,他不仅才学出众,对于厨艺也有着极深的造诣。
苏东坡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道菜,便是以其名字命名的东坡肉,在苏东坡的创造之下,猪肉的腥臭味被完全掩盖,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绵长的肉香味。
曾经无人问津的猪肉,也变得不再让人难以下咽,随着东坡肉的发明,猪肉的价格也开始变得水涨船高,人们的餐桌上也逐渐出现了以猪肉为主的菜肴。
饭店里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除了羊肉烹调的菜肴之外,剩下的便全都是蔬菜果子之类的素食,猪肉成为了当时贫民主要的选择。
当然,猎户猎取的獐狍野鹿、兔子和山鸡之类的动物,同样是当时餐桌上的美食。他们为许多荒村野店提供了肉类来源,这些猎物与蓄养的家畜相比,虽然野味十足但口感欠佳,并不是当时人们的最佳选择。
对于行走江湖的豪杰来说,什么身份不身份的,不算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只要有酒有肉,对于他们来说便足够了。
由此观之,所谓的牛肉指的便是猪肉之类的。《水浒传》中,除了一些山野黑店之外,正规的饭店没有售卖牛肉的情况。
这些黑店敢卖牛肉,则表示自己不惧怕官府,英雄草莽进店后敢吃牛肉,也是一种敢于违抗官府命令的表现。
简而言之,施耐庵就是通过叫牛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类似于借物喻人的手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