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大厂出海,下一个必争之地在哪里?

时间:2022-10-23 18:40:08 热评 我要投稿

作者|汪淼

编辑|宋函

一只波士顿龙虾,从捕捞到配送至消费者手中,可以有多快?

17个小时。这是京东国际跨境生鲜给出的答案。

龙虾从原产国生产者手中,端上中国消费者餐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跨越几千公里,还涉及报关、仓储、物流等不同环节的紧密配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流程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生鲜电商从业者常说“得冷链者,得生鲜天下”,但具体到跨境生鲜电商,难度更上一层楼。

除了全链路冷链体系的搭建,极强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两者成为跨境生鲜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生鲜电商领域两座最难攻克的高峰。

但京东国际为什么敢于在跨境生鲜电商赛道上先行?

与时间赛跑的龙虾

故事要从这只龙虾讲起。

波士顿龙虾,分布于大西洋的北美洲附近海域。它们生活在几百米深度的寒冷海域,大多数捕捞的波士顿龙虾重量在0.5-1公斤,一只波士顿龙虾大约7-10年才能长一磅(约453克),因此波士顿龙虾肉质紧实,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由于波士顿龙虾生长极为缓慢,为了维持生态平衡,防止过度捕捞,加拿大对捕捞龙虾的大小有严格限制。渔民在船上,根据龙虾的重量和大小进行简单地分级处理。这同样也是京东国际把控龙虾品质的第一道关。

在渔民将选好的龙虾送回港口后,就会有不同的经销商前来,将龙虾运至自己的仓库,在经过相关查验检疫之后,这些来自大西洋的龙虾就会直接乘坐“包机”抵达国内保税区,存放在特定的暂养池。当消费者在京东下单后,订单信息会被发送给海关,进入清关程序,并对龙虾进行活力检测、过磅筛选、检疫等一系列严格手续和检测。

紧接着,龙虾会被打包,并在保税区进行严格全面消杀后,交给物流配送给消费者。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龙虾新鲜度,整个运输过程也会高度模拟龙虾生存环境,将运输温度精确控制在5摄氏度左右。

这一整套流程下来,从捕捞到配送,最快仅需17个小时。也就是说,在京东国际销售的龙虾,假设它们在当天上午从大西洋被捕捞起来,如果刚送至保税区就被附近居民下单,那么最快当天晚上就可以被端上餐桌。

实际上,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波士顿龙虾并不难买。然而,通过传统的链路进入卖场的龙虾等来自海外的海鲜产品,通常需要运送一周甚至半个月的时间。而由于波士顿龙虾本身的特性,在离开原始环境后,生存时间比较短。运输耗时越长,龙虾品质随之下降,商家损耗也就越大。

所以,像京东国际这样的“极速配送”,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龙虾的鲜美品质。在京东国际First Catch海外官方旗舰店中,消费者对于物流速度、龙虾的品质和新鲜度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供应链高度整合带来高效能与低价格

极速配送龙虾的背后,是京东国际对跨境生鲜供应链有着高效整合能力的体现。

2021年,京东国际率先正式上线跨境生鲜电商。在此之前,行业内生鲜进口还停留在传统贸易模式,多以冷冻产品为主,零星的跨境生鲜也因为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消费者往往付出高价,体验却不尽如人意。

京东国际跨境食品酒水生鲜负责人谢永致告诉霞光社,从2020年开始,京东国际洞察到,不少消费者在居家期间,对于生鲜的需求正在逐渐提升,加之近几年,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中,可享受清关便利与税收优惠的跨境商品种类的不断扩充,国家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支持,让京东国际看到了跨境生鲜业务能够成功上线的更多可能。

然而,对于跨境生鲜领域而言,物流成本高,和运送时间长,始终是这个领域的两大痛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京东国际抛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方案一,是与当地的大型跨境生鲜供应商进行合作。对于那些跨境生鲜龙头企业来说,企业由于订单多、吞吐量大,与航空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包机等手段,就能够提前锁定运力,极大地降低运费价格。此外,他们也有着非常成熟的自有供应链资源,能够尽可能地保证运输效率。

如今年9月,京东国际就与生鲜供应链龙头年年有鱼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战略合作整合供应链资源,京东国际的用户可以直接购买加拿大、挪威、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智利等七个原产国的生鲜产品,承担生鲜运输的航班可以直飞长沙、青岛、郑州、杭州、天津、宁波、大连、成都等城市。

方案二,为了让京东国际的跨境生鲜产品更丰富,品质更为可控,京东国际还选择了向产品上游追溯,与当地农业联合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原产地进行直采,减少中间环节,从源头降低采购价格。通过把采购计划适当前置,给合作伙伴留出更多时间,来安排生产和运输。谢永致表示,这样不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也可以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从2021年至今,京东国际的境外直采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5家。

资源整合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也会让消费者直接受益。

而除了龙虾以外,京东国际也在一年间陆续上线了更多跨境生鲜产品,包括冰淇淋、海参、海蟹,以及各类全球生鲜、冷冻类美食。在京东国际生鲜超市中,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英国的冷冻即食披萨、印度的萨摩萨饼、日本的天妇罗国王虾、意大利手工意面以及各类原产国雪糕、巧克力等来自全球的生鲜食品。

2022年上半年,京东国际跨境生鲜业务也迎来了显著增长。第二季度,京东国际跨境生鲜品类的成交额环比增长13倍。

开放共享搭建冷链物流

这样看来,海外直采生鲜,在价格、物流速度和产品质量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但为什么国内生鲜电商风靡一时,跨境生鲜业务却鲜有涉足?

事实上,跨境生鲜电商并不是简单的跨境+生鲜的组合模式。它考验着企业对于上游供应链的调度、整合与管理能力,还需要下游仓储和物流的默契配合。

如果说,京东国际拥有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是得益于京东集团的基因,那么,在冷链物流体系的搭建上,京东国际的模式则给整个生鲜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

其实,在生鲜电商起步之前,线下生鲜市场本身具备一定的冷链物流能力。生鲜电商火起来之后,一些急于攻下市场的新兴平台,借助资本自建冷链,放弃了对原有冷链资源的整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高投入之下却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冷链资源的浪费。

与国内生鲜业务相比,跨境生鲜业务由于链条更长、环节更多,对冷链物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2021年以前,保税仓模式基本没有冷链能力,即便对于京东国际这样体量的平台,如果仅凭一己之力搭建昂贵的冷链物流体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据估算,自建一个五千平方米的冷库,仅硬件成本就超过两千万元,再加上设备维护和人员成本,运输过程中的冷链车、质检、加工包装费用以及产品本身的损耗,全链路建设成本可想而知。

跨境生鲜全程冷链意味着从仓储到配送都需要有控温能力,而不同的产品对温度要求区别很大,不同的温层,就对应着不同的硬件设备投入。比如,波士顿龙虾运输过程在0到5度之间,而进口冰淇淋甚至要求零下10度以下。

因此,京东国际除了开放现有的冷链物流给合作伙伴外,还协助合作伙伴共建基础设施,分摊成本,共享收益。

例如,依托京东集团在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澳洲等地的80个保税仓库及海外仓库,和京东国际物流触达全球220多个国家的近千条国际运输线路打造的国际供应链网络,在此基础上,京东国际结合了合作伙伴的产地直采和仓储能力,并与第三方物流建立完善的尾程配送体系,搭建出一条完整的跨境生鲜供应链,让更多海外生鲜商家能够通过这条供应链网络,把他们的产品更顺畅地送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

通过多种合作模式,京东国际搭建的这条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不仅解决了跨境生鲜物流的难题,借助京东物流高度协同的仓储网络,跨境冷链物流反过来对京东集团国内生鲜业务形成了很好的补充。

看得出来,京东国际在整个跨境生鲜供应链搭建中,不仅利用京东集团自身的优势,还与合作伙伴形成优势互补。这对于跨境生鲜电商领域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已是大势所趋。像京东国际这样,通过供应链整合,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独特、实惠的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合多方之力共建、共享、共赢的思路,更加符合行业长期主义发展之道,这也是京东国际敢于先行,涉足跨境生鲜电商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