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为什么学习就是「构建思维模型」?如何锻炼构建思维模型的能力?

时间:2022-10-22 15:10:41 热评 我要投稿

《领导者管理笔记》读者群开放, 如你致力于提升领导力

请加 (微信:Tapmadou) 进群

► 领导者说 : ★给大家分享一篇好文,读完后,你将对什么是「学习」、以及如何更好地「学习」有更加深度的认知。

。投稿/培训/合作 | Tapmadou(微信)

分享 |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

01  

学习≠大量记住重复信息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天天见到,但是却不一定理解的词,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这是360百科中的对学习的定义,乍一看好像是说的挺明白挺清楚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看看这个定义会发现,它根本没说明白什么是学习。

获得的定义是什么?我们用怎么样的一个过程才能获得知识?知识是抽象的,不是一个苹果一个梨,放到我手里就是我得到了,那么怎么样算是我获得了呢?看一遍这个知识是获得吗?能使用出来这个技能是获得吗?

都不是,所以这个定义最欠缺的一点就是没有说清楚抽象的知识如何才能“获得”?怎么样才是“获得”?

上面的两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了,是不是能让我们学习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我们来解释这两个问题。懂得了这两个问题,才能让我们对学习有清晰的定义,才能在“学习”这件事上得到明确的有方向的进步。

从小我们就被告知要好好学习,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所以, 我们一直以为,学习就是「大量重复并记住信息」。

我们背单词、背元素周期表、刷数学题,都是这样的方式。但即便你花了10000小时去这样学习,最终却几乎什么都没有记住。 为什么效率如此之低,我们却一直使用这种方式去学习呢?

所以学习的正确方式,绝不可能是「大量重复记住信息」。

那么学习的正确方式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即理解,学习即思考,学习即运用,学习即融会贯通。

只有理解了这四个点的具体定义后,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学习,我们要怎么学习。

首先说,理解是什么? 理解就是理解知识的背景和准确含义,了解知识间的关联;

思考就是用发散思维来对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拓展 ,如探究知识的背景内涵,多问为什么,思考和知识类似的其他信息有哪些?这个知识和自己已经会的知识有哪些关联?

运用就是将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或者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融汇贯通就是将知识和知识所延伸出来的规律理解并运用,在运用中修正和丰富知识。

说到这里,很多人说,听起来感觉很对,但是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对于理解如何学习,下面还需要理解一个概念,叫“思维模型”。

因为真正正确的「学习」方式,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构建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也被叫做算法或套路,它不需要我们记住每一种情况,而是一旦掌握,就可以处理所有类似情况。

比如学习写小说,你一定会去看很多小说。但你没有必要记住所有内容,而是通过不同的故事去总结一套写作模板,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去设计新的故事。

「模型」这个概念,世界级富豪查理·芒格极为推崇。但并非因为他极致推崇我们就要使用,而是因为这是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趋势,是我们目前为止,高效处理信息的唯一选择。

02  

为什么学习就是「构建思维模型」?

比如小学时熟记乘法口诀表,如果让你回答“2*8”这种口诀表范围内的计算,你可以凭记忆脱口而出。

但如果让我们回答“369*96”这种口诀表范围外的计算,记忆就不够用,这就需要我们用已经掌握的「乘法法则」来完成。

这种不必记忆每一种信息,不必记住每个数字相乘和答案的具体信息,而是去掌握信息之间稳定不变关系的行为,就叫做学习中的构建思维模型。

正是因为有了学习能力,人类才能掌握不同的复杂技能。

比如,厨师能够根据「模型」稳定输出菜品,律师能够根据「模型」去处理复杂的案件,作家能够根据写作「套路」去设计每一个故事。学生能根据模型去解答数学应用题,能根据模型(写作结构)去进行写作,能根据模型(英语语法)去评判语句的对错。

还有哪些是思维模型呢? 大家还能想到哪些例子吗?

例如武功招式,象棋棋招,这些都是。再说一个简单的模型应用,将袭击的“袭”字构建成一条小龙穿着衣服这么一句话,也是一种模型。

好了,我们知道了思维模型的概念了,再来看看什么是学习?

学习即理解,理解就是发现或者构建思维模型去认知知识内信息的关系,进而理解知识。

学习即思考,思考就是发现或构建多个思维模型去关联不同的知识,每多构建出一个思维模型,对知识的思考就更深一层,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就更深刻一点。每多构建出一个更加简洁或高效的思维模型,对知识的思考就又深了一层。

学习即运用,运用就是使用新构建的思维模型去解决问题。

学习即融汇贯通,融汇贯通就是将构建的多个思维模型更加熟练的使用出来去解决问题,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升级思维模型。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学习中,构建思维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习的基础,如果不知道构建思维模型,很难成为会学习的学霸。

每个知识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构建知识和知识间的内在关联的模型,找到多个知识点的共同规律的模型,这些模型找的越多,越准确,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会越加深刻,理解越加透彻,学习效果也就越好了。

当我们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深刻的记忆知识,最通透的理解知识,也就成为学霸了。

03  

如何锻炼构建思维模型的能力?

大脑的生理是如何记忆存储和理解知识的?这里需要简单来介绍一下,可以让大家对学习有更加形象的认识。

我们的大脑中有数十亿个神经元细胞来存储知识,每个神经元细胞又有数千万个突触链接来传递信息。

当一个神经元和越多的神经元有突触链接时,这个神经元就越发达,它所存储的知识也就越牢固,所以突触链接非常关键,那么怎么让突触进行链接呢?

答案就是思维模型的构建。

每构建一个思维模型,就会让神经元之间产生一定数量的突触链接。构建思维模型也就是创造各个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模型”。

因此,我们就知道了,学习中想要知识存储的更加牢固和在实际中运用的更加灵活的关键就是构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思维模型 。 还要知道,不仅仅是数量多就够了,思维模型是分质量等级和深度等级的。

那么,如何 锻炼构建思维模型的能力呢?

构建思维模型主要有三种方式,每种方式又有自己的方法,今天我们只介绍最常用、最好用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自己就能进行一定的训练成长的方法。

构建思维模型主要有三种方式:深度拓展、横向拓展、纵向拓展。

深度拓展就是探究知识内部的相关性,如知识的背景,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

横向拓展就是探究知识和其他知识的相关性链接。如与这个知识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哪些地方类似?哪些地方不同?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发现?同一领域还有哪些发现等,都是横向拓展。

纵向拓展就是知识本身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型与其他知识的思维模型类似时候,将这两个知识和思维模型一起进行链接。如将一个数学公式和一个自然事件链接,速度公式和水压之间的关系。

纵向拓展是难度最大,最具创造性,但是也是效果最好的方式,我们要重点培养的就是纵向拓展的能力。

对于用拓展方式锻炼构建思维模型, 常用的方法是比喻法、内在化法和模型显化法。

今天我们只介绍比喻法和内在化法。

首先说如何使用和锻炼比喻法。

可以按照下面五个简单步骤找出一个比喻:

①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

②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

要达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与其寻找一个完全符合的东西,不如稍作让步,找到三到十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

③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

④优化和测试你的比喻。

我们经常会碰到找到的比喻只是部分符合我们要学的知识。那么我们就最好是再找几个不同角度的比喻,这样做不仅会减少理解上的错误,而且会创造广泛的联系,从而改善结构的质量。

⑤应用10岁规则。

是否能用这个比喻解释给一个10岁的小孩听?假如我们的比喻还是和原始观点一样,孩子听不懂。重新来过吧,直到我们找到简单到孩子能明白的比喻。

其次,要锻炼的构建思维模型方法是内在化法。

怎样进行内在化,可以按照下面的六个步骤来练习:

①明确我们要内在化的概念。

这是一个生物过程,还是编程中的函数或者是一个数学概念?

②从建立脑海中的图像开始。

如果我们开始不习惯内在化,可以先试着在纸上画出概念的粗略图,多次尝试后,我们就会直接在脑海中想象了。

③脑海中的图像是静态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 掌握一个行列式需要好几个步骤,所以要让图像动起来,就仿佛在看一部电影一样。

④现在开始加上其他感官。

试着用手去拿它,去摸它,去打开它,去嗅它的味道,去听它的声音,尽量调动我们身体的所有感官,将所有的感觉与运动的图像相联系。

⑤加入更多的感觉或情感。

⑥不断重复前面的步骤,强化内在化效果。

内在化法听起来很像记忆法里面的联想法,但是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区别就在于是否构建了模型,联想法是表象化的应用,但是一旦构建了模型,再去优化模型,就能形成系统化的思考方式, 是一种可以晋级的思维方式。

通过这两个锻炼方法,能有效锻炼我们构建思维模型的能力。

@THE END

更多推荐

公众号改变了阅读规则,有朋友反映有时会收不到文章推送, 为避免错过好文 ,请朋友们 将本公众号加“星标★并点“在看”吧 。第一步:点击上方蓝字”,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设为星标★。

《领导者管理笔记》读者群开放, 如你致力于提升领导力

请加 (微信:Tapmadou) 进群

文章来源   :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 转载请公众号回复“ 转载 ”

版权说明  : 张三丰(MBA,15年500强跨国公司高层管理经验,人性化管理实战与理论结合第一人,“人人都是领导者“理念推动者,在管理实践方面兼顾西方管理与中国人文,目前为多家公司管理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