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武大郎高1.8米:中国人身高输欧美人真相

时间:2022-04-17 01:48:34 热评 我要投稿

近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大家的关注,其中有一扇关于孔子的屏风,上面记载孔子身高是“七尺九”,专家推算约为1.82米。那么中国古人的身高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澎湃新闻借此机会略作梳理。

自古以来就是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吗?

要想了解古人的身高,有几种办法呢?彭卫在《秦汉人身高考察》中指出:“涉及古人身高的资料有三类,即传世资料、出土文字资料和考古人类学资料。传世和出土文字资料记录的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身高状况,也涉及对当时人一般身高的描述。考古人类学资料是对古人遗骸的鉴定,有两种测算方式:一是对完整肉体或骨骼的直接测量,一是对残存的上肢或下肢骨骼的测算。前者准确性较高,后者则因有不同测算方法而具有估算性质。”

彭卫统计了汉代文献记载中身高八尺(约184厘米)者有46人,因为能被文献记载,所以可以视为精英阶层,因此虽然不能说明当时的一般情况,不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身高地域分布:

若以今南北地区划界标准为据,传世文献所记籍贯在今北方地区(黄河流域及以北、黄淮之间)身高8尺以上者有41人,占总数的89%;籍贯在今长江流域的有4人,占总数的8.7%。而身高在9尺以上者除1例地域不明外,均在北方地区。在黄河流域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山东最多,分别为13例和11例。……据调查,现代中国人的身高地域分布以环渤海地区最高,汉代资料似乎也显示出这种迹象。

再综合出土文字资料(名簿和诏捕文书)和考古人类学资料来看,彭卫总结道:“出土文字资料所显示的秦汉成年男性常见身高在7.2尺(165.6厘米)-7.3尺(168厘米)之间。人骨或遗骸资料则有两个集中数据,即(1)平均身高7.3尺强或接近7.3尺;(2)平均身高7.1尺(163厘米)。……身高180厘米在秦汉时期亦很少见大约是可以相信的事实。”

综合衡度现有资料,秦汉黄河流域成年男性的常见身高大约166-168厘米之间,长江流域成年男性常见身高可能在161厘米左右。若按同一时代、地区、族群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比成年女性要高出7%的一般规律计,则秦汉长江流域地区女性的常见身高约为150厘米。

此外,还要注意身高数据在阶层上的差异:奴的平均身高是7. 17尺(165厘米),卒的平均身高是7. 23尺(166. 3厘米),亭长、隧长、候长、乡佐、属史、属令、从史、给事佐、狱佐、尉等的平均身高是7. 23尺(171厘米)。

从更大的历史背景来看,彭卫进一步指出: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数据,华夏居民身材从化石人类到新石器时期明显增高,且呈现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状况。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一些地区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在170厘米上下。

影响身高的两个常见因素是外来人群的融入和营养水平的升降。彭卫“曾论及中国古人肉类食物摄入情形,其中的一个判断是,与农耕文化全面占据主导地位的后代相比,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居民的肉食在食物结构中所占比例可能相对略大一些,西周以后则逐渐降低,由于家庭畜牧业的巩固和官营及皇室畜牧业的发展,汉代人均消费的肉量可能又有所回升,汉代普通百姓的食肉机会以及随之而来的数量,较之前代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因此在身高表现上,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再到秦汉,是“较高—降低—回升”的趋势。

秦朝以身高判定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说到秦汉人的身高,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在中国法制史研究中,有一个普遍说法,即秦朝以行为人的身高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衡量标准,具体而言,男子必须在六尺五寸(约150厘米)以上(含本数)、女子必须在六尺二寸(约140厘米)以上(含本数),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承担刑事责任。

但方潇质疑了这种说法,他认为秦律中的身高与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但身高对犯罪人刑事责任大小的承担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身高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衡量标准。随着后续史料的出现,这个问题或许会有更好的研究和解释,现在依旧是众说纷纭。

三国时期的武将身高可信吗?

孙关龙发现,在《三国演义》20多例身高数字中,与《三国志》记载相同的只有5例,另外10多例,包括关云长“身长九尺”,华雄“身长九尺”,王双“身长九尺”,兀突骨“身高丈二”等,在《三国志》等史书上并无记载。

从《三国志》来看:经统计,有21例身高记载,绝大多数身材是在“七尺五寸”(约173厘米)以上。最高的是曹操初建魏国时尚书何夔的曾祖父,即车骑将军何熙,为“八尺五寸”。其次,是何夔等人“身长八尺三寸”。孙关龙解释说,这些人是武将,而且属于上层阶级,身高要比一般人高。同时,古人对身高的记载,有一些是目测的,并没有实际测量过。如果测量了,还要区分木尺、铁尺、竹尺等,需要仔细辨析。

从汉到宋,中国人身高下降?

孙蕾、朱泓对郑州地区荥阳薛村遗址和新郑多处遗址汉唐宋墓葬成年人骨标本(汉代55例,唐代22例,宋代39例)的肢骨进行了观察和测量,依据陈世贤和张继宗的黄种人身高推算公式,分别以肱骨、股骨和胫骨的最大长推算出三个时期两性的平均身高:汉、唐、宋男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9.52厘米、167.03厘米和164.49厘米,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59.11厘米、158.39厘米和156.17厘米。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两位研究者认为,可能除了与这个历史时期中原地区汉民族与我国其他地区异族交流、融合有关以外,居民生存压力的增加、饮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同时,也不能排除人类两性身高微观演化的可能。

武大郎真的很矮吗?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说道,武松身长八尺,而武大郎不满五尺,被人嘲笑为“三寸丁谷树皮”。文学流传,再加上电视剧塑造,武大郎的这个矮小形象就被定格了。但其实历史上的武大郎,本名武植,是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古称孔宋庄)人,中过进士,任山东阳谷七品县令,并不是卖炊饼的。他和潘金莲也是恩爱夫妻,因为交友不慎,被谣言中伤,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留下了千古奇冤。

其实,就算武大郎不满五尺,按宋代一尺约31厘米算,武大郎也将近155厘米,并不能算特别矮小。宋江也是面黑身矮(第十七回),说是身高六尺。当然,《水浒传》中鲁智深八尺(第二回)、林冲八尺(第六回)、蒋门神九尺(第二十八回),换算下来,都比姚明(226厘米)高。不过毕竟是文学作品,八九尺可能都是概数。而且,现在也不太好确定《水浒传》使用了哪个尺度标准。

幸好,历史上的武大郎在家乡有墓地,而且保存完好,“眼见为实”来得更震撼。1946年初,武植墓被掘开,发现了楠木悬棺。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古墓,墓穴呈圆井型结构,是座悬棺墓,未发现遗物尚存。根据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180厘米,这是不是打破了你对武大郎的既有认识呢?!

中国古人身高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如何?

孙关龙运用考古人类学方法统计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宋明时期的208例身高数据,表明中国古代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约在1.65-1.67米之间,古代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约在1.54-1.56米之间。孙认为,虽然统计的例数还太少,但已大致表明了我国古代成年男女性的身高情况。

孙进一步介绍说,依据人类学家对十五世纪以前的人种研究,1.60-1.65米是男子中等身材的标准,因此中国古代人的身材在世界同时代人中,居于中等偏高的位置。

作为比较,孙列举了欧美国家的身高数据:

二百多年前美国建国时,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67米。1851-1855年间,瑞典新征士兵的平均身高是1.66米。据法国人类学者比塔尔中记载:1889年时,测量20万名波兰新兵的身高,其平均高度勉强超过1.62米;在十九世纪末,欧洲人的平均身高为1.65米;就是娜威人,在1902年时全国人的平均身高也为1.71米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