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一块糖就能年入60亿,连续17年糖果销量全国第一,徐福记这个品牌已经成了不少中国人对糖果点心的童年回忆。
但如今的徐福记却只能靠着卖薯片坚果艰难求生,往年无处不在的徐福记电视广告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家糖果巨头为何风光不再?
徐福记这个品牌有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历程?本期商将锦囊就来带大家了解徐福记,这个糖果巨人的辉煌与没落。
消失的徐福记
2020年出现的新冠疫情冲击着全国的糖果市场,树大招风的徐福记首当其冲。尽管徐福记尽力否认在市场上的失利。但自2017年起就不断下滑的糖果消费量,
早就揭开了徐福记不愿示人的伤疤。那就是中国的传统糖果消费市场,正在不断萎靡。徐福记作为巨头,其赖以生存的市场正在一点点的冰消瓦解。
现在的徐福记深陷市场萎靡的漩涡,以及被母公司雀巢抛弃的负面传闻中。这不禁令人们感叹,这个陪伴了国人三十年的糖果品牌最终还是没落了。
曾经每逢节庆假日,家中需要待客时,徐福记可是和花生瓜子齐名的必备品。这个传奇的糖果品牌从往日的家家必备到现在的无人问津,一切还得从徐福记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商业史上是无数传奇故事的开端,在那个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的时代,许多台商也将投资的目光转向了他们曾经忽略的大陆。
徐福记的创始人徐家四兄弟,也是在这时选择了前往大陆投资建厂。1990年,靠着糖果蜜饯起家的徐家四兄弟来到了广东东莞,打算继续从事老本行。
他们建立了一家糖果生产厂,从事贴牌代工,然后将成品出口到国外的生意。这种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毫无前途的生意,就是当时许多投资者,为了赚快钱不得不干的事情。
但1994年的春节,为这个贴牌代工的小厂子带来了转机。
徐福记的崛起
徐福记在给人贴牌代工两年的期间,也在不断对大陆市场进行调研。与他们原本预料中不一样的是,大陆市场有的不止是廉价的人力和地皮。
随着改开以来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陆的居民早就不是很多台商印象里一穷二白的形象了。
徐家四兄弟敏锐地察觉到,内地可是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而且此时内地还没有什么知名的糖果品牌,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徐家四兄弟很快炒掉了老板,决定成立自己的糖果品牌,1992年徐福记正式成立。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敢投资就有钱赚的年代,徐福记又刚好填补了中国糖果市场的空白。
徐家四兄弟的口袋也飞快地鼓了起来。徐福记扩大了生产规模,还在外地建立了分公司。但真正让徐福记腾飞的契机,还是1994年的春节。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零食,供串门的客人在休闲时享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这些待客的零食大部分是花生瓜子,还有给小朋友准备的粗点心。
徐福记瞅准了春节零食市场,推出了沙琪玛、棒棒糖等四十多种“新年糖”产品,辅以低价策略迅速收到了人们的青睐。
吃腻了花生酥、高粱饴的消费者们,对包装新潮、种类多样,关键是价格还很实惠的徐福记糖果好评如潮,徐福记就这样在年货战略上一炮而红。
在年货上尝到了甜头的徐福记就决心将自己和新年零食绑定起来,在销售上再出妙招。徐福记首先是找到了各大百货超市去谈合作,在超市专门设置了徐福记的散装糖果柜台。
满满一箱散装甜点就像蔬菜水果一样任人选购,显得十分亲民。这不仅配合了徐福记的低价战略,将产品成功塑造为了大众实惠的形象。
就这样,徐福记成为了九十年代以后新年糖的代名词。但市场的变化从不停歇,徐福记的极盛转衰,早在人们发现前就悄然酝酿着。
2000年开始,徐福记的业绩就跟着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一起飞快上涨。2006年,徐福记于新加坡上市,此后销量以每年20%的速度稳定增长。
到了2007年,徐福记在全国已经有了88个分销公司,一万三千多个零售网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最大糖果企业。
在2013年,徐福记更是做到了60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了徐福记企业生涯中最大的,同时也是最后的辉煌。
徐福记的没落
在徐福记创下销售额神话的两年前,徐福记其实就已经被外资收购了。2011年12月雀巢集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徐福记60%的股权,开始实际掌控徐福记。
不过被外资收购倒不是导致徐福记衰落的根本原因,真正让徐福记跌下神坛的,是电商的出现。
之前在小田园艺的节目中我们就介绍过,电商给线下的小商品零售批发带来的冲击是毁灭性的。电商早在2012年就以绝对的信息优势将所有大型的批发市场打的落花流水。
徐福记生产的糖果是耐储存的零售小点心,这种商品对于电商来说简直是绝佳的选择。但徐福记的管理层反应的太慢了,直到2018年才开始在电商上投入大量资源。
曾经靠着春节营销大获成功的徐福记,就这样错失了他的第二次腾飞的机会。徐福记毕竟底子摆在那里,2018年再进军电商也不算太晚,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出现了。
自2017年起国人的糖果消费量就开始不断下滑,这是一个徐福记无法回避的问题。徐福记的销售额也是在此之后不断下滑。
在2019年甚至传出了雀巢想要出售徐福记的传闻,徐福记也从曾经雀巢旗下的香饽饽,逐渐沦为了一颗弃子。
国人为何对糖果热爱不再?除了居民更注重健康饮食结构,不再愿意消费高热量的糖果点心以外,年轻人对过节串门的热情大减也是原因之一。
曾经茶几上被小孩子们争抢的徐福记,现在也大多沦为了节日气氛装饰品。消费者们的需求总是在跟着时代变化。
曾经靠着顺应变化发家的徐福记,也终究因为没能跟上变化而没落。
如今的徐福记也正在积极转型,去生产坚果薯片等年轻人更喜爱的零食。那么徐福记这个承载了无数人童年美好回忆的品牌,能否在转型之后东山再起呢?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