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鸡毛飞上天》剧照
5月24日,*ST新光公告,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退市整理期的交易起始日为6月1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
资料显示,新光集团是一家根植中国,通达全球的产融结合的大型民营集团,涉及饰品、高端制造业、地产、互联网、金融、投资等多个行业,总资产一度高达约800亿元。
作为新光集团创始人,周晓光曾被誉为「浙江女首富」、「中国最励志的女企业家」,其创业故事改编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一度成为许多中国女孩梦想的榜样。吴晓波曾评价说:周晓光的成长,是一次蝴蝶出蛹的飞翔。在她的身上,你可以看到生命的历程和岁月的洗礼。
1
在自传《女人就是要发光》中,周晓光反复提及「摆摊、火车和凄苦」。由于兄妹过多,家庭贫困等原因,16岁那年,她便挑着木箱,走出诸暨的大山,开始了长达7年的流动小贩生涯。
周晓光因看不懂地图差点被江湖郎中骗去做媳妇;怕超重检查,躲藏在火车的厕所里;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东北露天守摊,靠跳来跳去取暖。饿了,她就啃两个烂苹果;累了,拿麻袋往地上一铺,便进入梦乡。白天摆摊,晚上坐车,周晓光一直在折腾,一直在奔波,甚至来不及哭泣,漂泊无助的她像只候鸟,飞到哪哪就是故乡。
在北方的一座城市,周晓光结识了浙江老乡虞云新。他早年母亲去世,一个人出来行商,四处流浪。相似的苦难经历让他们互相产生了好感,两年后便在农村盖好房子,结了婚。
1986年春节刚过,周晓光背着孩子,拎着大包货物赶往黑龙江。在火车站,冷风刮着雨水打到她脸上,拥挤的人群使得孩子哇哇大哭。那一刻,一阵莫名的酸楚,夹杂着某种焦躁,搅得周晓光的五脏六腑难受不已,她不知道这样劳命奔走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夺眶而出的眼泪告诉拼命奋斗的周晓光,你已经累了,需要安定下来。
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改变了周晓光后来的命运。回到浙江后,她与丈夫一起拿出1.5万元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
在一次采访中,周晓光表示:我和老公是患难夫妻,事业上我们齐心协力,感情上心心相印,有委屈相互安慰,有烦恼相互排解。
当时,他们把从北上广等地批发来的配件进行装配,做成戒指、耳环、胸针、头饰等。只要加工的材料到了,哪怕是半夜,周晓光也要爬起来做。一年365天,她有300天要加班到凌晨,同时还要照顾孩子和家庭。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一个叫「事业」的名词在周晓光心里萌芽并越发强大。在经历了诸多的历练后,她终于要破茧成蝶了。
1995年,以周晓光和丈夫虞云新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在义乌落户。
公司刚创办时,只有几十个人,并且大多是亲戚。然而只用了三年,员工就迅速壮大到几百人,周晓光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了痛不欲生的感觉。
在自传中,周晓光描述:产品虽然供不应求,但质量不稳定,每天都有没完没了的状况出现,觉得自己好像进入到太空的「失重」状态。
周晓光明白自己白手起家,那点知识应付不了企业的发展,她决定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路。
随后,她和丈夫把各大商学院上了个遍,像个一无所知的小学生一样,下课后拉着老师问这问那,甚至把许多知名教授请到公司,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为了聆听巴菲特的教诲,她不惜购买昂贵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参加了「3万人朝圣」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回来后,便着手调整公司架构,劝退慵懒员工。
周晓光引进了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公司,加快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对于跟不上节奏的老员工,她选择出钱资助并鼓励他们去创业的方式劝退。
一时间,600多家饰品企业在义乌冒了出来,面对亲手培养的竞争对手,周晓光坦言:我要的是一片森林,不是一棵大树。只有行业兴,企业才会旺。
周晓光的大度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国参展回来,她都要把自己学到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同行。当整个饰品行业遭遇市场寒流时,周晓光不但不乘机挤压竞争对手,反而主动大幅提价,为众多小企业留出生存空间,避免了新兴行业内的「自相残杀」。其为人处事的方式让许多人愿意帮她,这或许是新光最终转型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周晓光对新光品牌的创建。
中国饰品行业起步较晚,早期产品大都模仿国外和港台,很少有企业进行自己的设计创意,新光创业的头两年也一样。这种抄袭模仿现象极易形成恶性循环,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企业陷入困境。
从1998年起,周晓光才逐渐意识到原创的重要性。当她拿着自己生产的首饰首次进军香港珠宝展时,无数客商的目光被琳琅满目的新光饰品吸引过来。那一瞬间,周晓光用「我是被逼出来的」一言概括。
作为创新型企业,新光的产品一出来便会被许多小企业仿冒,价格低得逼迫新光要停产。但周晓光往往是淡然处之的态度,她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
周晓光
2
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和富兰克・奈特认为:当企业家面对机遇时,往往同时面对着高风险。能不能抓住机遇,敢不敢接受挑战,是考验一个人勇气、智慧、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一个人能否成为伟大的企业家的分水岭。
21世纪初,新光已成为义乌的龙头企业,但周晓光仍然认为自己的公司并不是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商业组织。她说,「我一直认为,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站在高山之巅,而非半山腰来看事物。」
薄利多销是许多义乌工厂的生存法宝,新光饰品也走了很长时间这样的道路。但周晓光认为:对于新光这样运营、管理、生产成本都比较高的中型企业来说,单纯做批发,和小企业、小作坊拼价格只有死路一条,做品牌、做高附加值的产品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2005年10月,周晓光在新光召开战略研讨大会讨论新光转型,无论高管还是普通员工,大多数人认为转型并非当务之急。那时候,新光批发生意十分红火,晚上还有人排队提货,为什么要烧钱做品牌大家都想不通,甚至有人提议还不如多发点奖金。
虽然内部的阻力重重,但周晓光执行力非常强,她对团队说:宁愿出去找死,也不在原地等死。等,永远没有出路。结果当场便达成了「共识」——作为新光集团主业的饰品要逐步从批发商向零售商转型,从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转型。
从2005年底开始,新光成了义乌少数提前转型的企业之一,周晓光进行了巨额的投入。
与此同时,多次欧美考察后,周晓光发现江湖已不是从前的江湖。当别人还沉醉于喝酒吃肉时,周晓光已经飞速赶往迪拜、俄罗斯、西班牙等地开拓新兴市场,新光传统欧美市场的占比从80%锐降至20%。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年内,义乌饰品类企业倒闭1/3,而新光的业绩增长率约15%。此后不久,在周晓光的带领下,新光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首饰和时尚饰品制造商之一。
3
2011年,在中国经济整体下行与资本寒冬的形势下,许多传统民营企业开始了转型的历程,作为饰品产业的龙头,新光也不例外,但这一路走得却格外艰难。
在接受采访时,周晓光曾说,「那时,我们就像一个游走在生死边缘的人,挣扎着要保命、要活,当有机会找到救命稻草、木头或是救生衣时,总之不管是什么,只要能让企业先活下来,就拼命地抓住。这与在创业时期所遇到的任何苦难都完全不同。」
此后五年,为了让新光集团可以稳定的过渡与转型,周晓光不再只拘泥于单一的饰品产业,而是不断开拓新业务,进军高端制造业、地产、互联网、金融、投资等多个行业。
2016年,周晓光颇为蹊跷地以万厦房产和新光建材城完成对方圆支承的借壳,实现了旗下地产业务曲线上市(新光圆成),周晓光也随之登顶浙江女首富。
彼时,周晓光感言:我除了工作以外还真没有别的爱好。特别是现在的我,真的是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没有。生活中,我其实是个欲望比较少的女人,所以说1个亿,10个亿,甚至是100个亿,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似乎与我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我更关注的是我将要把我的企业带向何处。
公司上市后,周晓光仍然在加码地产业务,但此后房地产行业由于政策不断收紧,一路下坡。盲目扩张,过度举债的新光集团终于承受不住了。
自2018年9月债券违约曝光后,新光集团接连爆雷,违约规模上百亿元,新光集团所持ST新光股份,全部被司法轮候冻结。出售资产、收缩战线、引进投资,半年来,周晓光竭力挽救但仍无能为力。截至2019年4月,新光集团的债务就已经达到了340亿元之多,新光集团及旗下多家子公司相继申请了破产重整。
2021年2月8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周晓光、虞云新夫妇及其两个儿子所欠下的5亿元债务及利息,发出悬赏公告。目前,周晓光夫妇已经没有可执行的标的,所属股份也被全部冻结,旗下的上市公司*ST新光终止上市。
从白手起家到光芒万丈再到跌落神坛,周晓光的经历仿佛南柯一梦,让人唏嘘。在人生高光时刻,她曾说过一段令人十分感动的话: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与不懈奋斗是分不开的。如果时光倒流,我会对当年的那个孤独、恐惧的16岁女孩说,只要你心中有阳光,阳光就一定会出现!我们还年轻,凭借我们的人品和勤劳,完全可以成功,就算失败了,即便卖菜卖水果,我们也能养活一家人。
资料来源:
1.《女人就是要发光》,中信出版社,周晓光,胡腾
2.人物 | 周晓光:一路艰辛,一路风景,胡润百富,简妮
3.《负债469亿元申请重整 新光集团债务危机走入下半场》,新京报,赵毅波
4.《新光圆成蹊跷借壳三年面临易主 周晓光469亿负债压顶被迫重整》,长江商报,魏度
5.《周晓光该不该学学老干妈 新光集团申请破产重组》,中国网财经
6.《周晓光:女人就是要发光》,浙江工人日报,羊荣江
7.《周晓光身家46亿元 新晋胡润百富榜金华首富》,钱江晚报,贝远景
8.《周晓光:为民间资本找一个出口》,浙商,王文正
9.《周晓光:一个义乌商人向企业家的蜕变》,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余旭辉
10.《周晓光:一个义乌商人的艰难突围》,中国企业家,孙欣
11.监管出手:退市!昔日800亿浙江女首富「跌落神坛」,亿元豪宅被拍卖,更成为老赖被悬赏!1万多股民踩雷,中国基金报,李智
12.《周晓光:凤凰涅磐更美丽》,浙中新报,李聂,王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