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 2021-11-17 08:37
标题:
杂病解上
5.反胃根原
作者:黄元御
【一元堂按:
何為反胃?
黄師曰:"反胃者,陽衰土溼,下脘不开也。"
就是说,胃之下端口幽门不开,而胃之上端口贲门不闭。
反胃与噎膈同理,何以别之?
黄師曰:"噎膈者,上下之窍俱闭也。反胃者,下脘不开也。"
什么区别?
二者的区别是:噎膈是指上下口皆闭。而反胃是指贲门(上窍)不合,而幽门(下窍)不开。
什么原因?皆缘于陽衰土湿。
反胃与噎膈缘何皆粪粒坚硬?总因于下窍(幽门)之闭合。
黄師曰:"其便結者,糟粕之傅送無多也。隧窍闭涩,而渣滓有限,不能遽行,蓄积既久,而后破隘而下。下而又闭,闭而又下,零星断續,不相联属。及其迟日延時,傅諸魄门,則粪粒堅硬,形如弹丸。"
学医之人从这里会受到什么启示呢?
肠道疾病的病根在胃!胃口(上下窍)开合失灵,导致便坚或者泄利。甚者,开合障碍,断断续续,则粪粒坚硬,形如弹丸。
治則如何?
仲景大半夏之法,反胃之聖方也。黄師以大半夏汤与茯苓四逆合用,取名"姜苓半夏湯",妙极!】
原文:
杂病解上
5.反胃根原
反胃者,陽衰土溼,下脘不开也。
饮食容纳,賴於胃陰之降,水谷消磨,藉乎脾陽之升。中氣健旺,則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关门洞启。精华之上奉者,清空無滞,是以痰涎不生。渣滓之下达者,傅送無阻,是以便溺不涩。
以陽含陰而性降,降則化陰而司受盛,故胃以陽土而主纳。陰含陽則氣升,升則化陽而司消磨,故脾以陰土而主磨。
陽性开,陰性闭。戊土善纳,則胃陽上盛而窍开,己土不磨,則脾陰下旺而窍闭。水谷善纳,上窍常开,所以能食,饮食不磨,下窍常闭,所以善吐。
其便結者,糟粕之傅送無多也。隧窍闭涩,而渣滓有限,不能遽行,蓄积既久,而后破隘而下。下而又闭,闭而又下,零星断續,不相联属。及其迟日延時,傅諸魄门,則粪粒堅硬,形如弹丸。
缘大肠以燥金之腑,而肺津化痰,不能下润,故燥涩而艰難也。
仲景《金匱》,於反胃呕吐,垂大半夏之法,补中降逆,而润肠燥,反胃之聖方也。若与茯苓四逆合用,其效更神矣。
姜苓半夏汤:
人参(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白蜜(半杯)
反胃与噎膈同理,但上脘不闭耳。全以温中燥溼,降逆开结為主。土燥陽回,饮食消化,自然不吐。谷精下润,渣滓盛滿,傅送無阻,大便自易。
溼氣渗泄,必由便溺,若肝氣不能疏泄,加桂枝,阿胶,疏木清風,利水滑肠之法,依噎膈諸方,無有异也。
(编辑:一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