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茗这学期的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叫《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的一篇文章。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艘叫诺曼底号的游轮,在海上航行时被另一艘游轮玛丽号撞到后即将沉没,船上人员自救的故事。
和泰坦尼克号有些相似,当然,也不相似。
泰坦尼克号里,所有的人为了抢夺生存的机会,将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
诺曼底号就非常正能量,大家在船长的合理安排和有序指挥下,所有人员全部获救。
除了船长自己。
我以前就说过,课改后的课本编排得特别好。语文教科书上,每个单元都会有一个主题,写景的课文基本上是和四季相对应的。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个单元,是突出人物性格、品质的。这篇课文主要是为了歌颂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这篇课文被选入教科书,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但同时也有局限性。
我自己分析了一下,诺曼底号上的人之所以能够听从船长的指挥和安排,除了哈尔威船长的个人威信、以及手枪的威慑,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知道,按照船长的指挥,生存的机会很大。
因为船上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撞沉它的罪魁祸首玛丽号就在附近实施救援。
否则,踩踏是一定会发生的,别说手枪,手雷都没有用。
泰坦尼克号上也不是没有手枪,但手枪最后就成了抢夺生存机会的工具。
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人的顾忌就会变得很少,道德底线也会变得很低。
就好比现在的疫情,很多人建议放开共存,其实现阶段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面对疫情人们的恐慌。
如果彻底放开后,造成各种资源挤兑,导致社会大乱,才是最可怕的。
关于《泰坦尼克号》我以前就写过一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我们学校教得太少了,且不说是小学,就算是大学,很多东西也不会教。
学校有学校的使命,有些东西,学校肯定不会告诉孩子们。
因为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螺丝钉,培养人们心甘情愿去做螺丝钉,培养符合大众利益的价值观,这样才好管理,社会才不会乱套。
除了学校教的之外,关于这篇课文我肯定会把所有我的认知都告诉小茗。
倒不是说要让他做一个坏人,而是想让他更全面地了解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我能控制的,如果他选择做哈尔威船长那样的人,我会心疼,也会欣慰;
但如果他选择做一个怕死的普通人,我也觉得无可厚非,人生而自私,这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
但不管他是哪一种,多了解一点人性,都有利于他求仁得仁。
如果他要做一个伟大的人,那他将要对付人性中最大的恶,不了解清楚人性到底有多恶,如何对付得了?任何时候取胜都不是靠好人卡。
如果他要做一个自私的普通人,不了解人性的阴暗,自然也是随时被秒掉的命运。
而诺曼底号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故事,注定只能发生在教科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