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方县城,历经战乱,几度重建,见证了历史兴衰,而唯一不变的,是城里的九十九口水井,为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大方人捧出清泉,并成就大方豆腐、豆豉、豆干等豆制品及其他名特小吃。大方县城历史悠久,水井众多,由水与井所演绎出来的井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底蕴深厚,说大方县城是全省井文化最丰富的县城,一点也不为过。
据史料记载,大方县城东北三里处有一座大山叫云龙山,其脉自凤山蜿蜒而来,至此而巍峨崛起,磅礴雄杰。松杉流翠,林木参天。正是云龙山及县城四周良好的生态植被,加上县城周边河流环绕,才使得大方这座位于半山腰上的城市常年水源充沛,成就了县城九十九口井奔涌不息的汩汩清泉,一直润泽着大方的黎民百姓。
大方龙水井
《大定县志》里是这样描述大方县城有名的几口井泉的:龙井:在城内东南,水味极佳;井上嵌石,镌刻‘翰墨留香’四字。双水井:二井相连,一味极佳,一味稍涩。葡萄井:在原县立第一高等女子小学校前,旧时水自井中涌出,溅珠若葡萄……大方县城的九十九口井各具特色,堪称井文化的博物馆。单就水质而言,依据其所含矿物质的不同,就有大水和小水之分。大水水质优,可用来推豆腐、烤酒、泡茶或直接饮用,小水水质差些,就只能用来熬糖、洗菜、洗衣了。
令人叫绝的是《大定县志》记载的双水井,是二水共一井,也就是一口井中有两股泉水,仅在中间用一大石板隔开,两水近在咫尺却风格迥异,左井涩右井甜,集大水小水于一身,两不相犯,泾渭分明。
双水井的奇异已经让人啧啧称奇,然而,大方古井的独具特色之处却是体现在依附于井并由井所衍生的井文化上。可以这样说:在大方县城,一口古井就是一枝文化奇葩,一口井就是镌刻在血脉中的一段历史记忆。比如最有特色的是一碗井。一碗井顾名思义,只有一碗水那么大而常年不枯不竭的井,应该是天底下最袖珍的井了。
大方斗姆阁井
如今,当你走进已按原样恢复重建的斗姆阁,你就会看到斗姆阁中斗姆阁井、岩脚井、小龙水井三井竞相媲美、各领风骚的盛景,再伴以袅袅的梵音,让人产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位于小北关外的关水井,因处北关,故为此名,相传为明代水西宣慰使所修,又名官水井。井上方龙门二字清晰可见,出水的龙头大有俯视诸井的意味,抑或以井中之王的自负。
翰墨泉
最有文化底蕴的当属翰墨泉,有首诗为这口泉附着了深深韵味:攀跻爱好景珑玲,浪柳摇风漾水萍。还往凭轩临小井,删诗把酒醉中庭。如将此诗倒过来读,便是:庭中醉酒把诗删,井小临轩凭往还。萍水漾风摇柳浪,玲珑景好爱跻攀。此诗是一首回文诗,机巧而韵味十足,出自大方的一块石碑上,那里有一屏翰墨泉集锦碑,碑由大小不等的九块石头镶就,长方形,碑脚下便是清澈透明的翰墨泉,泉顶便是古色墨香的集锦碑,可谓泉上诗画锦,碑下水流清。九块大理石上镌刻着10种诗画,集当时大方诗书画名家之杰作于碑上,故曰集锦。
翰墨泉集锦碑是1940年大定(今大方)正本学校负责人陈锡庚先生邀约大方诗朋画友组成耆英会,搜集诗人王宝珩、画家杜伯华、书家吴雨痕等10人的诗书画佳作,集中勒石于上,成就诗书画雕的集大成之作。以泉为墨,围泉而构,诗书画雕皆具有鲜明的井色特点。翰墨泉不过一口小井,集锦碑也不过几块顽石,可书法有草、隶、篆,形式有诗、书、画、词,内容包罗万象,不愧为大方文化艺术的一件瑰宝。
古井是大方的一张城市名片。如今,大方城内还留存的古井皆已得到修缮和保护,成为大方城市记忆深处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黄土坡、竹子巷的半坡间各有一口水井,称为两眼;在北门小十字、大十字、龙王庙有三个桶井并排,称三大炮,合称两眼三炮,乃大方历史传说中的大方八景之一。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数百年过去了,大方的古井依然汩汩流淌,流淌成一首首岁月的长歌,也守望着大方古城那缕缕悠长的记忆。
资料来源:叶光良主编,《毕节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