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他,靠代理生意缔造千亿疫苗帝国,如今没了2000多亿

时间:2022-10-27 13:42:29 热闻 我要投稿

       作者:云潭,编辑:小市妹

       放眼整个疫苗江湖,智飞生物和其掌舵人蒋仁生都是独特的存在。

       他另辟蹊径,在极为注重研发和技术专利的行当,靠代理打天下,自诩为“曲线救国”。

       拥有“默沙东HPV独家代理+新冠疫苗概念”双Buff加持,智飞生物一飞冲天,成为业内第一家利润破百亿的上市公司,并在去年5月登上3668亿元的市值巅峰。

       从一个山里娃,到疫苗首富,他的逆袭离不开“代理”二字。但如今的智飞生物越发依赖代理,蒋仁生就越发偏离这个行业的中心航道。

       这也是这家千亿疫苗帝国最大的隐忧。

       【代理称王,研发不济】

       蒋仁生生于桂林贫困山区,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

       1977年,中断了12年的高考恢复,改变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24岁的蒋仁生也是其中一员。他考上了桂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桂林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灌阳县防疫站工作。

       蒋仁生在机关单位一干就是19年,但安稳的一生非他所愿。1999年,时年46岁的蒋仁生毅然辞掉事业单位的工作,北上成都当起了一名疫苗销售员。

       2002年,已拥有22年疫苗行业经验的蒋仁生正式创业,他和刘俊辉、吴冠江花费50万收购了重庆金鑫生物制品公司,更名为智飞生物。

       但创业不久,“铁三角”就出现了裂痕。比蒋仁生小17岁的刘俊辉认为自研才是硬道理,而前者却坚信要先通过代理打基础,才可以反哺自研所需的资金。

       双方理念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刘俊辉带着几名研究员,另起炉灶。

       而就在刘俊辉苦修自研的同时,蒋仁生用20年,将智飞生物打造成一家千亿市值的疫苗公司,并在2010年收获1400亿身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疫苗首富。

       而他逆袭为“疫苗之王”的不二法门,就是独家代理。

       创业初期,蒋仁生走了一条用“销售代理”反哺自主研发的模式。多年的防疫工作经验,让他敏锐地察觉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接种了A群脑膜炎疫苗,未来,A+C脑膜炎疫苗必有大市场。

       当时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唯一生产A+C脑膜炎疫苗的机构。他颇有远见地与对方签下了独家代理合同。

       2005年,安徽、江苏等地爆发大规模C群脑膜炎疫情,智飞生物凭借独家代理权,一年时间卖出2000多万支疫苗。

       蒋仁生一战成名,并借此完成了资本积累,智飞生物也得以度过了最艰难的初创期,并在5年后,成功在创业板上市。

       2017年,他又和默沙东签约HPV疫苗独家代理,智飞生物业绩实现惊天一跃,晋升为中国疫苗企业盈利之王。

       2017年到2021年5月,公司股价暴涨近15倍,市值跃升至3668亿元的历史巅峰。

       在此期间,智飞生物收入增长超22倍,归母净利润从4亿多到突破百亿关卡,增幅达25倍。蒋仁生也成为中国第一个百亿利润疫苗企业的掌舵人。

▲智飞生物近五年业绩表现,来源:同花顺

       但在他大赚特赚的时候,也为智飞生物埋下隐忧。

       其实,研发不足一直是悬在智飞生物头顶的达摩利斯之剑,就在背靠默沙东这颗大树过上安逸日子的时候,万泰生物和沃森生物的国产二价HPV疫苗已正式上市。

       价格更低的国产疫苗无疑将对进口疫苗发起“围剿”,自研疫苗的深入推进,更动摇着智飞生物原本近乎“垄断”的护城河。

       万泰生物背后站着中国首富钟睒睒,而沃森生物则由曾和蒋仁生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刘俊辉创立。

       而且,自研产品盈利能力远高于代理,今年上半年,万泰生物和沃森生物毛利率均超过87%。万泰生物疫苗业务毛利率高达93.64%,而智飞生物代理业务毛利率仅有28%。

▲三家HPV疫苗企业研发占比,来源:企业公告

       反观智飞生物常年研发占比不足3%,远低于竞争对手,和其年赚百亿的能力,以及行业地位远远不相符。

       智飞生物业绩对代理业务依赖高居不下,除了2021年因新冠疫苗偶发事件的影响,2018年至今,代理销售的收入占比都在74%以上,今年上半年更是高达91%。

       “独家代理”的蜜糖足够甜,但食用过度,也会降低这匹“大白马”的成色。

       【疯狂套现,及早上岸】

       疫苗是罕有的能和茅台比肩的超高毛利行业,而中国疫苗界充斥着各种惊险的财富故事,智飞生物也不例外。

       从山村教师,到防疫站工作人员,到疫苗大王,离不开蒋仁生高超的资本炼金术。2008年,为赶上在创业板上市,他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运作,使得公司拥有了自主研发背景。

       2007-2008两年间,蒋仁生亲自操盘了五次重组并购,将绿竹制药、重庆智仁、安徽龙科马这三家具有实质性产品研发的企业收入囊中。

       2007年,智飞生物尚无自主产品,2008年重组后,智飞生物便沾上了自研的标签。但公司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代理销售,2008年-2009年,智飞自主产品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6.04%和37.01%。

       蒋仁生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赶上创业板的风口。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开板。一年后,智飞生物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首家创业板民营疫苗企业。

       而在拿下默沙东独家代理权,股价启动历史性暴涨后,他和曾经的好兄弟吴冠江便开始疯狂减持。

       据统计,自2014年开始,尤其是业绩走上正轨的2018年以来,两人减持更加频繁,幅度也更大。

       上市伊始,蒋仁生和吴冠江分别持股55.80%、26.1%,如今吴冠江持股仅有0.74%,总共套现约130亿元。

       而蒋仁生则是通过减持和员工持股计划,累计减持约80亿元。也就是说,两大创始人自上市以来共计从上市公司“提款”近210亿元之巨。

       对比来看,上市以来,智飞生物研发支出总共才21.55亿元,仅相当于两人套现的十分之一。

       其实,吴冠江早已萌生退意,7年前,他从智飞生物单飞,创立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踏入了“预防接种+互联网”的未知领域。

       创业需要烧钱,而从吴冠江减持的节奏和幅度来看,他极有可能全部清仓,目前他还持有将近11亿的市值,这些纸面财富,他都极有可能快速变现。

       大股东持续收割财富,频繁的巨额减持,对智飞生物股价造成压制。特别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萎靡不振,医药板块持续承压,尽管近期有所缓和。但智飞生物股价自去年5月的历史最高点,也下滑了近六成,市值蒸发了2000多亿。

       危机之时他靠“垄断”称王,繁荣之时他早已拂袖而去。似乎在蒋仁生看来,落袋为安,及早上岸才是正道。

       【业绩下滑,股价大跌】

       走过疯狂的2021年,疫苗开始从非正常繁荣回归平静。新冠疫苗红利消散,智飞生物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出现30%以上的下滑。

       今年一季度,智飞生物实现归母净利润19.23亿元,同比增长104.95%;而第二季度,却急转直下,单季度只赚了18.06亿,同比大降60.32%,直接导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32.08%。

       而上半年,公司营收183.54亿元,同比增长39.34%。收入增长,利润下滑,一升一降的背后,主要就是由于高毛利的自研新冠疫苗销售大幅下滑,这也是导致其股价暴跌的重要原因。

       其实,作为创业板第一家民营疫苗企业,蒋仁生带领智飞生物上市时,在招股书中就大力宣传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一度让市场坚信其“自主产品为主,代理产品为辅”的产品策略。

▲来源:智飞生物招股书

       无论是招股书,还是每一年度的财务报告,智飞生物都会花费大篇幅,对研发成果和节奏进行着重描写。

       身为在行业里摸爬滚打40多年的老兵,蒋仁生肯定深知研发的重要性。目前,智飞生物有6款自研产品和5款代理产品在销售,在研项目28项,包括23价肺炎、四价流感等疫苗产品。

       其实,2017年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智飞生物长期依靠的就是自主产品。2016年,其代理产品收入仅占1.61%,但自从与默沙东合作后,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92.09%。

       诚然,疫苗工程极为复杂,耗资无数,通过代理积累资本,掌控渠道,以实现“曲线救国”的自主研发之路,固然可以理解。

       但创业20年来,尽管智飞生物大力宣传其自研成果,但这位行业里最能赚钱的“疫苗皇帝”,似乎在代理业务上越陷越深。也许巨额的资本价值和躺赚的财富,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此前,世卫组织专家组认为“HPV疫苗只需打一针”的消息,其实就是一种“风险提示”,这种几乎等同于“垄断”的护城河不可能永远存在。

       弱研发,重代理的“贸工技”的路线,虽然短期会让企业尝到甜头,但它最终会影响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而只有坚实的自研技术,才能构筑强大的护城河。

       纵观世界生物医药商业史,辉瑞、强生、礼来、默沙东等巨头,甚至再生元、吉利德等后起之秀,这些企业占据科技金字塔的顶端,在全球攫取巨额利润,同时引领世界创新药的发展。

       在全球科技封锁愈演愈烈的当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

       作为创业板唯二利润超百亿,一度位居创业板第三大市值的企业,在研发这条路上,智飞生物和他的执掌者都应该做出更多的表率。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