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海南昌江:绘出山海黎乡新画卷

时间:2022-10-20 05:19:04 热闻 我要投稿

一朵花可以开出怎样的故事?8月2日上午,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儒茂在海南省“能力提升建设年”乡村振兴亮点展示擂台赛上,以“文旅花开 黎乡蝶变”为题,讲述了王下乡这个曾经不通车、不通电、不通网的深山黎寨,如何念好“发展经”,答好“赶考卷”,打造“黎花里”,开出“文旅花”的故事。

而今,随着霸王岭至王下乡路段实现功能性通车,山海互通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沉寂了一年多的王下乡在这个国庆节热闹起来了,王下乡乡村振兴故事正在续写。

近年来,昌江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五大振兴”总要求,坚持打基础、扬优势、增活力,走出了一条彰显山海黎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昌江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立足点,千方百计强基固本,2021年脱贫群众收入同比增长23%。

打好全域旅游牌

群众吃上旅游饭

10月2日,游客朋友们纷纷自驾前往王下乡,一路欣赏盘山公路的如画风景,在诗里梦里徜徉。

在王下乡三派村的河谷旁,新增的帐篷营地可谓今年国庆节王下乡旅游最热门的项目。

“溪水叮咚、星空入梦,啤酒、烧烤、好友的组合让王下乡人人向往,这个国庆节太开心了。”游客王女士说。

目前,该营地共有11套居住型帐篷、6套黎族船型屋造型的帐篷、5套可以打开天窗仰望夜空的星空帐篷。

“船型屋造型的帐篷可容纳4到5人居住,星空帐篷可容纳1到3人居住。营地还配置了一顶公用大帐篷,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户外烧烤、黎族歌舞等多元化活动。”帐篷营地有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帐篷营地,浪论村的黎族歌舞、洪水村的声光电演示都如期而至。点亮乡村之夜,带动经济增长,更是黎花里文旅项目火热的生动写照。

“黎花里”三字可拆开而解,“黎”,黎乡黎歌,黎人黎歌;以探寻黎族文化之根,还原古老黎家风土人情,传承守望民族灿烂文化瑰宝。“花”指木棉花,昌江独特的旅游资源,借木棉花盛放的蓬勃生机,寓意幸福生活如花绽放。“里”代表着深入群山让精神归园,黎花里外重重群山,寻根溯源,道阻且长,在最隐秘的文化胜地寻求栖息地。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2019年,昌江启动“黎花里”文旅项目建设,将三派村、洪水村、浪论村按照“一步一里一风情”的思路进行打造,王下乡因而实现了由“贫困乡村”向“富美乡村”蝶变。

事实上,2020年5月,王下乡黎花里文旅项目正式对外开放以来,王下乡政府带动群众吃上“旅游饭”,鼓励村民开设民宿8家、农家乐9家;运用黎族百姓能歌善舞的传统文化,动员59名村民化身为当地“演员”。

现如今,王下乡经济收入迅猛增长,2021年,全乡经济收入达4876.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与2015年同比增长40%。旅游服务业迅速崛起,2020年以来全乡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0万元,2021年全乡人均旅游收入突破2000元。

王下乡副乡长郭祖海说:“王下乡将持续主动将黎花里文旅小镇的打造融入昌江‘五地两县’的发展格局,在推动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王下担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昌江把绿水青山作为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全景区打造、全时间规划,构建春夏秋冬全域全季旅游格局,引领乡村振兴“多点开花”。依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王下乡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打造王下乡“乡村振兴样板”,带动曾经最贫困的王下乡群众收入跃升到全县最高;依托昌化江沿江绝美风光,打造“昌化江畔木棉红”等景区,带动山区群众吃上“旅游饭”。

值得一提的是,昌江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全域旅游、民宿等优势产业,探索“筑巢引凤、合作经营、腾笼换鸟”三种模式,引导村集体盘活“三资”,部分村通过村企合作、村社共建等利益联结方式,让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参与合作,获得保底收益、股权分红、劳务收入。2021年,昌江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村28个、百万元以上的村8个。

打好生态农业牌

向绿色要效益

秋种正当时,蔬菜栽种忙。在七叉镇乙洞村蔬菜基地,前不久移栽的辣椒苗长势良好,再过两个月即将迎来收成,工人们忙着浇水施肥。

乙洞村,是“十三五”时期贫困村,主要种植甘蔗、橡胶、芒果、水稻、槟榔等作物,农业产业相对单一。到了适合种植反季节瓜菜的季节,产业发展却因干旱少雨而受制约了。

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帮扶单位海南核电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提水灌溉工程水塔得以修建,供水管网不断完善。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2022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乙洞村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发挥农业水利灌溉优势,以昌江核电基地、县菜篮子发展有限公司为主要市场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先后建成拥有12.8亩现代化农业大棚的常年直供蔬菜生产基地、45亩朝天椒种植产业园、100亩菠萝蜜种植产业园。采用“农业科普+村集体发展+带动村民”的模式在基地开展朝天椒育苗培训并免费发放种苗,带动40余户村民自主发展260余亩朝天椒产业,全面提升造血能力。

乙洞村村民吉丽金说:“我跟老公从7月份到蔬菜基地务工,一个月有7000块钱,这个收入对我们的家庭来说很不错。”

在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地界的尚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火龙果种植基地里,一车车猪粪从附近养猪场运往发酵池进行发酵。

“目前以禽畜养殖产生的粪污为有机肥来源,通过自有的微生物技术,加入自行生产相应的微生物菌株,在田间地头就能实现高效无害化降解禽畜粪污,转换周期为5至7天。”该基地技术负责人说,发酵完成的有机肥还没有明显的臭味,非常适合火龙果种植。

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存在环保压力大,畜禽粪污直排垃圾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化肥减量增效压力大,农田亟需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机肥少的矛盾。

这样的矛盾意味着,可以通过向绿色要经济效益,让生态产业化。

“通过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整体农资成本降低20%。同时,有机氮替代化学氮85%以上,降低了化肥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该基地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公司每年可吸纳3.5万吨猪粪,用于生物有机肥的制作,并直接用于火龙果种植。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体系。

海南尚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成立,计划种植火龙果面积2600亩。截至目前,已种植包括软枝大红、金都一号、无刺红龙、黄龙果、燕窝果等品种在内的火龙果近1500亩,预计在2023年完成全部种植任务。如今,公司形成了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体系,全力推进绿色种植、无公害种植,逐步实现火龙果产业种植标准。

该公司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吸纳周边村民务工,从火龙果种植、分选包装等方面,提供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该公司吸收长期务工人员120人,平均每月短期务工180余人,带动村民实现年人均收入约4.5万元。

这是昌江坚持产业振兴,打好生态农业牌的具体实践。近年来,昌江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不断优结构、强龙头,打出整治荒地增良田做“加法”、“减化肥降农药”做“减法”、拉长链条做“乘法”、调整低效低质农业做“除法”的“组合拳”;壮大热带花卉、芒果等“十大特色种养业”,打造“昌江芒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区域公共品牌;高质量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共享农庄,形成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十月田互联网农业小镇,好清村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示范村。农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底气更足。

搭好群众就业平台

乡村振兴添动力

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振兴乡村、加快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要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政府多措并举通过搭建就业驿站、提供公益性岗位等多个就业渠道,为劳动力就业创造机会。

近日,石碌站、海尾站、叉河站、昌化站、十月田站、七叉站、王下站、清洁能源产业园站8个就业驿站联动启动揭牌,昌江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乡镇就业驿站全覆盖,为企业和就业者搭建沟通桥梁。

受疫情影响,昌江叉河镇居民刘永平已经在家待业多时,为此他来到叉河镇就业驿站求助。“在就业驿站的帮助下,我可以去一家农业种植销售企业当包装工。企业包吃住,我每天还可以领280元的工资。”刘永平说。

昌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符钦童说:“下一步,将采取进企入户的宣传方式,收集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劳动力的务工意向。同时还将组建一支成熟的劳务带头人队伍,做到精准提供就业信息,精准带领劳动力就业务工,切实做好农民工、脱贫户、大中专毕业生以及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近就地务工就业工作。”

不仅刘永平,还有许多待业在家的农村群众在政府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工作。

叉河镇坎头村脱贫户李伟清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家庭开支全靠他外出务工维持。疫情期间,他无法外出务工,但得益于昌江乡村振兴局、就业服务中心增设的疫情防控临时公益性岗位,他可以拿到固定工资作为基本的生活保障。

“感谢政府安排的公益岗位,现在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李伟清说。

昌江坚持增强群众自我“造血”机能,搭建公益性岗位、务工直通车、创业孵化基地、帮扶车间4个就业创业平台,通过务工奖补、产业奖补、感恩教育等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安置一批、输出一批、培训一批、吸纳一批等方式帮助1.4万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创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昌江紧急动员全县370名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和2243名帮扶联系人加强与帮扶户沟通联系,并联合各乡镇全面评估疫情对脱贫户和监测户产业就业影响情况,积极协调该县就业服务中心及时增设疫情防控临时公益性岗位167个,优先安置收入低、就业困难的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上岗就业,有效解决疫情期间就业难问题。

(来源:海南日报,记者 刘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