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食同源这个话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内容,这里我想引用老师和网络的一些观点表达对药食同源的一些认识和看法。那么接下来我希望通过3个部分来阐述。
首先,什么是药食同源,它的历史来源是什么样的。
其次,药食同源的发展和在中医历史上的发展。
最后,我想举一些具体的一些应用供参考。如有不正确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什么是药食同源呢?我们来看看百度所查到的概念:“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药食同源”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20-30年代提出的,药食同源的理论渊源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而知百草性味,伊尹以滋味说汤而致于王道,《周礼》记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后世医家关于食疗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诸如《千金食治》《食疗本草》《食鉴本草》《饮膳正要》《食物本草》等。烹饪研究的热潮在我国兴起后,食物“四气五味”的理论常被饮食研究者引入烹饪界作为食学理论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异流同源,中国传统食学和医学在不同层面存在相通之处:药食同源内涵(概念层面)、方剂与烹饪(技术层面)、药疗与食疗(功用方面)、医学与食学(理论方面)、医道与厨道(哲学方面)、中医文化与饮食文化(文化方面)。
目前各种观点认为药物的发现和人类的觅食活 动有着紧密的联系。1973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 代遗址中发现了植物种子 30 余枚,经鉴定主要为 蔷薇科植物的种子,其中以桃仁为主,还包括郁李 仁、杏仁等 [3]。中医方剂中有五仁丸,即由桃仁、 郁李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五味药组成,遗址 中发现的种子似乎是一种药方的组合。而这些种子的原植物的果实又是食物的来源,预示着这些药物的发现可能与饮食相关。
药物发现和食物的渊源,尤其反映在“神农尝百草”的典故上。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相 传神农轩辕氏即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始祖。对其 记载有多种,陆贾《新语 · 道基第一》描述 :“民 以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 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 教民食五谷。”可见神农使远古时期的中华民族
由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进入食草为主的农耕时代。 目前人类学家通过研究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牙齿结 构,可以证明人类最先是肉食,然后转向杂食 。《医 賸》云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 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此其尝百 草为别民之可食者,而非定医药也。” 这段“神 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典故也是目前后人 多尊神农是本草 ( 药物 ) 发现者的依据。从古书记 载来看,最早毒和药没有严格区分。《周礼·天官》载: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毒跟药一 样可以用于医疗。这段话作者又特意说明了神农尝 百草的目的是寻找食物而非药物,也正说明了药物 的发现和食物的关联。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 录中说到“藕皮散血,起自庖人 ;牵牛逐水,近出 野老”,也反映了药物的发现源于人民生活中的实践,尤其是饮食活动。
二、药食同源的发展和在中医历史上的发展
在延续约数百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 我们的祖先从使用石器工具,以采集天然 食物和渔猎为生,逐步过渡到新石器时代 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在这漫长的进化过 程中,祖先们逐渐学会了把许许多多的天 然食物分成三类,即食物、药物和毒物。 在奴隶社会,社会出现分工后,生产 范围扩大,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时, 围绕人们生存的烹饪技术也逐渐形成,出 现了羹和汤液,发明了汤药和酒,并进而 配制成了药用酒。由酿酒技术的推行而制作成了醋、酱、豆豉、饴糖等加工食品,大 大丰富了食物和医药的内容。 在周代,食医当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专职营养师,《周礼》有“五味、五谷、五药养 其病”的记载,《山海经》载有食鱼、食鸟 治病的内容。《黄帝内经》,即是在战国时 代,我国出现的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它 不仅奠定了食疗的理论基础,而且收集了 许多食疗方剂。 在秦汉时代,《神农本草经》首开我国 第一部药物专著先河,该著作收集了许多 药用食物;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 寒论》、《金匮要略》两书载有“猪肤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等食疗方剂。
在隋唐时代,我国食疗学已经发展 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医学家、药物学家孙 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辑有“食治”专 解篇。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专 论,该著作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食 疗、食药结合的理论。
宋代蒲虔贯的《保生要录》根据五味能入五脏、五脏同 时旺于四时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理论,首次提出了四时与饮 食五味的要求:“四时无多食所旺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旺 之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其旺气。”对于饮食的寒热,他也提 出了自己的观点:“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虽热不得 灼唇,虽冷不可冻齿。”他认为食物热的时候不能灼伤嘴唇,寒凉的时候不能冻到牙齿,这在食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 的意义。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作为现存最早的营养学 专书,虽在中医药理论上有所不足,但总结了前人养生经验 和烹饪技艺,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各种食疗菜谱的功效、配 方、制作、服食方法,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认为是集本草之大成,是 前人“药食同源”理论和总结,并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自己 独特的理论体系,即升降沉浮。这一时期,药食同源理论已 基本发展成熟,人们在进一步完善的同时,开始利用药食同 源理论创造和改进各种药膳方。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既 指明了精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又指出了节欲保精的必 要性。他创制的诸多补精血的方剂,皆重用熟地、山茱萸、枸 杞、山药等具有补益精血、滋养真阴、培固本元作用的食材, 对于年老体虚之人尤其适宜。此外,张介宾还创制的“天麻 鱼头”“槐花酒”“附片羊肉汤”“归芪鸡汤”等著名的药膳方,至今仍在使用。
历代医家对“药食同源”理论都有着自己的认识,自此 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对“药食同源”的理论解释,最初 人们仅是用四气五味理论来进行解释,在发展的过程中又 增加了升降沉浮和归经理论。这些理论解释在很大程度上 推动了“药食同源”理论的发展。限于篇幅,仅以四气五味理 论作简要介绍。 “四气”,指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 四性。它反映了食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 向。食物的四气是根据食用后作用于人体机体的反应而表 现出来的,人们需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性凉或性温的食物来 进行调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寒者热之,热者寒 之”,寒性的疾病用热性的药食治疗,温热病用寒凉的药食 治疗。食用绿豆、柿子、西瓜、薄荷、紫菜等性较寒凉的食物 可以起到清热降火的作用;食用如姜、葱、蒜、辣椒、羊肉等 性较温热的食物可以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五味,指食物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它不 仅仅反映了药食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对药食作用的高度概 括。《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 软”, 这将五味与作用联系起来。紫苏、生姜等辛味的食物 多具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的功效;乌梅、木瓜等酸味的食 物多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的功效;大枣、饴糖等甘味的 食物多具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的功效;菊花、陈皮等苦味 的食物多具有清泄火热、燥湿坚阴的功效;海带、食盐等咸 味的食物多具有泻下通便、消散结块的功效。但是如果五味过量,就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器,招致疾病。
三、药食同源的一些具体例子
关于枸杞子和山楂两味中药的几种药膳方法。
枸杞子,作为食物通常出现在我们所泡的枸杞水中,同时它也作为一种药材出现在我们的方剂之中。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 果实,主产于宁夏、甘肃、河北等地。味 甘、性平,归肝、肾经。枸杞古称天精,地 仙,仙人枝,又因它有抗衰老作用,所以 又叫“却老”。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久 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药性本草》指出: “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令人长寿。”《食疗本草》也称:“枸杞子坚 筋骨,耐老去虚劳,补精气。”《本草经疏》 还记载:“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 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 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可见枸杞 子不愧为补肝肾,抗衰老的“却老子”。
枸杞子粥 :来源 :《本草纲目》 用法: 每日早晚温服,可长期服用。 功效: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糖尿病以及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
山楂,作为食物是一种常常出现在孩子们口袋里的零食。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 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归 脾、胃、肝经。
蜜饯山楂 :来源 :《医钞类编》 做法: 将生山楂洗净,去果柄、果核, 放在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
水将耗干时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煮熟透, 收汁即可。待冷,放入瓶罐中储存备用。
功效 :开胃,消食,活血化瘀。适用于 冠心病以及肉食不消、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