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北京人艺创作了一部三幕九场的大型歌剧《长征》,人艺院长李伯钊有个大胆的想法,她打算在舞台上塑造毛主席的形象,戏份并不多,毛主席只在第六场抢渡大渡河里出现了几分钟,台词也只有几句。
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导演和演员们的响应,彩排之后,他们选中了人艺新来的演员、24岁的于是之扮演毛主席,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舞台上第一次出现毛主席的角色。
1951年8月1日,庆祝建党30周年,这部歌剧首演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都前来观看了表演,充分肯定了《长征》一剧的艺术成就。
这些与毛泽东朝夕相处多年的领导人,对于是之的表演很赞赏,认为他在舞台上演的领袖形象与毛主席达到了极为神似的地步。
不久之后,毛泽东本人也观看了这部轰动一时的歌剧,对舞台上出现的毛泽东形象,他还提出了几点中肯的意见,都写进了他给人艺院长李伯钊的信里。
1、于是之因大脑门被挑中扮演毛主席
长征是我党突破敌人反围剿、浴火重生的一段壮丽历程,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纷纷想在舞台上表现这段往事。
当时,华北人民文工团改名北京人艺后,汇集了一大批当时最优秀的文艺人才,在院长李伯钊的带领下,集体创作了歌剧《长征》,无论是主创人员还是演出阵容,都是当时的顶级天团。
《长征》的曲作者是贺绿汀、梁寒光,贺绿汀是《游击队歌》的词曲作者、《四季歌》的作曲者,梁寒光是冼星海的弟子,在延安创作了很多革命歌曲。
至于导演队伍就更强大了:焦菊隐、刘郁民、李伯钊,这三个人是北京人艺的创建者,焦菊隐被称为话剧中国学派之父,有百年巨匠之誉,刘郁民是华北人民文工团的老团长,也是解放时期轰动重庆、延安的话剧《升官图》编剧兼导演,李伯钊北京人艺的首任院长,创作过《母亲》等多部话剧,她也是杨尚昆的夫人。
李伯钊与杨尚昆
长征胜利,离不开毛泽东的英明指挥。
因此,李伯钊提出一个意见,舞台上应该出现毛主席的形象,这也属于史实背景。这部剧的主旨就是为了再现历史,如果《长征》中没有毛主席的角色,会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这一意见得到了创作组的认可,而谁来扮演这一角色呢?这时候,有工作人员给李伯钊提供了一个线索。
当时人艺剧院正在彩排老舍的话剧《龙须沟》,戏中唱单弦的程疯子一角由刚来不久的于是之扮演,而于是之当时才24岁,他满头浓密的头发,演不出这个在旧社会饱受欺凌和迫害的人物的沧桑感,为此,于是之特地设计了一个发型,他把自己额头上的头发剃掉一些,推高发际线,留了个背头,好显得年纪大一些。
在彩排前试装拍照时,于是之穿上长衫,打扮成梨园行里的老供奉模样,又梳上背头,显得脑门很宽大、脸比较长,而凑巧的是,由于摄影师有一张相片没拍好,人脸有些模糊,洗印好后,不少人艺演员猛一看,都觉得于是之的这个人物造型有点像毛主席,这张相片也被送到李伯钊面前,李伯钊一看,从人物轮廓上来看,还真有几分相似,就定下来,让于是之在《长征》中扮演毛主席。
《龙须沟》中的于是之
接到这个任务后,于是之压力很大,虽然毛主席在歌剧《长征》中出场时间不多,台词也只有两句,但却是万众瞩目的重要角色,能把这个人物演得生动形象,并不容易。
李伯钊帮他找来一些毛泽东的生活照片和文章集,让他仔细琢磨研究,还拿来毛泽东给她丈夫杨尚昆的信,让于是之模仿信封上的毛体字。
当年4月21日,《龙须沟》演出结束后,人艺在歌剧《长征》建组会上宣布了演员名单,当听到于是之出演剧中毛主席后,大家都很激动,集体热烈鼓掌,让于是之站出来亮相,这越发让于是之觉得压力大了,他在演员日记中写道:我有一种像是惭愧的感觉油然而生,在这个任务面前觉得自己距离角色是何其远啊!
由于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舞台上扮演毛主席的第一人,没有什么银幕形象可以借鉴,一切要自己摸索。
1936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延安
于是之曾打算从模仿毛泽东的生活习惯和口音、动作入手,而导演焦菊隐告诉他,这些动作、形态上的相似几乎可以放在最轻的地位上,最重要的是要表现毛主席的气魄,要了解毛主席的思想,逐渐地体会到毛主席的想法、认识和情感反应,外在动作是很快就会找着的。
一句话点醒了年轻的于是之。
2、为一句台词琢磨几个月,演出后轰动一时
此时离正式演出只有三个月了,除了每天认真读毛泽东的文章、了解国际国内问题外,于是之还到处找有关毛泽东的新闻纪录片和讲话录音。
单位上帮他找到一部毛泽东前往火车站接宋庆龄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的新闻录像,又找到1949年第一次全国政协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的录音唱片,这些录像带和唱片,就成了于是之模仿角色的学习资料。
毛泽东在火车站准备迎接宋庆龄
新闻录像上,于是之看到有个火车还没进站前毛泽东在站台上来回踱步的镜头,就模仿着毛泽东的步态在院子里练起来,模仿毛主席大踏步行走的洒脱姿态和眼睛凝神的样子,有的同事看出来了,就鼓励说:有点儿味道了。也有的同事要求比较高,说:你怎么显得没精神啊?
于是之回头再去看录像,果然,录像上的毛主席神采奕奕,显得爽朗、欢乐而精神饱满,他就再加深面部表情,好抓住那种精神。
于是之是天津人,为了模仿毛泽东的湖南口音,下了一番狠功夫。
他在手摇留声机上听了一遍又一遍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讲话: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段话,他背得滚瓜烂熟,还找来同事们,让他们听他用湖南话读毛主席的著作,如《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等文章,在读的时候,于是之就能体会到毛泽东那种生动、欢快而有气魄、有格局的性格来。
5月2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签订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的代表,在敬献哈达的仪式上,由北京人艺的军乐队伴奏,接到演出通知后,人艺的领导特地把于是之加入了军乐队名单,让他和另一个演员提着一面大鼓走进勤政殿,于是之站在离毛泽东很近的地方,仔细地观察着毛泽东的音容笑貌,在当天的演员日记里写下了大量细节,如毛泽东的走路姿势、手势和眼神特点等。
于是之认为:
都说毛主席气魄大,有分量,但这是概念,我觉得他的气魄大,主要表现在他总让人感觉是在想着一件更久远的大事情。他有一双凝视远方的眼睛。
毛主席的有分量表现在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上,若有三个人围在他身边,他不像我们东一眼西一眼地看个不停,他先招呼完一个,再招呼一个,握手的时候眼睛凝视在你身上,听你说话。……他是那么诚恳地听完你所说的话。
他时常手抚下颚。……他时常两手背在后面。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于是之把刻画重点放到了毛主席的眼睛上,那双大眼睛闪亮、传神而真诚,是他表演的重中之重。
6月17日,于是之进行了第六场抢渡大渡河戏的正式彩排后,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意见像雪花一般飞来。
虽然于是之的戏份为时不长,却是画龙点睛之笔,因此,对他的每个动作神态,同事们都细细评估分析,批评意见很多:走路时脚离得太远团长报告时就听团长的,不要看谢富贵,那样人就轻了上坡前看师长一眼,似是犹疑不定,不好年纪太大太文了没有气魄真成了儒将了、眼睛没神……
这些犀利的意见,让他得以再次校正自己的表演。
7月6日,李伯钊特地把杨尚昆和聂荣臻也请到了排练场,看到毛主席上场后,两人不禁乐了,觉得于是之走路很像毛主席,但湖南话还不够味,应该说得再慢一点,此后,彭真、江青等人也看来过这段戏,提了一些意见。
1951年的8月1日,歌剧《长征》正式上演,首映式上,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都坐在台下。
到了第六场的后半场,师长、政委陪着毛主席一起上台,向准备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挥手致意,台下掌声如潮、观众情绪十分热烈,接着,毛主席走上高坡,听师长汇报后,转身注视着面前十八勇士,勇士们向毛主席庄严宣誓后,毛主席用坚定而信任的目光扫视过面前的每一个人,说了一句:同志们,祝你们成功!就这一句台词,台下又响起了如雷的掌声。
导演焦菊隐本来很不放心,当他听到观众的热烈掌声后,又从侧幕里看见那些领导同志望着台上哈哈大笑时,心里顿时一块石头落了地,明白于是之的表演得到了认可。
由于创作时间短,歌剧《长征》剧情还比较单薄,但首演之后却轰动一时,在两个多月时间内上演了五六十场,而且场场爆满,表演时,连剧院的过道和角落里都站满了观众,深受各届好评。
最吸引观众的就是里面只出场短短一段时间的毛主席形象,刚刚建国不久,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爱戴领袖,因此无数人涌到剧场要买票看歌剧《长征》,看舞台上的毛主席。
一开始,《长征》是在青年宫剧场演出的,演了一个月,每天卖一千多张票,仍然满足不了观众需求,场外登记想买票的人有四万多,后来改到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每天能卖三千张票,还是一票难求。
3、听说有人演自己,毛泽东给李伯钊写信提意见
对于是之在剧中扮演的毛主席,大家就一个评价:像!每到这段戏时,剧院里都会掌声如潮,舞台上毛主席的出现,让这部剧丰满了许多。
这种像是一种神似,是因于是之为了一句台词而刻苦琢磨了几个月的艺术追求,才得以达到的精神和气魄上的相似。
对此,于是之自己总结道:只要内在精神掌握住了,是有办法说服观众的。内在精神愈充沛,对观众就愈发雄辩!他们会从你的眼睛里、从整个的气氛中感到这是领袖,像不像他已经来不及仔细考虑了……我们的责任是应该把主席的思想情感介绍给观众,使人得到感染。
歌剧《长征》火了之后,很多中央领导都看过了,说里面有个演得很像的毛主席。
毛泽东也听说了此事,有人把于是之演毛主席的剧照放大后,拿给他看,说:就是《龙须沟》里演程疯子的那个演员演的您。
于是之在舞台上扮演的毛主席
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看过人艺演的话剧《龙须沟》,对里面的程疯子颇有印象,听了之后,风趣地回答道:干革命就是疯子嘛!
而他本人一直没看过这部歌剧,直到1952年6月,歌剧《长征》再度演出,李伯钊的丈夫杨尚昆拉着毛泽东去看了这部已经轰动全国的歌剧,坐在台下的毛泽东认真看完了歌剧,但当场没有作出任何评价。
而在心里,毛泽东有了一些想法。
几天后,他让女儿李敏把自己的一封信转交给李伯钊,信中坦白地说了自己的批评观点:写革命,写长征,都很好,但不能拿我毛泽东做菩萨!
他还说:
党内有那么多好同志,许多人还牺牲了生命。就拿长征来说吧,大小380余次的战斗,有几个方面军啊,还有那么多领导同志,要写几个方面军的同志,没有他们,我毛泽东独龙能下雨吗?
毛泽东认为,长征是我党上下群策群力的胜利成果,不是他一个人当独龙做出的决定,不应该过于凸显他个人的作用。这部歌剧,应该着眼于反映长征中红军披荆斩棘的坚强斗志和各大方面军领导人的齐心协力,而不能把他这个领袖当成菩萨。
1951年的歌剧《长征》
李伯钊等人读过信后,感到毛泽东的意见很深刻、高明,因为创作的仓促,他们的这部歌剧本来想要表现的是红军普通战士和大量师团级以下的指挥员,打算以军民群像的形式来再现长征的史诗传奇,可又出现了毛泽东的形象,毛泽东是剧中唯一军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这是他们没有考虑周全。
关于李伯钊的报道文章
此后,李伯钊对这部剧进行了大幅度改编,改成了更方便演出的话剧。
为了掌握更全面的史料素材,李伯钊多方搜集资料、采风,经过八次全面修改,直到1981年,她才完成了这部话剧,更名为《北上》,剧中不仅出现了毛泽东的形象,还有朱德、周恩来、贺龙等参加过长征的领导人。
李伯钊与话剧《北上》的演员们
经过整整30年的改写,《北上》一剧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情节也更加丰富、跌宕,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大无畏精神,对长征途中的几十个重要事件进行详略得当的穿插和描写,实现了毛泽东在1952年信件中提出的修改意见。
这部剧本远胜于歌剧《长征》初稿,1982年,《北上》获得文化部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1986年,这部话剧由各大军区进行了排演、巡演,作为对长征胜利50周年的献礼。
参考来源:《李伯钊回忆录》
中华读书报《1951年,于是之塑造舞台上第一个毛主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