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额吉》这部长篇儿童小说取材于“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粮食匮乏,内蒙古大草原向上海、江苏等地的孤儿们敞开了怀抱。以19岁的托娅为代表的数名年轻保育员倾情投入,悉心照顾这些“国家孩子”,牧民们像亲生父母般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该书以艺术的手法,重现了内地孤儿在草原生活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在艰难时期互助互爱的人性光辉。全书情节描述苦而不悲,艰而不伤,汉、蒙两族人跨越民族、地域的各种善良、宽厚情节贯穿始终。虽然故事发生在自然灾害时期,但行文的格调积极向上,充满爱和善。
在《草原额吉》里,处处彰显出善的力量。
无论是短暂陪送的吴医生,还是内蒙古的额吉(妈妈)们,都心怀极大的善意来对待所有人——无论是邻里族人还是陌生的孩子。豪情仗义的蒙古族人最见不得别人受苦:豪爽的蒙古族阿姨在雪地里把自己的靴子让给小谷穿,导致自己双脚被冻伤,久久无法康复;一面之缘的大叔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其其格阿姨,自己光着脚等人送鞋子来……一双靴子把蒙古族人的侠肝义胆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牧民在自己饲养的牛羊都没有草吃、瘦骨嶙峋甚至饿死的情况下,还省下自己的口粮,无私地留给孤儿们,这样的情节令人动容。
善不仅表现人对人上,还体现在人对所有生命的尊重爱护上:主人紧紧抱着饿死的小羊羔不忍放手;对倒在雪地里的牛心疼无比,柔声宽慰;宁可自己走路,也要让迷途羸弱的小羊羔坐在车上;省下自己的牛奶给马儿,还给它梳毛……这种来自个体的星星点点的善意,最终汇聚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大善,促成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个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
善也是互相激发的。当被救助的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来自草原额吉们的善与爱,他们也会回报以同等的爱与善。在书中,孤儿们怀着对草原牧民的爱,有的留在了草原,有的在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内蒙古,回报草原人民;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孤儿后来都留在了草原,奉献一生。哪怕是和他们短短相处的吴医生,孤儿们也没有忘记。几十年后,他们邀请退休的吴医生一起去上海回访,并且在内蒙古办起了爱心协会,资助当地贫困孩子上学。
所有善举都有了好的结果。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这部作品没有一味追求“高大全”,书中有人品性格尽善尽美的主人公托娅,有热心仗义的其其格一家,也有做事稍显欠缺的高娃。保育员高娃曾是一个工作不热心、偷懒耍情绪的姑娘,但同伴们的尽心尽责、关怀贴心感化了她,她渐渐变得勤恳担当,最终赢得了孩子们真心的爱戴,换来了一声亲热的“高娃额吉”。
在本书后记中,作者张琳说:“那场浩大而温暖人心的‘国家行动’,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具体而微地转化为以托娅为代表的草原额吉们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这种辽阔博大又温柔的爱全程沐浴我,我持续不断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的美好,以及对心灵的净化、锻造和升华。”
对读者来说,阅读这样的一本书,看着28个孤儿在蒙古族人民的呵护下长大成人,感受到草原人民浓浓的爱与善意,何尝不是对心灵的净化、锻造和升华。
(作者:李想,系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