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科技小院迎来首场赛事,力促农研技术落地服务乡村振兴

时间:2022-06-28 21:14:26 热博 我要投稿

从“解决吃饭问题”到“提倡节约粮食”,转变中折射出的是中国农业的飞速发展。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其中凝结着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过应该正视的是,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农业传感器、农业模型和核心算法、智能农机装备等核心关键技术方面。

而农业整体科技落后和创新不足还源于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结构,当前中国从事农业劳动的一线劳动力普遍年龄在55岁到60岁之间,80后农民占比不足5%,农业研发型人才的巨大缺口及农业人口老龄化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为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以及技术和物资支撑,遍布全国的“科技小院”网络,在12年的发展中,打造了一个建立在生产一线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

一场有关乡村的比赛

截至今年,全国已经有近500个科技小院,分布于全国135个农作物产业带的种植一线。

为了进一步贯彻“从农业中来,到农业中去”的原则,助力深入一线的优秀强农科研项目落地,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积极推动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设立“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科技小院成为此主题赛事的五个专门赛道之一。

本届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拼多多杯”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以“扎根乡村,科技强农”为主题,旨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和全球农业绿色发展。5月27日-29日,最终晋级的30支队伍在云南大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答辩”,向大众展示了科技小院深植生产一线的实践结果,一篇篇“书写”在大地上的“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林静和她的两名同学进驻的是北京市西槐庄村科技小院,该村拥有悠久的萝卜种植历史,村民个个都是种萝卜的“老把式”,但村里产业单一、产品销售渠道闭塞,集体经济薄弱。

吴林静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对西槐庄全村农业生产情况、设施大棚土壤基础地力深入调查后,前后引入了多种果蔬新品种(京采6号口感型番茄;彩星、黄星、粉星樱桃番茄;庞各庄小西瓜、水果黄瓜、甜糯玉米)实施轮种,发展多样性种植。

西槐庄还引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并完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樱桃番茄品质和产量效应”和“综合水肥调控对番茄品质的影响”两个番茄试验,得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能够进一步提高番茄品质、相比正常水肥减少30%水肥的处理能够提高番茄品质等实践结论。

通过环境监测、熊蜂授粉、黄蓝板等技术,西槐庄小院在节省水肥的同时,提升了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和风味。其中,试种的彩星番茄产量增加14.7%,黄星番茄的VC含量提高了28.76%、可溶性糖提高了27.59%。

在渠道扩展方面,西槐庄科技小院积极探索电商新路径,设计“西槐庄园”农产品品牌和宣传语,增加商品性,有效提高了销量。

西槐庄村在2020年建立15个大棚并开始种植萝卜,村集体收入仅仅有10万元。2021年在科技小院的帮扶下,西槐庄村打造特色村域农产品初见成效,集体收入达到了33万元,相比之前增加了330%。

事实上,这也正是“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举办的目的,让全国看到科技落地为强农带来的产业变革,也为农科实践中涌现出的问题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农业科技“从田间来,到田间去”。

在决赛赛场上,年轻的农科学子们用智慧和劳作重新书写了中国农业科技变革,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冬季马铃薯产销一体化服务模式、龙凤科技小院的刺梨高产化肥配比等等优秀的项目,用科技创新在祖辈劳作的黄土地上划下了属于他们的浓重一笔。

通过实践不难发现,科技小院模式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体系,不但实现了县域尺度大幅度增产增效的方法和路径,让科技带动供给侧降本增效成为可能,对于解决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精准扶贫等都有应用潜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业生产一线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不可一蹴而就,既需要硬投入,也需要慢功夫,三农人才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三农的“长期主义”

农业领域的产业升级格外需要长期主义精神,大投入、慢产出的模式注定其并无法广泛受到资本的欢迎。作为赛事支持者,新电商平台拼多多是少有将重心放在农业投入上的企业,这也跟其以农产品起家的基因有关。

3月21日,拼多多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连续三个季度的盈利为拼多多提供了长远规划的基础,同时,拼多多也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将从营销转型农研。

拼多多CEO陈磊表示,后续的利润也将用于农研科技领域,继续深化拼多多在农业数字化方面的努力,践行百亿农研。

事实上,在今年备受关注的“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之前,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举办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作为“百亿农研”重点项目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比赛邀请了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加入,利用前沿的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探索全新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路径。

今年的赛事中,喜柿Hamato、番茄快长TomaGrow、农圣大脑Horti-AI和智茄CyberTomato4支队伍带着具有落地可行性、推广性、方案前瞻性的技术进入决赛。

值得一提的是,入围决赛的4支团队,90后、95后成员占比约80%,年轻一代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已成为大赛的主力军,相信在科技改变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之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毋庸置疑,农业数字化中隐藏着第一产业变革的密码。

在过去的四年中,拼多多依靠其在农业领域的传统优势,在消费电商方面积极探索,成功将将“人参果”、“百香果”、“小白杏”等小众水果打造成了网红爆款,这也是农业数字化的真切实例。

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农研科技的逐步落地,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正回到乡村创业,乡村振兴需要农研科技,也需要年轻人才的注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