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谷,涌动新质生产力。
光迅科技自动化生产线,令研发生产如虎添翼。
武汉首条无人驾驶汽车旅游专线在武汉经开区开通。
武汉元宇宙数字产业基地开放运营。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
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部崛起看武汉。
2023年,这座“敢为人先”的英雄城市,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成为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首座“两万亿之城”。
这份成绩单背后,工业经济显现“韧劲”——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武汉工业经济逐月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从上半年2.1%回升到全年4.6%,下半年平均增速达到7%左右。
工业项目铆足“干劲”——
2023年,武汉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65个,超2022年45个,其中,10亿元以上39个;新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6个,超2022年41个,其中,10亿元以上18个。
新质力量积蓄“后劲”——
武汉数字经济加快发展,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7%,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增长超过40%,高端装备产值增长16.8%,低空经济、氢能产业营收分别增长20%、25%。
新年伊始,再启新程,中部重镇武汉,分秒必争,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2024年,武汉将聚焦工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全面提升产业、企业、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助力中部崛起,舞活“龙腰”,挺起“脊梁”。
显“韧劲” 冲刺“开门红” 好消息频传
过去一年,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困难挑战交织叠加,部分企业困难、行业承压。
为此,武汉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今年,武汉市经信部门扎实推进一季度工业稳增长加力行动,重点围绕生产运行、项目建设、行业支撑、企业培育、园区建设和电信业务拓展等6个方面加力;强化春节期间工业生产组织协调,分级分片包保服务,加强要素保障,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鼓励工业企业不停产、早复产、多生产。
1月,武汉多家重点企业好消息频传——
光迅科技一季度客户交付需求紧急,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生产预计同比增长;
冠捷显示,1月目标计划生产量同比增长46%,销售值同比增长78%……
“感谢武汉市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多次上门调研、解决难题,2023年公司入围高质量发展专项,获得了扩大规模及工业增长点奖励。”智新科技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的两年,该公司收入连续翻倍增长,去年销量连续迈过三道10万级大关,达到53万套。
今年,在东风集团众多新能源车型陆续投放的背景下,智新科技经营层继续大刀阔斧,制定了年销量85万套、收入77亿元以上的高目标,销量净增长32万套,收入净增长30亿元。
“一季度,目前排产超15万套,同比增长108%;预计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130%。”今年春节期间,智新科技将对3条产线进行改造和提能,并于节后启动新能源动力总成二期整体扩能项目,新增启动10条产线,为迎接产销规模的倍速增长做好充分准备。
“大家的需求,我们每一条都记录下来了,尽快梳理,形成清单,落实解决。”1月18日、19日,连续两天,武汉市经信局围绕一季度“开门红”召开系列座谈会,邀请汽车、电子信息、钢铁、石化、消费品、医药、装备等重点行业,以及低空经济、氢能、商业航天等新赛道骨干企业代表座谈交流,为一季度“开门红”保驾护航。
畅通经济“主动脉”,呵护“毛细血管”。
2023年,中小企业量质齐升,全市中小企业净增11万家以上,总量即将突破90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净增250家,总数达3495家,两项净增数均创历年最好水平。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连续2年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总数达到309家,数量位列全国城市第7、副省级城市第4、中部城市第1。
1月24日,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开展开门红“十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目前,武汉市已授牌510个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和1152名服务专员。”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七万工程”,举办“有梦想、到武汉、一起创”系列活动,招引万名创客,并深化“个转企”“小进规”,进一步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为武汉经济发展不断提供新鲜血液。
铆“干劲” 大规模开工 产业链发力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施工人员忙碌作业,远大医药科技中心项目现场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帝尔激光厂房拔地而起……
1月25日,武汉举行2024年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项目75个,总投资1593.5亿元,占比超五成,主要集中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产业等领域。
“目前正在开展现场清理和地基开挖的准备工作。”中信科移动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投资50亿元的中信科移动通信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将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包括共享中心、生产制造用房、研发办公楼等,投产后,预计可新增就业2000人。
“2024年是武汉工业项目大建设年。”今年,30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开工列入武汉“年度奋斗目标”。一季度,武汉将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其中,10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10个以上。
大规模开工一批,大力度招商一批——
今年,武汉将围绕制造业12条重点产业链,聚焦100家“链主”企业,逐一对接、谋划1000个目标项目,会同招商部门和各区开展100场工业招商活动,签约落地一批工业项目。
大见效投产一批,大园区承载一批——
今年,武汉将加快推进1600个以上在建工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双百”工业园区建设,全年整理开发20平方公里工业净地,优化提升3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
1月15日,位于联东U谷产业园的显捷电子全新智慧化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为国内外整车厂和汽车空调系统厂的订单24小时不停歇生产。“前年,我们新建全自动智能和柔性生产线,去年企业总产值近4亿元。”显捷电子有关负责人说。
蓄“后劲” 培育新产业 布局新赛道
1月15日,李女士叫了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从武汉经开区出发,去往汉阳上班。
武汉经开区,中国“车谷”。
作为武汉“双智”试点核心承载区,这里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多、首个全5G通信接入的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成为华中首个全域向智能网联汽车开放的区域。
2023年,武汉市大幅扩展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范围,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3379公里(单向里程),覆盖武汉12个行政区,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70万,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保持全国领先。
“从常态化运行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辆数量、订单量,以及开放道路里程、面积等核心数据来看,武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
这是2023年武汉大力培育新产业、布局新赛道的一个缩影。
——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5%;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全市5G基站达到3.92万个,高性能算力规模突破1200P,新引进建设数字经济项目200个以上,数字化产线、智能示范车间(项目)、标杆智能工厂,总数分别增至201条、102个、20家,入选国家5G工厂9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企业数增长35%,总数达650家;软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增长19%。
1月8日,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武汉)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开放运营。
这是中国移动在全国首个落地运营的区域中心节点,立足武汉、辐射湘鄂赣三省。到今年底,该中心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为与日俱增的AI算力需求提供支撑。
未来已来。2024年,武汉将立足自身优势,加快优势转化,聚焦未来显示、元宇宙、量子科技、新型储能、深地深海深空等13个细分领域,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350亿元。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