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从本期开始,我们进入 ToB的销售转化过程,也就是转化的L3阶段。
本阶段是有“场景针对性”的:
—— 当我们找到了需求发起人,并“引导他产生出需求”(或“与他确认需求”)以后, 需求发起人“无法直接拍板”,需要与其它角色共同评估和决策。
上述的场景,更多是出现在ToB或ToG的销售领域,在此场景中:
另一方面还要求销售从业者与客户 确认“推进计划”。
这就是L3阶段的任务:
—— 从“人”与“事”两方面入手,不断获取“销售进展”,直到成交。
在ToB领域,销售科学流把“采购影响人”进一步细分为以下角色:
AP:Accordant Person,统筹者/协调者
UP:Used Person,用户
TP:Technical Person,专家
DP:Decisional Person,决策者
IP:Informational Person,信息提供者
BP:buy excutor,采购执行者
(采购,在英文中用“purchase”更恰当,但考虑到这个单词不常用,权衡再三,还是觉得“buy”更易记。)
关于这些角色的具体解释,读者可以回顾 一文。
但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业务、不同需求:
-- 同一个角色的“影响力”也会有所差异。
所以, 识别“采购影响人”,首先就是要 列出《采购影响人列表》。
梳理这份表格,可以遵循下面三个步骤。
1、先根据业务的特性,把可能涉及的角色列出来。
这一步是必要的,列出“可能涉及的角色”能推动销售从业者进行“结构性思考”,尽可能对“人”的方面考量周全,避免遗漏一些本该关注的角色。
2、在具体商机中,通过提问,去搞清楚“实际有哪些角色,以及他们分别是谁?”。
“如何提问”很重要,下面,我给读者一点参考示例,让读者获得一点体感。
关于理清UP(用户)的提问:
-- 这次采购,主要是给XX部门来使用吗?
-- 这个需求是使用部门直接发起的?还是其它管理部门发起的?
-- 使用部门会有哪些人员参与评估?
-- 使用部门的领导会亲自参与吗?还是会授权给下面的同事进行评估?
-- 我感觉这个项目对他们部门影响挺大的,如果领导不参与,下面的人敢拍板吗?
关于理清TP(专家)的提问:
-- 除了使用部门以外,还有别的部门会参与评估吗?例如IT部门会参与吗?
-- 他们比较关注本次采购?还是不愿意参与太深?
-- 在您看来,他们为什么对这次采购如此关注(或者如此不关注)?
-- 他们安排了哪些人员、以及什么级别的领导参与评估?
-- 他们都提了哪些要求?
关于理清DP(决策者)的提问:
-- 这次采购,是使用部门的话语权更大?还是专家部门的话语权更大?为什么?
-- 除了使用部门和专家部门,有更大的领导参与决策吗?例如分管领导或老板?
-- 为什么他们会关注(或者不关注)?
-- 这次采购最终谁来拍板?领导、使用部门,还是专家部门?还是需要走招投标?
-- 如果是领导最终拍板,按他的风格,一般是一开始就参与进来,还是最后再出来决策?
-- 以你的了解,领导对这次采购有哪些要求?
-- 你觉得他会重点参考哪些人(或部门)的意见来做决策?
关于其它角色的提问:
-- 还会有哪些人参与到采购过程中来?
-- 有没有上级单位、兄弟单位、采购部门、法务部门、外部顾问等参与?
-- 他们的参与度高吗?他们主要起什么作用?
关于联系人本人的提问:
-- 关于您呢?陈经理是属于哪个部门的?
-- 为什么会安排您统筹和协调这次采购?
-- 公司对您有哪些要求?我们尽量去注意,不给您添麻烦。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上述的提问示例。
另外,销售从业者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问题不建议(也不可以)一股脑地问出来,需要通过几次交流和沟通来逐步了解。
建议读者参考中介绍的 “付出性沟通”框架,“有节奏”地提问和互动。
备注提醒
对于这个清单,还有两点我要重点提醒销售从业者:
1、“影响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估维度。
它指向了一个关键人的重要程度, 要优先“搞定“影响力大的关键人。
但什么叫搞定?
就是关系到“2”:
关系到达“2”,我们也称之为“内线”。
2、要努力把重要的关键人发展成内线。
如果暂时做不到,也尽可能去发展出一个内线。
这样才可能搭建起“信息通道”,及时获取到客户、竞争对手的最新信息。
小结
本文主要分享了两个方面:
下一期,我们将基于采购关键人,继续介绍 识别采购关键人的“决策路径”。
希望本期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
END
本期文章是中 第三章 销售机会转化中的内容。
点击 左下方的“阅读原文”, 可跳转到《销售人员工作手册》目录 ,查看《销售人员工作手册》的目录结构和其它文章。
公众号目前采用“手册写作”的输出方式,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