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中,有这样一句话:
“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晨星而已,只有在我们醒着时,才是真正的破晓。”
真正的觉醒,从来就是靠自己去打破的。要想自我觉醒,就得不断地认识自己,修炼自己,突破自己,向内求索、探索。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向外看的人,梦游;向内看的人,觉醒。”
深以为然,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地拘泥于当下,平庸地内耗着,始终不愿也不懂得挖掘出自身潜能,进行自我觉醒的话,那么人生过得可太冤了。
人生在世,不管你愿意与否,它都是一座修道场,人活着,本就是一场修行。
所以,你要学会在修行的岁月里,掌握觉醒的力量和智慧,如此这般,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在于认识自己,突破认知
《半山文集》里有这么一句话:
“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十遍;读一本书十遍,不如把自己里里外外读一遍。”
很多人会讨厌积累,反感重复,拒绝同样的事情多做几遍、几十遍,觉得那是多余的,也是累赘的,更是没有效用的。
可实际上,量变才能导致质变,达到了质变的效果,才能看穿事物的本质。
就好比说,一个人读同样的一本书一遍和十遍,那他对这本书的本质内容和思想深度,了解到的层次注定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读了十遍的书,思考的深度肯定比只读了一遍的书来得深。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但凡想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觉醒自己的话,就更应该经常地、自律地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自我突破。
唯有这般,一个人发现了自己越来越多的不足、缺陷,以及也感受到了自己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无知的时候,就是他走向觉醒的时候。
就像《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中讲的那样:“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一个人,唯有觉醒到自身的渺小和无知,才能避免陷入傲慢的困局里,然后不断地认识自己,突破自己,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探索欲,追求欲。
然后,认知得到突破,认知得到升华,从而甘愿更加主动而勇敢地洗练自己,改造自己。
杨绛先生曾在书中写道:
“人生一世,需有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
人的厉害之处,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洗练自己、改造自己来变得圆润、成熟,最终走向自主、自足、自得、自洽、自愈。
你会发现,人在未知的探索、追求里,因为想要更加深刻地认知一件事物,为了解开心中的那一个小小的谜团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很大的驱动力去观察、思考、钻研,想要将问题弄清楚。
然后,不断地汲取来自外界的养料,不断地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也在不断地得到更多的认知上的生活。
最终,越来越全面地提升自己,也越来越客观地认识自己,也更加有节奏地突破自己。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去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
人在三大觉醒之中,最重要的是见自己。
因为一个人只有先见到了自己,才能有见到天地、见到众生的可能性。
每个人也只有先做到了认识自己,突破自己,才能在外界当中寻找的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人生支撑点,最终成全自己,成就自己。
见天地,在于修炼自己,改造自己
一个人,如果足够了解自己,也更客观地认识了自己的话,那么在接下来,他就有更多的驱动力和好奇心去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见天地。
显然,一个人但凡想要让自己拥有一番大作为,就得将自己投入到更大的世界里去修炼、改造。
多大的锅,烙多大的饼。你将自己修炼得越强,改造得越深,就越有可能成就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
鲁迅先生说过: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改造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件易事,甚至是一件极其难坚持,也极其渺茫的事情。
因为在天地之间改造自己,不光会遭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对自己展开攻势,与此同时,人的天性本就是本能地喜欢在一种无压力的顺境里活着。
所以,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一个人是很难长期保持着清醒、克制、理性的认知的。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个人越是能够做到坚持改造自我的话,那也就意味着他的内心越是坚韧、强大。
《菜根谭》中说: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其中大意是:蛰伏良久的鸟,势必可以飞得更高,反倒那些最着急先开放的花,注定了它会谢得更早。
任何性质的成功,其背后都需要付出足够的准备、蓄力、蓄能,一方面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自身的修炼和改造。
每个人的成就,背后都逃不过在经历中淬炼、打磨。
因此,自觉地修炼,自律地改造,才能一步步走出困境,走进顺境。
王小波说: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痛苦,是源于自身的无能,就好比一个人如果拥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去解决掉眼前的所有压力、困惑、迷茫、挑战和难题的时候,他又怎么会感到痛苦?
所以,避免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修炼自己,改造自己,强大自己,让自己在自律之中走向独立,走向成功。
如此,才能芸芸众生之中,自食其力,坦坦荡荡,潇洒自如地活着。
见众生,在于善待自己,博爱人间
周国平说过:
“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种内在力量,就是觉醒。”
人,在见过了自己,见过了天地之后,那么一旦成熟了,蜕变了,那他的人生重心必将会回到众生之中。
因为,众生,才是人类的最终的一切归宿。
及时地认识自己,努力地突破自己,勇敢地修炼自己,自律地改造自己,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也体会到了人间烟火的起起伏伏之后。
那么,当你见识过了人心,也看到了天地的浩瀚之后,反倒会从众生看到人性的无量无边。
如此,觉醒一次次地得到了升华,得到了洗练。
《续资治通鉴》有言:“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一切的觉醒,都不会晚,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去思考、去总结、去践行的话,就能看到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尼采说过,生命当中,最难的阶段从来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所以,学会试着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后通过借助于自身的眼界、智慧和格局,不断地与天地、众生产生更密集、更深度的联系。
然后,在修炼之中,在修行之中,慢慢地走向蜕变,走向生活。
你要始终相信,修行,从来只得靠自己,就像南怀瑾曾说的那样: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如此,觉醒,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