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能证明哈兰判断出药被调包的细节被漏掉了:
玛尔塔发现注射错误后,立刻寻找吗啡的解药。玛尔塔不停的强调解药是一直放在包里的,然而并没有找到。那么此时,作为一名侦探小说家,哈兰会认为解药消失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吗?如果不是偶然事件,那偷解药的人是希望哈兰会被注射过量吗啡而找不到解药而死的。那么这个偷解药的人如果不调包药瓶,难道要冒着玛尔塔随时可能发现解药消失的风险,指望玛尔塔在未来的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发生失误,才可能把过量吗啡注射给哈兰吗?
原回答:
全片存在一个根本性的bug。这个bug大到就像1+1=3一样。然而这个bug有一种解释,可以完美解释,却让人深思。
而这个bug就是:作为一名资深侦探小说家,哈兰是否认为自己给玛尔塔做的不在场证明能够让玛尔塔脱罪。
作为一名侦探小说家,哈兰不可能不知道他死后会被尸检;如果尸检了,就必然会查出他体内吗啡含量过高;如果查出他吗啡含量过高,那么玛尔塔必定会成为嫌疑最大的一个人。如果玛尔塔被警方重点调查,哈兰为他构建的不在场证据是不会转移警方注意的,更何况他构建的不在场证明里有很多漏洞,玛尔塔的执行力更是拙劣,脚印、指纹、环境携带物等众多东西都是突破口。
那么如此看来,哈兰身为一名侦探小说大师,却在生命中最后一次创作中写了一篇小白文,这是说不通的。这在我观影时困扰了我许久。
但是,如果哈兰可以确定自己的尸检结果是体内药剂正常,死因就是自杀呢?也就是说,他知道注入自己体内的药是正常的。也就是说,他知道药瓶被人调包了。
那么哈兰为玛尔塔构建的不在场证明就有可以说通的可能。但是,哈兰又怎样确定玛尔塔可以通过他简略的诉说就能执行好他的命令,做出铁证般的不在场证明呢?毕竟从电影里可以知道,兰斯做的进院、翻墙、换药等动作都是避开泥土、且带着手套的,而以玛尔塔在陪同布朗克侦探调查时的表现和哈兰对玛尔塔的了解来说,哈兰完全可以,也有时间交代玛尔塔不要留下脚印指纹携带物等证据,来尽量使得这个不在场证明变得完美。
那么为什么哈兰没有这么做呢?
除非他想让玛尔塔成为被调查的对象,成为一个引子,让警方明白药瓶被调包过,去寻找调包药瓶的凶手。
如果是这样,哈兰在短短几分钟内,就知道药瓶被调包,且凶手是谁了。甚至,他都知道凶手的作案手法了。这才是一名资深侦探小说家嘛。
哈兰如何知道的呢?电影里已经有了提示,哈兰说兰森才是最像他的。相信哈兰是确信凶手是兰森,且他肯定会选择这样的手法来栽赃陷害的。
那么这样看,哈兰是用生命为代价,捉住了自己的外孙。这个代价是否太大了?哈兰是不是可以不自杀,而告诉警方有人想要谋杀他呢?
我觉得应该是哈兰认为在兰森得知遗产全归玛尔塔之后,兰森是不会放过玛尔塔的。即便这次躲过去,兰森还会反复的栽赃,哈兰担心自己不能应付多次,于是决定尽快帮玛尔塔扫清障碍。
那么这时又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哈兰会对亲外孙这么狠心,不惜搭上自己性命也要送他进监狱?
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哈兰单单告诉兰森一个人,他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玛尔塔。
这正是表明了哈兰对兰森的爱。哈兰还是很看中自己这个外孙的。他希望这个和他年轻时很像的外孙能够像他年轻时一样,白手起家,做出一番事业。哈兰告诉兰森遗嘱内容,就是一次考验:如果兰森能够从此自强自立,那兰森获得的将比遗产更有价值。
然而兰森并没有通过考验,甚至于直接选择了谋杀外公。哈兰在得知玛尔塔误注射了大剂量吗啡,自己十分钟之内就将丧命时,起初也应该是慌张。然而几分钟后他并没有平常注射吗啡后的感觉,要知道吗啡是一种毒品,他和玛尔塔都知道这个药是可以让自己high一下的。相信此时,哈兰已经知道了一切,也下了决心。
哈兰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最后一本著作,不仅留给世人一出精彩的推理戏,更用生命考验了家族中的每个人,为他们上了最后一堂有关价值观的课。这样的哈兰才不愧为一名白手起家的顶尖侦探小说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