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楷(LEE, Richard )——李嘉诚的幼子
目录 |
李泽楷(1966年11月8日-),香港首富李嘉诚的次子,其兄李泽钜,持有加拿大国籍,现任电讯盈科主席,亦兼任东亚银行非执行董事。他与女友梁洛施,育有一子李长治。
中学在香港和美国完成,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系,学习期间在一家高尔夫球场勤工俭学当球童,大学毕业后在加拿大多伦多的投资银行哥顿有限公司工作。
曾经的李泽楷叛逆、自我、随意、特立独行,看不惯老一代富豪的“土气”和“俗气”,于是他穿着15块钱的球鞋和朴素的休闲装,戴着塑料手表,背着大背包,出现在公众和媒体的视野里;他刻意远离家族,以硅谷风格努力代言着“新经济”,希望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今天的李泽楷,已经开始以深色西装、领带、白衬衫示人,稳重而严肃。虽然,依旧讨厌“李嘉诚之子”的头衔,但行事却愈显乃父风格:务实、冷静、执着、有决断。于是,公众开始对李泽楷进行重新的定位,而对于他自己来说,则是一种成熟或者说是回归。[1]
自1991年,李泽楷受父李嘉诚之命回港投资4亿美元创立StarTV开始,到在电讯盈科整宗交易中,通过行使手上的电盈认股权、卖出套现等,他获利颇丰,市场估计,几年间他至少已经赚取超过50亿港元的收益。这包括:
1993年将卫视转让给传媒大王梅铎,据报道,整个卫视的售价是9.5亿美元,较李嘉诚等两年来约1.25亿美元的总投资额高出7倍多。因为李泽楷把没有可观利润的卫视卖得好价钱,时年25岁的李泽楷赢得了各界赞赏,赚取了第一桶金。
1994年5月,李泽楷实现在新加坡借壳上市,并将公司名称改为盈科亚洲拓展,
1995年底他从英之杰太平洋购入鱼涌皇冠车行大厦,作价6.75亿,短短8个月后即售予置地,净赚1.35亿港元。
1998年,凭借一个当时仍是纸上谈兵的“数码港”计划,李泽楷从香港政府手中免费取得一片64英亩土地,得到了香港信息技术园区─数码港的独家开发权,成为后来业界以科技包装地产的著名实例。
1999年5月4日,购买一间市值3亿多港元的空壳上市公司──“得信佳”,在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后,李泽楷将“数码港”发展权益无条件注入“得信佳”,并将“得信佳”更名为盈科数码动力,主营高科技业务,成功实现借壳上市。受到市场狂热追捧,使其摇身变为高科技概念股,市值达到600亿港元。
2000年2月初,受到新加坡电信收购香港电讯行动的启发,李泽楷有了把有线网络与因特网和互动电视融合起来的大胆计划。在短短的48小时内,靠出售盈科数码动力的股票筹集了整整10亿美元。接着他用这笔现金取得了130亿美元的贷款,最终在2000年8月17日科网股热潮时,李泽楷以杠杆式手法,与新加坡电信的争夺中入主当时的蓝筹股香港电讯。
过往,香港股民一直视香港电讯为稳定收息股,对长者而言更是晚年的退休保障,但该公司易手后,李泽楷把移动电话业务出售、分拆地产业务上市,其核心业务固网电话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跌、长途电话市场开放亦令盈利大减,从2000年至2006年间,电盈市值蒸发近90%,额达2862亿元,4年无派息,由合并当日的76.75元(以5合1股计)至2006年第三季,跌幅约90%,数千名在电盈工作多年的员工被解雇或减薪,但估计李泽楷在整宗交易上,赚得55亿元,2000年随李泽楷一同入主该公司的管理层,不但因当年行使手上的电盈认股权,并随即沽出套现,获得巨额利润,每年亦领取千万元计的酬金。
2005年他引入中国网通(0906),令电盈有机会发展内地的电讯市场,而今年电盈旗下的NOW宽带电视,更被视为电盈的杰作。不过,李泽楷2006年宣布出售电盈,但遭第二大股东网通集团反对,中央政府亦持反对意见,但李泽楷坚持此举是为了“小股东”利益。最后,市场发现新买家的资金,原来是由其父亲李嘉诚提供。 2009年,电盈在一片反对声中通过私有化,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私有化是极不道德和极度贪婪的行为,李泽楷成为最令人发指的、没有社会责任、贪婪的象征。
无论外人如何评价李泽楷每次举动的成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足够的惊人。
本月,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泽楷又因其抽身“电盈”(香港电讯盈科有限公司,以下称“电盈”)的独特方式和惊人速度,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7月10日,李泽楷通过旗下盈科亚洲拓展有限公司(简称“盈拓”)在香港宣布,将盈拓持有的22.6%的电盈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原花旗集团高级顾问、著名银行家梁伯韬全资拥有的Fiorlatte公司,交易价格约为92亿港币(约12亿美元)。
交易完成之后,梁伯韬成为电盈第一大股东,而李泽楷仅以个人名义持有电盈3%的股份。实际上,在香港上市的香港电讯盈科有限公司(0008.HK)和在新加坡上市的盈科亚洲拓展有限公司(PCRD)都是李泽楷盈科拓展集团旗下的公司,另外还有在香港上市的盈科保险公司(0065.HK)。
李泽楷还表示将于梁伯韬第一次付款完成后,就辞去电讯盈科主席和董事职务。
这一交易之所以出人意料,是因为之前的一个月里,种种猜测都认为李泽楷会出售电盈的电信和媒体业务,而非股权的转让;而最后的买家并非事前盛传的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新桥投资、中信国安集团等等,而是从未出现在竞购视野内的梁伯韬的Fiorlatte公司。
业界普遍认为,梁伯韬只是一个财团的代言人,但因为Fiorlatte是梁伯韬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企业,此类企业不需要在公开文件中注明任何股东的名字或身份,这就更增加了事件的悬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因为梁伯韬的个人财力不足以支持这笔交易,他正面临要求其透露支持者姓名的压力。香港立法会也于7月18日表示,将会采取措施,公开调查电盈小股东的利益是否在公司股权易手时受到侵害。
曾因电盈而被称“资本运作高手”
“低价买、高价卖”是一切商业活动的本质,李泽楷对此做了完美的诠释,他的财富神话几乎全部来自于“买”、“卖”之中,但他手中的商品都十分不简单。
1991年,李泽楷受父命回港创立StarTV,投资约为4亿美元,两年后就将其转让给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成交价为8亿美元,赚了一倍的钱。李嘉诚对李泽楷的成绩非常满意,将这4亿美金给当时只有25岁的李泽楷作为奖励。
以这4亿美元作为资本金,李泽楷谢绝父亲在家族内的重用,开始自立门户。1993年,李泽楷组建盈科集团,大力投资房地产和金融领域。
李泽楷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向香港政府展示了一个“数码港”计划。
1993年3月,他终于说服了香港政府批准其“数码港”项目,从香港政府手中免费取得一片64英亩土地,得到了香港信息技术园区—数码港的独家开发权,成为后来业界以科技包装地产的典范。
同年5月,李泽楷又收购了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信得佳”,然后注入数码港资产,借壳上市;8月,李泽楷成立盈科数码动力集团(以下称“盈动”)。
李泽楷把盈动定位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并雄心勃勃地宣布了自己的梦想:要将盈动变为“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企业”,要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向全球观众提供互动娱乐节目,并提出名为“世界之网”(Network of the World)的NOW计划。
但其时李泽楷拥有的只是这家空壳公司、一片郊区的荒地、互联网的未来以及李氏家族的背景。但这些对于当时处于网络狂潮中的投资者们来说已经足够了,盈动的股价在沸沸扬扬的喧闹声以及众人的一片期望中大幅上扬,短短一年,李泽楷就从香港股市上募集到24亿美元。
2000年,李泽楷突然出手,率盈动以估价为280亿美元的交易额从英国大东电报局(Cable & Wireless of Britain)手中收购了香港电讯公司(HKT),并与盈科动力合并为“电讯盈科”,成为当年亚洲最大一笔并购案。
电盈故事:精彩的开头与艰辛的过程
李泽楷和电盈的故事有一个很精彩的开始,但是结局并不尽如人意。李泽楷今日从电盈的抽身而出,并非是功成身退。
2001年后,电讯盈科的全球宽带网络开通,但由于缺少用户、后续投资不足、内容枯燥,一直没有赢利,李泽楷的NOW计划也被评论人士嘲笑为No One Watching(“无人观看”)。
同时,收购香港电讯时的280亿美元,有120亿美元贷款,再加上在互联网上的过度投资,电盈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赢利变得遥遥无期。
2003年7月,李泽楷不得不放弃自己打造“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企业”的计划,对电盈进行重组,裁员、削减成本、重组债务、整合业务,将电盈从一家“新兴的传媒集团”重新变成一个基础电信公司。
这样的举动还是取得一些效果,《中国经济周刊》从电盈的财报中发现:03年电盈的净亏损额创纪录地高达61亿港元,04年再次好转并实现赢利,但净利润只有6.16亿港元,05年又下滑为3.51亿港元。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盈的经营状况有了本质的改变,因为利润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剥离业务和裁员等削减成本的方式来实现的,三年中电盈的营业额并没有太大的变化,03~05年分别为225.5亿,230亿和225亿港元。
而股价情况更糟,目前,电盈的股价一直在5港币左右徘徊。今年6月中旬,更是跌到了4.5港元。虽然,7月以来,受兼并可能拉动,股价一度冲到5.7港元。但相对当年的高价,也还是相去甚远,对投资者而言似乎也并没有太大分别。
2000年,李泽楷携盈动上演“蛇吞象”,购并香港电讯的时候,整个香港曾经掀起了电讯盈科的认购狂潮,而且在2000年2月,其股价甚至冲高到了28港元的峰值,而后便是漫无尽头的一路滑落至今,甚至一度最低到2港元附近。
“超人”下一个故事是什么
李泽楷曾经对外界表示过,希望到自己40岁的时候,电讯盈科应该以跨国大公司的新面目出现,但现在看来,“小超人”食言了。
自2000年电盈成立以来,所面临的困境尽管有高额负债带来的赢利压力,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其经营和管理也遇到了问题。在资本市场春风得意的李泽楷,却由于在管理、经营上缺乏经验而备受质疑。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李泽楷追求细节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使下属无不感到极大的压力。而且,平时很低调随和的他,在工作中却十分不近人情,甚至有些简单粗暴。他拒绝下属对错误和问题的解释,公司的女职员也经常被责骂得痛哭流涕。
2002年初,Asia money杂志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电盈被选为香港管理最差及投资最差的公司。
2003年6月,李泽楷辞去了公司行政总裁职务,只留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主席一职。由原香港地铁有限公司主席苏泽光出任电盈的董事总经理。后来,李泽楷逐渐淡出电盈的管理事务,专注于资本运作。
离开电盈的李泽楷给人们留下的太多悬念,至今他仍未公开透露其未来发展方向。有人说他将继续打造他的媒体帝国,佐证便是在出售电盈股权之后传出的收购《信报》的消息;
也有人说李泽楷将专注于地产,理由是在IT和媒体吃了苦头的“小超人”,可能明白了他发家的地产才是自己的“拿手活”;
还有人说,李嘉诚毕竟已经78岁了,李泽楷作为家族的重要成员,父亲打造的超级商业帝国,必定也需要有李泽楷的支撑……
凡此种种似乎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怎样,对于李泽楷来说有两样是勿庸置疑的,那就是富有和前途无量。那么,留给我们的悬念就只剩下时间而已。
参加社团情况:担任策略及国际研究中心、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电讯联盟顾问团、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