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范围审核(Project Scope Verification)
目录 |
项目范围审核是项目干系人(发起人、客户和顾客等)最终认可和接受项目范围的过程。在项目范围审核工作中,要对范围定义过程的工作结果——工作分解结构进行审查,确保所有的、必需的工作都在工作分解结构中,而一切与项目目标无关的工作均不包括在项目范围中,以保证项目范围的准确性。项目范围审核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输入(依据) | 工具与方法 | 输出(结果) |
项目范围说明书 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词典 | 项目范围的核检表 工作分解结构的核检表 雷达图 | 对项目范围定义工作的接受 |
项目范围审核的常用工具有如下两张核检表,即项目范围核检表和工作分解结构核检表,在项目范围管理中是十分有效的。另外,雷达图也常被使用。
1)项目范围核检表
项目范围核检表的主要内容如下:
项目目标是否完整、准确。
项目目标的衡量标准是否科学、有效和合理。
项目约束条件、限制条件是否真实并符合实际。
项目假设前提是否合理、不确定性的程度是否偏低。
项目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项目成功的概率是否很大。
项目的范围界定是否能够保证上述目标实现。
项目的范围界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辅助性研究。
2)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核检表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核检表的主要内容如下:
项目目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确。
项目产出物的各项成果描述是否清楚、明确。
项目产出物的所有成果是否都是为实现项目目标服务的。
项目的各项成果是否以工作分解结构为基础。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中工作包是否都是为形成项目某项成果服务的。
项目目标层次的描述是否清楚。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层次划分是否与项目目标层次的划分和描述一致。
项目工作、项目成果与项目目标的关系是否一致和统一。
项目工作、项目成果、项目分目标和项目总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合理。
项目目标的衡量标准是否有可以度量的数量、质量和时间指标。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工作是否有合理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度量指标。
项目目标的指标值与项目工作绩效的度量标准是否匹配。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层次分解是否合理。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中各个工作包的工作内容是否合理。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中各个工作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合理。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中各项工作所需的资源是否明确、合理。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中各项工作的考核指标是否合理。
3)雷达图
雷达图是另一个有效的项目范围审核工具。它通过图标直观地反映工作成果与目标业绩之间差距,因为图形酷似雷达而被称为雷达图。利用雷达图可以使项目取得的成绩与要求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看到工作各个方面完成情况之间的差距,此外,雷达图还能对所涉及的各类数据进行相对量化的比较。
下面介绍在项目结果无法完全客观量化的情况下,应用雷达图评价项目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用集体决策来达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及达成各方共识。
(1)建立评价小组。范围审核过程一般有内部和外部审核两个阶段,因此评价小组可以来自团队内部,也可以由项目客户、专家和项目人员共同组成。
(2)确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项目要求的业绩在范围计划和范围定义阶段已经确定,有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已有的标准,以便得出全面的、量化的评价。
(3)绘制雷达图。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大圆,有几个评价标准就画几个半径,在半径的外端写出评价标准的名称,再在每条半径上画出刻度,圆心标上0,表示业绩为毫无表现,半径与圆周的交点标上10,代表和目标要求完全一致,如图1所示。
(4)确定每个得分标准的评价依据。例如,将得分分为1到10分10等,再给定各等级必须达到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是量化的,如长度1米,也可以是描述性的语言,如偶尔迟到。但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给出定量的要求。(5)对各条评价标准进行打分。评价小组的各个成员都必须独立对评价项目打分,并把自己的打分标注在雷达图中相应评价项目的相应得分点上。最后,还要通过集体讨论得到一个统一的小组评分,或者是将各个评分项目个人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项目的小组评分,并在雷达图上标出,如图2所示。
(6)将各项目评分中的个人最低分、个人最高分、小组评分用不同的符号区别成三组,再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将各组的符号标示出来,如图3所示。
通过以上步骤,项目评价小组就可以得到一个项目完成情况与项目要求之间的差距的直观描述了。
另外还有其他的确认项目或各个阶段可交付成果的方法,如观察法、测试法等.
为了使项目范围得以正式承认,项目组需要编制经项目干系人确认并已接受的项目范围定义和项目阶段性成果的正式文件。项目干系人应该签署接受文件,接受文件一经签署,应及时发送给相关的项目干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