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效应(Antagonistic effects)
目录 |
逆反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对外界的情感与行为做出负向心理反应并影响其后续行为的现象。
在传播领域,逆反效应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传播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1]
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致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受众因素和传播者因素。从受众方面的原因来讲,最主要的就是受众本身所持有的思维定势。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感情好恶。传播者如果利用得好,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利用不好,则可能会产生负效果。对消极的心理定势,传播者应该好好引导,使其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从传播者方面来讲,传播内容的不实、传播办法的不妥当,都会引起逆反心理。例如对某类信息传播得失真失实或太滥,最容易激起受众的反感情绪,造成逆反倾向。
对抗性:即传播效果不仅是零效果,而且是负效果。表现为受众接触传播后与传播者和传播内容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心理失衡,形成心理对抗,采取“对着干”的态度。
情感性:即形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是情感成份,次要因素是认知成份。表现为不满、抵触、对立等情绪激烈的心理现象。
延续性:即受众的逆反心理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后,对后续相关和类似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都会在评价、情感和行为上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效应在青少年时期最易发生。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
一是超限逆反效应[2]。它是指同样的情感刺激,由于其强度过大、过强,时间过久,从而引起逆反心理反应的现象。日常所说的“好戏连续亦生厌”、 “久病无孝子”、“母爱过度儿生恨”等便是超限逆反效应的例证。“红灯记”等“样板戏”从艺术角度说应该称得上好戏,但为什么人们内心上不能喜欢呢?主要是当时人们天天耳闻目睹,除了这些“样板戏”就再也没有别的戏了。由于这种过度的同样刺激,人们的心理就出现了饱足现象,直至最后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从开始喜欢发展到最后否定讨厌的逆反心理。“久病无孝子”是指父母生病的时间长了,儿女们因为照顾多了,就容易产生怠慢厌烦的情绪。这种现象尽管是少数,但确实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超限心理而引起的逆反效应。“母爱过度儿生恨”何常不是这样呢?父母过度的溺爱其实限制和妨害了儿子的成长与发展,缺少了儿子自由活动的空间,随着这种程度的加剧,儿子对父母不仅不会感激,反而增添了恨意。
二是信誉逆反效应。它是指消极经验累积而成的对其信誉持否定态度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与行为的现象。“狼来了”的寓言故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等都是信誉逆反效应的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消极经验的积累,造成对信息源的怀疑,不信任,从而产生信誉度低,导致信誉逆反效应。二是与信息源的信誉含金量多少有关。信誉高不太会产生信誉逆反效应,信誉低则极易产生信誉逆反效应。前二则故事都说明了这一道理。
三是情境逆反效应。它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人们的心理热点被干预而产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例如人们对某事谈兴正浓时某人进来干扰,使大家无法再谈论下去,此时,大家都会对该人谴责、讨厌,以至赶走。这是因为这个人无视大家当时的心境,破坏了大家所处的美好情境,以致不能接纳这个人的出现。也许这个人说的话充满善意,但是只要与当时情境不协调,反差太大,都会抬来反向的心理反应。
四是投射逆反效应。它是指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归因于个别人而否定此外的其他人,以致招来逆反的心理现象。例如班级失窃时教师总是认为平时手足不干净的某生所为,并加以批评。但多数同学认为这样的分析、批评太武断,无事实依据,有失公道,转而对教师的批评不满,以致倒向被批评的学生,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五是自主逆反效应。它是指一个人的自尊心理受到压抑、自主行为受到限制时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现象。家庭教育中常会遇到此类现象。叫孩子早点睡觉孩子偏要迟睡;叫孩子晚上早点回家孩子偏要迟回;叫孩子多吃点饭孩子偏不吃;叫孩子多看点课外书孩子偏不看;叫孩子少看点电视孩子偏要多看;叫孩子少玩点电脑孩子偏要多玩;……这些现象都是由于父母过多地控制了孩子的自主行为造成的。其实,不这样严格限制孩子的自主行为,父母期望的行为孩子可能都会去做。
六是意义障碍逆反效应。它是指当人与人之间情绪对立时,双方所持观点事实是一致的,也会出现表面上的不一致,以显示自己与对方并不合拍,以致产生逆反心理现象。事实上,在意义理解上都是知道对方的观点是对的,就是因为与对方情感上有冲突,因而故意表现出与对方相反的态度,如“你赞成我就反对”、“你向东来我偏向西”等逆反心理。
教育部2006年第10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职成司、高教司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就当前的几个教育热点进行了解答。针对本科生花费问题,教育部财务司专项资金调研员华成刚介绍,现在中国普通高校的学费大概一个学年4000块钱左右,这个收费标准是2000年的水平。(《北京娱乐信报》4月26日)作为熟知内情的专业人士,教育部调研员的回答本可以正确地引导舆论,但结果却是引起了网友的反感:他们愤怒于这种“只知有汉,不知魏晋”的回答,竟然出自教育部调研员之口。事实上,网友的气愤并非基于压抑的无意识抒发,早有数据证明本科生的学费已经跨越4000之右。以2005年北京高校为例:普通专业收费稳定在5000至6000元之间,艺术等专业每年学费在万元左右。
明明应有效引导舆论,却不幸引来了反感。这种传播现象在大众传播中称为“逆反效应”。在传播学上,“逆反效应”指的是,传播对象所形成的立场和态度同传播者的预期目标背道而驰。对于传者来说, “逆反效应”不仅标志着传播行为的失败,而且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自身的公信。我们可以想象,当网友惊诧于教育部调研员的回答时,教育部的形象会在他们的心中出现怎样的变形。造成“逆反效应”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传者所传递的信息,脱离了接受者的立场、观点、所处的实际情况,以及传者的表达避重就轻、过于含糊。对于一个以调查研究为本职工作调研员来说,规避以上两个问题,做到客观地反映现实,准确地描述现实,是其工作的应有之意和基本要点。但现实却是,恰恰在这两个决定传播效果的方面,这位教育部的调研员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失误,进而给网友留下了“把柄”。
具体地说:首先,其结论不真实、不客观。明明现实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却对此视而不见以假数字说话,这种无视客观事实的漠然做法,难免要淋到人们的口水。其次,其表达不全面、不准确:人家记者问的是花费,他却只是说学费,难道学生就不用吃饭不用住宿了?这些花费对家庭来讲,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在表达时还使用“左右”、“基本” 这样的模糊字眼,显然是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因为,人们想知道的就是“左右”是多少、“基本”是多少。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出的声音,是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信息。因此,教育部的调研员也要学点传播学知识,不要在数据和表达上与民众“打花腔”。否则,只能是引起传播中的“逆反效应”,造成“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笑话。要知道,我们的时代早已是一个受众意识觉醒的时代,简单说说就可忽悠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