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浪漫经济指的是在浪漫的情人节等节日,那些年轻的情侣到饭店、商场、电影院等浪漫的场所进行消费,商家们也充分利用这些节日,为商家营造了大肆吸金的“节日经济”氛围,推销浪漫网络商家更有优势。
情人节众多大商场设计了自己的情人节主题,有的呢喃着“爱在灯火阑珊处”,有的 宣称“爱无界”,有的鼓劲“爱或将爱进行到底”,商家抛出了对戒的奖励,鼓励人们“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顾客们还可以在商场各个楼层给心爱的人点歌表白。
鲜花是浪漫的化身,大街小巷的花店里,提前一周就已摆满了各式各样包装好的鲜花。商家们根据当年的流行色和流行语,生产出了受到欢迎的产品,商家们在包装上下足功夫,除了中式、还推出韩式和欧式包法,的确有了浪漫的气氛,当然价格也要贵出很多元。 不仅是鲜花、巧克力、烛光晚餐,几乎所有的商品都被“浪漫”起来。房子说“爱她就给她一个家”;汽车说“去寻找路上的浪漫情缘”;电器说“心疼她就买台洗衣机”;情侣手机、情侣手表、情侣眼镜等等纷纷配对登场。
一些商家也在大力促销巧克力、鲜花、钻饰、服装等情人节相关商品。包装精美、造型多样的巧克力最受年轻人欢迎。洋品牌更受市民欢迎,如意大利的费列罗巧克力等。此外年轻人买巧克力的同时,还会用其他休闲食品作点缀,因此一些花花绿绿的糖果也是热销商品。 象征着爱情的玫瑰是情人节不可缺少的信物。包装精美的玫瑰花束成了花市的主角,从一两百元一束的普通红玫瑰到有七种颜色的一千多元的顶级“七彩皇后”市民可以随意选择。电影院、咖啡馆、西餐厅等场所也是许多年轻人的“过节”好去处
浪漫经济帮办不了浪漫,过于注重形式 ,离经济很近,距浪漫很远,其实平时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更浪漫,形式并不重要。年轻的恋人们对情人节的浪漫既心动,又心疼,年轻人收入并不多,跟风过节真的很累人。
商家们声称我们帮你办一个浪漫的节日,实际上浪漫根本帮办不了,跟妻子相濡以沫,即便是下班后,一起在小店里吃碗馄饨,也是一浪漫,浪漫不一定非要在固定的节日表达,送花也不是表达感情的唯一方式。
现在的浪漫过于注重形式了,浪漫应该是一种微妙气氛,在中国似乎对情人节的意义过于强调了,被商业主导的浪漫始终累赘。比如情人节的玫瑰花,如果男孩们送花不讲心思,反而没意思。试想无数老男人和小男孩们傻乎乎捧着一束玫瑰,甚至连送花姿势都大同小异。送的人为交差,收的人觉得没新意,哪里还会有感动?花冤枉钱,买高价花,反而越来越少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