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杠杆比率是正股市价与购入一股正股所需权证的市价之比,即:杠杆比率=正股股价/(权证价格÷认购比率)
有效杠杆比率是指在影响权证价格的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标的资产价格上涨1%,权证价格理论上会上涨(认购)或下跌(认沽)多少个百分点。例如:在2006年12月6日,包钢JTP1的有效杠杆比率是3.88,表明当包钢正股价格上涨1%时,包钢JTP1理论价格将会下跌3.88%。
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时,必须注意有效杠杆比率的数据是假设其它因素不变(引伸波幅及市场因素),而数据也只反映标的资产价格在短时间内变动时,权证价格的理论变化幅度,所以投资者不要以为一只10倍有效杠杆比率的权证,其理论升跌在任何时间都是标的资产升跌的10倍。
有效杠杆比率的计算公式:
有效杠杆比率 = [正股价格/(权证市场价格/行权比例)]×对冲值
有效杠杆比率是衡量权证收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认股权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正股走势与投资者预期一致,有效杠杆比率高的权证理论上的收益就较大,一旦正股走势与投资者预期相反,有效杠杆比率高的权证理论上的损失也较大。因此有效杠杆有如一把双刃剑,可以放大投资者的收益,也可以放大投资者的损失。
有效杠杆比率还可帮助投资者洞悉权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有效杠杆比率测算的是权证在理论上价格的变动情况,而权证价格还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市场对某只权证出现供求不平衡时,权证市场价格会与通过有效杠杆比率计算出来的理论价格相偏离。当供大于求时,权证市场价格的升幅会少于理论价格的升幅,跌幅会多于理论价格的跌幅;当供小于求时,权证市场价格的升幅会多于理论价格的升幅,跌幅会少于理论价格的跌幅。
一般来说,在成熟发达的权证市场,对应一只正股会有各种各样条款的权证,且不同权证的有效杠杆水平参差不齐,既有高达十多倍的,也有低至不到两倍的。那么,面对众多不同有效杠杆水平的权证,投资者应该做何选择呢?
首先,投资者应确认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通常,相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权证投资者都属于风险偏好型,风险承受能力较大。即使是这样,不同的权证投资者也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在投资相应权证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对风险的容忍程度有多大。如果投资者认为自己较偏好风险,能够承受较大的损失,就可以选取有效杠杆水平较高的权证,否则就应该选取有效杠杆水平较小的权证。
其次,有效杠杆比率的选择还取决于投资者对正股未来趋势的判断。以认购证为例,如果认为正股在未来走强的可能性非常大,投资者就可以选择具有较高有效杠杆的权证进行投资,若正股上涨,则投资者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如果投资者对正股在未来的走势把握不是太大,但又不想放弃可能盈利的机会,就应该选取有效杠杆水平较低的权证。
第三,有效杠杆水平还取决于投资者的仓位控制。在权证投资中,由于权证的杠杆效应,仓位控制很重要。投资者在选择合适的仓位时,一定要结合权证的有效杠杆水平,否则很容易造成投资过度。通常,权证的仓位控制应该根据其有效杠杆比率以及投资者希望投资正股的数量来确定。比如,如果权证的有效杠杆比率为5,投资者希望投资100万价值的正股,则在权证上可投入20万,即可达到投资100万正股的目的。
总而言之,有效杠杆比率是权证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投资者在选择合适的有效杠杆比率的时候,应该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正股走势的把握程度以及仓位控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溢价率与有效杠杆比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权证的风险与收益。在剩余天数相近的情况下,若权证的溢价率相近,从理论上讲,应该选择有效杠杆比率高的权证,这意味着在同等风险下,选择有机会带来高收益的权证;若权证的有效杠杆比率相近,从理论上讲,应该选择溢价率低的权证,这意味着在相近收益情况下,选择低风险的权证。但在实际中,投资者还需结合权证的流通性及市场因素再做出投资选择。
一般来讲,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权证的溢价率与有效杠杆比率呈正向相关关系,即溢价率较高时,有效杠杆比率较高;溢价率较低时,有效杠杆比率也较低。如果投资者发现一份权证的溢价率较高,但有效杠杆比率低于剩余天数相近的其它权证,那么该权证的引伸波幅很有可能也较高,以致其有效杠杆比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