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尔萨斯主义(neo-Malthusianism)
新马尔萨斯主义是拥护马尔萨斯的人口观点,主张用节制生育来限制人口增长的一种人口理论。产生于19世纪初,广泛流行于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社会活动家F·普莱斯(1771~1854)、R·卡莱尔(1790~1843)、G·德赖斯代尔,是新马尔萨斯主义的奠基者。
目录 |
普莱斯出身贫寒家庭,当过裁缝匠,经营过成衣店,后参加工会活动。19世纪初,在英国围绕着失业和贫困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在马尔萨斯和W.葛德文 (1756~1836)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普莱斯积极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辩护。1822年他发表了《人口原理的说明和例证》。在这部著作中,他利用许多人口统计数字力图证明:人口的增长有比生活资料增长得更快的趋势,失业和贫困是人口增长快于资本增长的后果,倘若只有人口的增长而没有资本相应的增长,实际工资就将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将沦于极端贫困和苦难之中。
普莱斯既反对葛德文把贫困和罪恶的原因完全归于社会制度,又承认适当的政治改革有助于改善劳动群众的生活状况。但是他认为,假如不抑制人口的增长,那么人民的生活状况也就不可能有重大的或长久的改观。他和马尔萨斯一样,始终认为人口增长有比生活资料增长得更快的趋势,并把它看作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他们都主张抑制人口增长。但马尔萨斯站在牧师立场,反对节制生育,认为避孕是违反自然和不道德的,为宗教所不允许,主张实行禁欲和晚婚的“道德抑制”。普莱斯则鼓吹用避孕等人工方法来节制生育,认为这符合人性的道德原则。他认为,采取这种生理上的预防措施,可以使一对夫妇不致生育超过他们所希望的子女的数目,使劳动供给能够经常保持在劳动需求之下,人口的数量能够经常保持在生活资料能供应的水平上,使人人都能够结婚。所有阶级的文化知识、生活舒适程度都会达到很高的水平,国家也会在财力、实力和智慧各方面达到高度的发展。
继普莱斯之后,卡莱尔、德赖斯代尔也站在马尔萨斯主义者立场,提倡用避孕方法节制生育、控制出生率,以降低人口增长。由于他们最先大力宣传用避孕等人工方法控制人口增长,并在他们的影响之下许多国家开展了节育运动,因此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新马尔萨斯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中,出版了许多宣传马尔萨斯主义的著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W·沃格特的《生存之路》(1949)、F·皮尔逊和F·哈珀的《世界饥荒》(1945)、J.D.赫茨勒(1895~ )的《世界人口危机》(1956)、P.R.埃利希(1932~ )的《人口爆炸》(1968)、G·泰勒的《世界末日》(1970)等等。
现代新马尔萨斯主义者对自己的理论作了不少的补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建立在食物和人口的简单比例关系上,现代新马尔萨斯主义者把马尔萨斯的公式加以扩展,强调人口增长速度太快,特别是第三世界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世界粮食危机,广泛讨论由于人口增长造成自然资源不足、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社会生活和福利水平的下降、生存空间不足、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污染,使世界和平与安宁受到威胁,人类面临因人口增长而覆灭的危险。现代新马尔萨斯主义者宣扬只有节制生育,特别是只有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增长,改变劳动人民的困苦处境和实现国际和平。毫无疑问,人口同自然资源、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生活水平等密切相关,人口本身也存在人口素质、移民和人口投资等问题。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有必要从不同方面科学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寻求解决办法,以促进社会发展。但研究这些关系和问题同新马尔萨斯主义不相干,也不是凡主张节制生育的都是新马尔萨斯主义。新马尔萨斯主义是站在马尔萨斯主义的立场,撇开社会制度,单纯从人的生物本性探索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危险”,片面地鼓吹人口增长给整个人类所带来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