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政府科学是指各种由政府所主导的科技活动。从科学发展的动力来看,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战争年代,政府往往集中各种科技资源用于研究开发先进武器,科学研究不再是“为知识而知识”的学院科学,而是带有强烈的目标导向,战争年代也极易激发科学家的爱国热情与使命感,加速科学研究的步伐。在一战中,德国化学家哈伯将自己的实验室交给政府控制,用于研制化学武器,这可能是最早的政府科学的雏形。而在二战中,政府科学得到了决定性的发展,这也是后学院科学兴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里程碑。
政府科学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1、突出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美国科技政策报告《科学与国家利益》明确指出,科学是国家利益中的一种关键性投资,国家应当更加支持科学事业,报告强调“我们的科学投资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资源,这个资源我们必须保持,并在今后不断增加”(威廉·J·克林顿和小阿伯特·戈尔,1999)。该报告确定了美国科学发展的五大国家目标:
(1)保持在所有科学知识前沿的领先地位;
(2)增进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
(3)鼓励大学、研究机构与产业界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应促进产业界对基础科学与工程学的投资,促进对物质、人力和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
(4)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5)提高所有美国人的科技知识水平。
中国政府199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和全面阐述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并明确强调“基础性研究要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重点解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创立新的技术和方法”。对比中美两国调整科学政策的基本思路,可以发现,尽管两国从不同的研究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确定的目标和重点不同,但在“增进科学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这一点上是共同的(李正风,2006)。
2、政府具有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以往出现过的由政府资助甚至直接下令建立的大型科学组织,如英国的皇家学会、法国的国家科学院、德国的帝国研究所,政府仅仅是其资助者,而在学术方面则由这些组织自治;而在政府科学机构中,政府则不但是投资者,而且还直接进行管理。在政府科学机构中,科研选题的决定不是根据科学家的兴趣,而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科学家的工作成绩也不仅仅需要接受同行评议,而且还要接受政府派遣的管理层的评估和监督。
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以及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在这些项目中,政府的直接管理既有助于在短期内将大量资源集中到国家所急需的课题上,同时也便于政府随时掌握这些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的进展情况,开展安全、保密工作。
3、政府科学面向公众需求,承担着“公共科学产品”的生产任务。“公共产品”的根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与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事物中,国家气象台提供的天气预报就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其他又如市政设施、新闻信息、社会治安系统等。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民生科技项目也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