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弹性(Strategic Flexibility):企业成长的核心助推器
目录 |
“战略弹性”是企业通过改变战略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若企业能够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则拥有较高的战略弹性。
战略弹性实际上就是公司战略变革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助推器,是企业竞争的制高点。是指企业如何发现并纠正公司战略的错误,或者获取、创造、利用公司战略的机遇以持续发挥其协调功能。它由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管理机制相互整合而成。
从资源角度分析,公司战略决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利用和创新模式,资源是公司战略得以制定和实施的保证。当然,正如Penrose(1959)对生产性资源和基于使用生产性资源而形成的生产性服务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的分析,仅凭资源的静态实物性支撑尚不足以发挥公司战略的协调性功能,它需要能力、结构、技术、文化、生产等要素的合成性支撑。
战略弹性包括资源弹性和协调弹性,协调弹性包括能力弹性、结构弹性、文化弹性、技术弹性和生产弹性。
1.资源弹性
资源弹性是指企业现有资源的灵活性、闲置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潜在资源的可创造与积累性。
2.协调弹性
协调弹性是指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灵捷性。由于配置和利用资源需要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所以协调弹性就包括了能力弹性、结构弹性、文化弹性、技术弹性和 生产弹性。
战略弹性的强度取决于上述六种弹性的各自强度,它们可以作为公司战略弹性强度的评价指标。同时,这些弹性强度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这是因为影响资源弹性的资源数量、影响能力弹性的能力种类、影响结构弹性的结构的有机化程度、影响文化弹性的企业文化的创新程度、影响技术弹性的技术的非常规化 程度、影响生产弹性的制造、服务、协作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等因素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战略弹性的本质是通过战略管理机制整合企业内部情况或外部环境变化的新知识。由于整合知识既需要企业基础知识的支持,也需要对企业内外部新知识的处理,所以可以认为公司战略弹性是一个有机的企业知识系统。Galbraith(1973)认为有效弹性的形成需要支持性学习系统的开发,尤其是信息收集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的开发,这有助于企业洞察与挖掘环境机会,确定变革时机和明确所需的各种企业能力;Volberda & Rutges(1999)认为公司战略弹性和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即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原有知识基础对新知识的获取(产生)、存储、传递、共享、应用、更新的能力。公司战略学习机制的活性程度决定公司战略弹性的强度,而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是公司战略学习机制活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基础性地影响了公司战略弹性的强度。
而战略管理机制是指企业如何制定、实施和变革战略。公司战略弹性的作用机理体现在公司战略认知、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三个阶段对代表公司战略变革诱因的新知识的整合。在不同的阶段,公司战略弹性有不同的主导性整合元。在公司战略认知阶段,能力弹性是主导性整合元,主要包括鉴别、分析和预测动态性的环境机会与环境威胁、企业优势与企业劣势、洞察和判断竞争规则的变化、评价战略创意的重要性的能力。在公司战略制定阶段,结构弹性、文化弹性和技术弹性是主导性整合元。因为这三种弹性主要以战略形成的方式综合性地整合新知识。同时,这三种弹性围绕着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知识创新而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公司战略实施阶段,资源弹性和生产弹性是主导性整合元。它们根据新知识对生产的要求,改变资源配置和利用模式,其中弹性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战略弹性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企业提出了培育和增强公司战略弹性的要求。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创造和积累知识性资源以增强资源弹性。知识性资源不仅是企业资源中最具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资源,而且是弹性资源的关键组成部分。知识性资源的创造与积累有利于现有战略与将来战略的替换。
第二,各层级管理者要及时学习新知识,增加知识容量,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知识转换能力,据此增强能力弹性。同时,高层管理者要增强基于企业家知识的战略企业家能力。
第三,构造有机的企业组织结构以增强结构弹性。减少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促进金字塔型的垂直官僚式组织向扁平型的水平网络式组织转型。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2000)就提出"互联网组织"(Internet Organization)的概念来提高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适应力。
第四,建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以增强文化弹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员的一种知识共享体系,具有自觉的调节群体行为的内源性作用。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培育鼓励尝试、容忍失败的氛围,而且确立了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做好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使技术和公司战略高度整合,据此增强技术弹性。选择市场主导型的技术创新路径,保持创新的主动性,着重抓好市场进入时机,把握好产品与市场定位,培养技术能力并使之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密切结合。
第六,提高制造系统、服务系统和协作系统的各自弹性和相互间的协调程度以增强生产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