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所谓恐吓营销是指营销者通过广告,营销人员等方式,向目标客户告知某种现存的或者潜在的威胁、危害,以达到销售其自身产品的目的的一种营销方式。但当营销者提供的事实或者数据存在夸大或者虚假时,这种行为一般不列入恐吓营销的讨论范畴。
恐吓营销在逻辑上的表述为:分析产品→列举提出问题→渲染问题的严重性→从心理上恐吓→采取措施→潜在购买成为现实购买。
保险业是最多采用恐吓营销的行业之一。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经常列举客户可能受到的损失或者较为黯淡的前景,当客户对该损失或者前景感到恐惧时,保险营销人员再分析自身产品能够解决的问题,从而推销自己的产品。保险营销人员往往采用恐吓营销和梦想营销结合的手段达到推销自身产品的目的。然而,由于我国保险行业尚在发展初期,许多保险公司的产品并不合理,保单实际价值并不高,而且保险公司要为保险从业人员支付相当昂贵的佣金,因此许多人误以为恐吓营销就是欺骗和夸大。
恐吓营销的盛行,反映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在经历概念战、价格战之后,厂商终于又找到一个能抓住消费者内心的绝招:打安全、健康牌。这种吓唬可能会带来产品销量的飙升,但也可能引火烧身,败坏品牌声誉。当消费者识破“狼来了”的把戏,发现那些威胁性的原理和数据实为噱头时,你再吓唬可就不管用了。许多消费者就指出,一些病症既没有药品、保健品广告中渲染得那么危险,产品疗效也没有那么神奇,于是转而对所有的广告产生不信任态度。还有微波炉有害无害、手机网络谁更绿色、纯净水与天然水之争,这些看起来能重创对手的“高招”,最后落得两败俱伤,甚至整个行业深受其害。
“恐吓营销”是市场手法的一种,如果掌握好火候,启动和开拓市场时期确实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擦边球没有着边,那就成了界外球,要挨罚扣分的。
也有人指出,恐吓营销在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时期使用也可能取得效果,但方式可能不会是大张旗鼓的广告了。如从4月份开始,一篇题为《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的广告式的文章在全国各地众多媒体尤其是省会一级城市和地级城市的媒体广为刊载。该文内容大意为“微波炉的微波发射会引起许多疾病;微波炉有电磁外溢;微波炉破坏食物内的活性维生素”等。令人感到蹊跷的是,谣言越传越甚时,某国际品牌企业却推出所谓第五代微波炉新品,宣称能克服微波炉上述弊病,并在国内市场大造声势。今年微波炉行业由于受到“微波炉有害”传言的困扰,全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左右,遭受巨大的损失,微波炉老大格兰仕更是深受其害。还有如“诺美亭”风波、“甜菊糖”事件,都可以算是恐吓营销的范本。但这种恐吓性的营销方式只能是一些个别品牌的短期行为,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和权威机构的报告,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竞争格局,最终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