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字幕新闻是指电脑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打出字幕,用简洁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消息,它是电视新闻最简便的报道方式。字幕新闻摆脱了电视媒体传播信息音画结合的特点,把电视的视听合一变成单纯的“视”,或者说是一种单纯的“读”,而这种“读”又不同于纸媒甚至网络字幕新闻,其文字转瞬即逝,留存时间短。
字幕新闻的传播特色决定了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归结起来,字幕新闻有以下特点:
1、随时插入告知,体现电视新闻时效的同时,保持了节目的完整性和传受双方的融洽关系。这是字幕新闻最突出的优点。
2、无声滚动叠现,在电视声画并举的播映常态下,文字的无声和动态形式显得突出,因而能争抢观众的注意力。
3、文字简练、高度概括,如同报纸的“一句话新闻”,又类似于互联网上滚动出现的新闻主题,在某些情况下更能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
4、补充画面缺失。当某些新闻事件发生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获得相关画面时,文字的抽象叙述可为观众提供对事实足够的想像,并由此激发受众获知事实详情的欲望。
5、独立于画面,两者平行传播,画面、文字传达不同信息,受众在同一时间可以进行选择性关注,而不局限于被动地收看单一的内容,从而扩大了传播的信息量。
各电视媒体、各档新闻节目的定位、风格不同,会对字幕新闻的内容构建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字幕新闻是与“主版”新闻鲜明互补的。比如,“主版”新闻全是国内消息,作为“副版”的字幕新闻就全是国际消息。有的“主版”新闻是综合性的信息集纳,字幕新闻也同样包容了各类信息。总的说来,笔者认为字幕新闻的内容选择应该注意:
(一)按照事实信息的重要性也就是新闻价值大小来选择字幕新闻内容,同时兼顾时效性
对于那些有资格、有条件进入“主版”的新闻尽量保证其在“主版”播出,而不作为字幕新闻播出。也就是说,通常把新闻信息按新闻价值大小排序,“主版”电视新闻节目选择新闻价值相对较大的播出,“副版”字幕新闻选择次者播出。这是因为,相对于字幕新闻,传统意义上音画结合的电视新闻更能体现电视媒体的传播特征,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有关学者早就对此做过研究,人体对于接收的信息,“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 ,观看图画能记住30% ,边听边看能记住50%。” 所以,为保证传播效果,要坚持传统的、音画结合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主的电视新闻理念。对于那些最新出现的、新闻价值比较大,但暂时缺乏图像等传播符号支持的新闻,为了时效性,也可暂时安排在字幕新闻中播出,待条件成熟,再在“主版”播出。
(二)选择对画面依赖性差的新闻信息做字幕新闻
气象、交通、自然灾害信息,特别是预警类信息,还有股市、期货等经济信息这类新闻事实有“通知”的意味,多数只要人们知晓即可,对图像因素的依赖不强,反倒是字幕新闻更符合人们对这类信息的接收习惯,把这些新闻以字幕新闻的形式播出也为“主版”新闻节约了空间。
(三)字幕新闻的选择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品位
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节目就是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收视对象。虽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但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仍然是媒体和节目追求的目标。字幕新闻的内容选择要与“主版”新闻相匹配,与媒体整体形象相符合,而不宜差异太大。
(四)要严把字幕新闻来源关
开办字幕新闻节目,加大了媒体和新闻栏目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媒体在开办这类节目时,要对此有充分的准备,确保字幕新闻的正规来源。当前,网络媒体成为许多热点信息的集散地,所以有的媒体和节目把视线转向网络,从中发掘字幕新闻信息,特别是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所谓“爆炸性”新闻,以此展现传统媒体的开放和与受众的贴近性,显示自己“不缺项”。这并非不可,但必须慎之又慎。在网络发展还不很健全的条件下,一些网上“炸弹”事后被证实是耸人听闻的虚假信息。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一旦通过字幕新闻进入传统主流媒体的正规新闻节目,就会给媒体形象和公信力带来巨大的损伤。所以,媒体切不可贪多求快,把未经证实的信息纳人字幕新闻范畴。
真正把字幕新闻落实在电视屏幕上,需要后期制作人员精心设计。屏幕文字的大小、字体、颜色、播出速度都要符合受众的实际需求。字幕新闻的屏幕文字既要清晰明了,又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避免造成屏幕混乱,引发受众视觉和精神上的疲劳。
字幕新闻的播出目前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游走字幕的形式出现,另一种则是以类似新闻唱词的方式播出,即整行文字同时在屏幕上出现或退出。从感官上来说,游走字幕需要受众跟着“走”,对受众的注意力牵制性更强,因而被广泛使用。
此外,重要的新闻节目播出时,通常不会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字幕新闻,这是新闻传播者为了保证重要新闻得到最佳传播。字幕新闻节目的整体容量也不宜过大,可以根据需要,部分或全部实行滚动即反复播出,以便于受众更好地接收新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