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国际货币壁垒指一国利用金融一体化背景通过对货币币值的操控,间接左右国际贸易要素价格进而达到贸易限制目的的各种手段和措施。
国际货币壁垒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抑制对华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而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单方采取的以货币币值的变动,影响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新型壁垒手段。经济危机后,美国为扭转对华贸易失衡局面,不仅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多轮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而且通过美元单方的大幅贬值,迫使世界各国货币均作出相应调整,导致国际贸易要素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巨大影响。这不仅反映在与其直接相关的货物贸易上,更将对国际技术贸易以及服务贸易产生影响。而目前,国内外不论是对国际货币壁垒还是对其在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探讨,均处于空白。
1.兼备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双重特性。有关国际货币壁垒的属性问题,国内外学界尚无定论。但就传统货币壁垒的属性归类问题,国内的杨树明教授认为,外汇管制、预付款要求、利润汇出限制等外汇措施应当统一纳入金融工具型非关税壁垒中。杨教授认为外汇管制不仅包括西方经济学中所涉及的“差别汇率”等传统货币壁垒表现方式,还包括一国通过高估本币币值的手段,形成事实上的复汇率制度(multipleex-changerates),进而影响国际货物贸易的方式。
2.操作的间接性与隐蔽性。货币壁垒在具体操作上不同于传统贸易壁垒。首先,货币壁垒并非是以高关税或通过对进口产品设置标准及条件等方法直接作用于各类贸易要素,而是以金融传导效应通过一国国内货币政策的变动来影响贸易要素的价格,从而间接实现对本国出口产品的补贴或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效果。其次,货币壁垒操作上的间接性,亦不同于非关税壁垒中的间接限制方式。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间接限制手段,是指以贸易大国预先设定的国际标准为依据,间接实现对技术、高科技等产品的进口制约。而货币壁垒则是利用经济全球化下金融泛国界效应以及货币作为信用基础的交易媒介的本质属性,对贸易价格实施更为隐蔽的操控,这也为各国应对货币壁垒增加了难度。
3.损害范围的广泛性和国际性。货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所有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而货币壁垒正是利用各国赖以生存的货币之间的比价变动来实现贸易保护。因此其造成的损害并非简单限制在某国某类商品的范围内,而是影响到所有贸易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所有产品,包括货物、技术、服务、人员流动等领域,其损害后果也较传统壁垒而言更为严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国货币政策不再只是本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其变动往往会影响世界所有相关国家货币政策的稳定。因此,其损害范围较之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更为广泛、更加深刻。
4.多以政治诉求为背景。一切政治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经济问题。但在国际舞台上,所有的经济问题背后往往都是以政治诉求为依托,这一点尤其反应在货币问题上。以货币壁垒的直接汇率影响为例,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民币升值一事施压已久。早在2000年,日本中央银行的理事松本就曾撰文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此后的十余年间,人民币升值与否的问题便成为笼罩在中国乃至世界头顶的阴霾。至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后,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达到顶峰。仅2007年,美国国会参众议院提交的有关人民币升值的法案就达数十份。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导致了美国大规模经常项目收支逆差,美元大量流入中国。而这笔资金又通过买入美元债券等形式重新流回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引发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美欧等国认为,为防止另一场金融危机,中国应通过人民币升值缩减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在这一连串经济诉求的背后,隐藏着转移发达国家国内矛盾的政治动因,以及“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压力。这就使得货币壁垒较之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在实施动机上具有特异性。
5.以国家经济实力为依托。国际舞台上所有的政治博弈,归根到底都是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拼,货币壁垒更是如此。尽管每个国家都可以实施该种壁垒,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够如愿。正如人人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但并非人人都有行使该种权利的资格一样。从表面上看,货币壁垒是一国利用对本国货币币值的操控,间接影响其与他国货币的汇率比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进出口贸易要素价格,实现对进口贸易的打压,保护本国产业。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操控手段,却需要巨大的经济实力为支撑。尽管,金融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深,然而能够以本币币值的升降对全世界国家产生影响的却只有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
6.缺乏法律规制和约束。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对于因一国货币政策所引发的国际贸易保护问题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制。它既是一国国内经济主权的表现,属于汇率安排自主权的体现;同时又表现为一种贸易壁垒,影响和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就国际组织管辖权的角度来看,国际货币壁垒既属于IMF的管辖范围,又包含在WTO的调整范围之内。
1.能源货币。能源货币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已久,并被广泛接受,因此其所形成的壁垒后果常为各国所忽视。然而,能源货币从本质上讲,是指用以衡量国际能源价格的货币。一旦某国货币被世界多数国家公认为通用的能源计价货币,则该种能源便在无形中被该计价货币背后的贸易大国所绑架。正如前一段时间欧元与美元之间围绕石油展开的货币战争。由于伊拉克、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先后宣布接受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直接冲击了美元的信用基础——石油美元,宣告了“石油欧元”对“石油美元”的挑战,继而引发了美国的不安。在表面争夺战的背后,实际上是欧美之间对国际石油及石油衍生产品定价权的争夺。谁取得了胜利,谁就能够将石油与本国信用挂钩,并通过本国信用货币的币值操控,左右国际石油价格,进而影响到全球以石油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行业的运营。一旦国际油价上涨,必然令各国诸多行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终端产品的贸易价格上涨,从而变相达到对本国产业的贸易保护目的。石油如此,煤炭、天然气等国际能源亦是如此。
由于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已经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国际大宗商品及主要能源均以美元计价。因而美元的波动将直接牵动国际能源价格的走势,同时也间接制约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成本及国际贸易步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元的世界货币职能在促使其成为世界经济支柱的同时,也将全球经济发展的命运与其币值的变动紧密联系起来。这一强币地位的确立,本身就是一种货币垄断行为。将信用货币与世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资源联系起来,一方面赋予该种信用货币以能源垄断定价权;另一方面,促使该货币对应下的发达国家,充分利用这种垄断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为本国获取不正当的竞争利益。因此,能源货币的出现,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讲,是经济强国利用其货币优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表现,是一种国际货币的垄断行为。其通过本币的市场优势地位,对国际能源及能源相关产品的价格实施操控,进而间接控制其他各国各类能源及相关产品的进出口。显然,能源货币是以货币手段为国际自由贸易设置壁垒,是一种典型的较隐蔽的贸易壁垒。正视能源货币的本质及其作用,是制衡和打破大国能源垄断的基础。
2.汇率操控。汇率是国际货币壁垒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壁垒设置国最为直接的设障手段。通过汇率作用,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他国的实体经济,还能够利用金融市场,对他国的虚拟经济施加干扰。具体实施途径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1)直接汇率影响。所谓直接汇率影响,是一国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向目标国施压迫使其货币主动升值,并由此导致该国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出口贸易受阻。其特点是目标国在外部压力下,自行调整汇率,以达到施压国的政治经济目的。以人民币升值一事为例,日本政府早在2000年就带头要求中国的人民币大幅升值。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也纷纷加入到该行列中,形成了一股人民币低估论的势力。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后,这股势力的呼声高涨。更有甚者,还将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所致。为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采用了多种方式对人民币施压。
(2)间接汇率影响。当主要发达国家采取政治、经济等直接手段施压未能达到其预想的效果时,便会转而采取间接货币手段,即通过本币的贬值,间接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从而实现对他国贸易进出口的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出现巨额贸易逆差。为扭转这一局面,美、日、德、英、法五国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要求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于是,各国央行纷纷抛售美元。美元在短期内出现大幅贬值,同时促使日元过快升值。结果令日本经济在此后的数十年中一蹶不振。而此次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样是在刻意制造美元的快速贬值,迫使其他货币相应升值,从而实现各国对美国的出口成本增加,强制扩大美国出口,抑制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