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 )
目录 |
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基本的分析方法。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优劣势, 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的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1]
上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
区位商也称为区域规模优势指数或区域专门化率,表示该地区某一行业的规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因此,相应地也可以根据产业销售收入、企业数量、企业从业人数来计算区位商。例如,有两个地区,地区1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0%,其中50%集中在制造业;地区2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0%,但制造业只占10%,由此可以看出地区1的制造业集中程度较高,即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可以说,区位商越大,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明显,竞争能力越强。
当LQ >l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较强的竞争力;当LQ l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该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当LQi<l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区位商指标体系在国内诸多学者对产业的实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如唐垒、曾国平(2004)运用区位商指标对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比较分析;李少游(2005)通过建立区位商指标体系对广西特色产业进行了研究;刘晓红(2006)利用区位商法对陕西的产业进行了测评,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等等。从各实际研究的结论来看,区位商法是明确各部门或产业活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差异、重点和薄弱环节所在及在评价和判断区域优势产业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也将尝试运用此方法对重庆市工业中的优势产业进行测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