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兴趣效应法是指领导者在用人时,必须考虑人的兴趣这一心理因素,使人才从事符合心愿的工作,从而让兴趣发挥出最佳的效应性能,为人类作出积极贡献。人对各种事物所抱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就是同一个人对于不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态度不等于兴趣,只有当一个人对一定的事物长久地抱有积极的态度时,才称得上为兴趣。兴趣是一个人能动地从事某一种活动并可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前提。一个人事业心强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业的兴趣如何。对所从事的工作兴趣浓厚,就会极大地增强事业心。可见,用人讲究兴趣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调动自己下属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现代领导者做好整个工作的根本,而准确地掌握下属成员对于某种专业具有持久性、富于效果性的主导兴趣,根据需要和可能,实行科学用人,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兴趣效应性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领导者用人活动中的兴趣效应法,其主要环节包括兴趣的识别、选择、优化、调整和培养共五个方面。
1.兴趣的识别
识别真假兴趣,是领导者以趣用人的首要前提和条件。首先要掌握好“兴趣”与“喜爱”的区别。“喜爱”是一个人对一定事业所抱的肯定的态度的体验。一个人“喜爱跳舞”,其对跳舞所抱的肯定的态度,既可能是属于积极性的,也可能是属于消极性的。而一个人对舞蹈感兴趣就不同了,从仿学苦练到创作发展,所抱的态度必然都是积极的。另外,“兴趣”和“嗜好”也是有一定区别的。“嗜好”是富于习惯的范畴,不富于兴趣的范畴。还要注意的是,有人若从眼前利益出发,有时可能把对已有利的工作或者想人非非的事物假设成是最感兴趣的工作,这就需要领导者认真鉴别。如果领导者不深入了解、准确掌握下属人员的兴趣情况,仅凭假象,选用只“喜爱”跳舞的“舞迷”去从事舞蹈研究工作,选派只“嗜好”喝酒的“酒鬼”搞造酒工作,就很可能绐事业造成损失。所以说,领导者识别真假兴趣很重要。
2.兴趣的选择
每一个下属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代表性的主体兴趣。主体兴趣发展的如何,对一个人的成就有着决定性意义。领导者在科学用人过程中,就要注意从对方各种兴趣中选出理想的,或者说具有积极意义的兴趣。领导者认真地从诸种兴趣中选用具有高尚兴趣、主导兴趣、持久性兴趣和富于效果性兴趣的人从事相应的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各项工作。
3.兴趣的优化
一般来说,我们根据环境、年龄、经历等各种因素对兴趣的影响,可以把兴趣的发展类型分为持续发展型、波动发展型、多角变化型和游移变化型共四种类型。其中波动发展型的兴趣是反复波动的;游移变化型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变化无常。所以,领导者在用人活动中,就注意优化人的持续发展兴趣,因为这种兴趣伴随人的一生持续发展不问断。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就属于这种类型。他继承家学、研究药物的兴趣伴随他一生持续发展没有间断,他经过深人民间请教和亲自上山采药及临床实践,著成《本草纲目》,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还要注意优化“多角变化型”的兴趣。因为这种类型的人兴趣既广泛多样又持久,而且社交范围宽广,性格开朗活泼,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兴趣类型就类似此型。
4.兴趣的调整
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作力下属个人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客观环境和知识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兴趣转移”。“兴趣转移”并非都是坏事,有些却是有益的。李政道原来对实验物理兴趣很大,但旧中国学校里没有完备的实验器材,他就把兴趣转向了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因此,领导者必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满腔热忱地把下属不失时机地调整到合适的、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其新的兴趣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使他们快出成果,多出成果。
5.兴趣的培养
工作需要和下属个人兴趣不协调,甚至相悖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遇到这种情况,领导者首先要尽可能给予调整。但客观情况不允许、无法满足其兴趣需要时怎么办?简单生硬地强调“个人服从组织,,,硬要下属做他们不感兴趣的工作,显然是下策。上策是对下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教育下属以大局为重,自觉服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领导者应积极支持、帮助下属实现自己的“兴趣转移”,培养适合祖国需要的新的兴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总的来说,调动自己下属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现代领导者做好整个工作的根本,而准确地掌握下属成员对于某种专业具有持久性、富于效果性的主导兴趣,根据需要和可能,实行科学用人,就能使每个人的兴趣发挥出最大的效应性能,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