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企业和谐主题指在企业特定的信息化发展阶段,为了实现相应的信息化战略(或业务战略)而亟需解决的核心任务,是企业信息化某个时段内的工作重心。
基于企业和谐主题的定位,它具备如下几个基本性质:
①目的性。和谐主题指明了企业特定时段信息化工作的中心议题,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明确的目标驱动及问题导向状态下,有效减少信息化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②全局性。和谐主题的全局性特征表现在,由于和谐主题是企业信息化某个时段内的工作重心,因此它对特定时段内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指导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活动都应围绕当前的和谐主题进行;同时,和谐主题虽然只是信息化某个时段内的工作重心,但在企业架构设计等方面还应考虑长期企业整个战略需要,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而使企业信息化长期效益受到损害。
③相对稳定性。和谐主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某个时间长度内的工作重心,是这个时段内信息化建设活动的参照物,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是,和谐主题不是绝对稳定,而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及内在信息化成长阶段升级等情况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有时会脱离企业的事先计划突然发生改变,有时则需要企业主动的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调整。
④演化性。只有不断演化,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使组织信息系统能够持续演化,以实现环境适应性的目标为立足点。
⑤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和谐主题优越性的最佳体现。不同于战略、使命等概念着重于对未来的预见与谋划,和谐主题立足现在,强调目前阶段目前情景下信息化工作活动的要害和重点,更具可操作可执行性。
⑥谨慎辨识性。企业信息化过程涉及的问题复杂纷繁,需要企业成员尤其是领导者严谨的从中选择、归纳和提炼当前的核心问题,否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财务等企业资源,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信息化进程甚至企业战略的顺利完成,因此,和谐主题需谨慎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