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导向法(product-based approach)
目录 |
产品导向法是对生产大批量、相似程度高、少变化的产品进行组织规划的一种方法,它比工艺导向法使用了更多的自动设备和专用设备。采用这种方法需满足的条件是:
① 产品的数量足够大,使得设备的利用率高;
② 产品的需求稳定能够放心地投资昂贵的专用设备;
③ 产品是标准规格或其达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大量生产阶段,可以放心地投资于专用设备;
④ 原材料和零件的供应充足,质量稳定,保证它们可以在专用设备上进行加工。
产品导向法的一般工作流程如图1-1所示:
产品导向法的两种类型分别是生产线和装配线。
生产线(fabrication line)是在一系列机器上制造零件,诸如汽车轮胎或冰箱的金属部件。
装配线(assembly line)是在一系列工作台上将制造出的零件组合在一起。两种类型都是重复过程,而且二者都必须“平衡”,即在生产线上的—台机器所做的工作必须与另一台机器所做的工作相平衡,就像装配线上一个员工在一个工作站上所做的工作必须和另一员工在另一工作站上做的工作相配合一样。
生产线趋于机器步调,并要求通过机械和工程上的改变来达到平衡,装配线则相反,生产的步调由分配给个人或工作站的任务来确定。所以,装配线上可以将—个人的工作转移给另一个人来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或工作站要求的时间是一样的。波音公司巨大的产品(如波音747飞机)的最后组装线采用的就是产品导向法。
产品导向法的中心问题是平衡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的产出,使它趋于相等,从而获得所需的产出。管理者的目标是在生产线上保持一种平滑、连续流动的生产状态,并减少每个工作站的闲暇时间,一条平衡性好的装配线具有的优点是人员和设备利用率高,员工之间的工作流量相等。经常用于描述这种过程的词语是装配线平衡(assembly line balancing)。事实上产品导向法的目的在于使生产线或装配线的不平衡减至最小。
装配线的平衡是将人员之间或机器之间的不平衡降低到最小,这样可使装配线的产出达到要求的水平。为了使装配线达到平衡,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和工作方法。这样每项装配任务的时间必须确定,管理者也应该知道每项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即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间的顺序。
一旦建立了一张概括生产顺序和完成时间的顺序图,主管部门就可以将—组工作任务分配到各个工件站以达到具体的生产率要求。这一过程包括三步:
① 将每天可达到的生产时间(以分钟或秒计量)除以每天的需求(或生产率),这样就得到循环时间(cycle time),即产品在每个工作站所停留的时间;
② 计算理论上工作站的最小数目,这由总的任务完成时间除以循环时间得到,分数则取下一个整数;
③ 将具体的装配任务分派到各工作站,这样达到组装线的平衡。一个有效的平衡装配线是按具体生产顺序完成装配任务,并使每个工作站的空闲时间降到最低。一个正规的过程是这样完成的:先确定任务元素清单,分离可行任务元素和不可行任务元素;再分别去掉已分派的任务元素、那些不能满足前后生产顺序关系的任务元素以及那些工作站不能提供足够时间的任务元素;最后确定一个能够指派的任务单元,改变任务元素以找到最佳平衡。
企业的管理者要经常比较不同数目工作站的效率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够确定装配线对生产率和工作站分派变化的灵敏度。
产品导向法的主要优点是:
① 大批量、标准化的产品使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较低;
② 操作费用低,专业化减少了培训费用和时间,同时使监督跨度加大;
③ 单位物料运输费用低,由于各加工对象都按照相同的加工顺序,物料运输大大简化;
④ 工人和设备的利用率高;
⑤ 生产过程中的存货减少。
产品导向法的主要缺点是:
① 由于建立生产线需要大量投资,所以产量必须高才能收回成本、产生利润;
② 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处停下来都会使整个生产陷入瘫痪;
③ 预防性维修、迅速修理的能力和备用件库存必不可少;
④ 在处理不同的产品或改变生产力方面缺乏灵活性。
企业采用产品导向法可以使企业的人力和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大量的产品迅速地生产。虽然,产品导向法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是总而言之,产品导向法的优点还是大于其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