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加速“出海”进军欧洲 比亚迪触动了德国汽车工业的神经?

时间:2022-10-30 10:19:19 热传 我要投稿

10月初,汽车租赁公司SIXT与比亚迪宣布签署长期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在2028年之前采购10万辆比亚迪Atto 3系列新能源汽车。与比亚迪的这次合作,SIXT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大近30%,这将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合作。

SIXT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租车公司,旗下目前约有24万辆汽车,在全球100余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主要面向商务、公司及私人用户提供一系列高端租车服务。

无独有偶,蔚来汽车也在10月份在德国举行发布会,宣布将进军欧洲市场,蔚来只提供租赁服务,不直接售卖。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能够打入全球汽车工业发达的欧洲,难度可想而知。中国车企加速"出海"欧洲,更像是一种长期试探之后的必然结果。

带头出海抢滩欧洲

比亚迪早在1998年开始推进海外市场,同年就成立了欧洲分公司,之后的几年相继成立了美国分公司、韩国办事处、日本分公司以及印度分厂。一直以来,比亚迪都在推进海外战略的相关事宜,只是彼时的比亚迪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关注度。

进入2022年,比亚迪明显加大了进军海外的力度。7月,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军日本市场,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成为首批车型。

国庆节前夕,比亚迪正式向欧洲推出汉、唐及ATTO3(元PLUS)三款车型。它们在法国巴黎车展上正式上市,并开启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交付进程。

有德国媒体说,“Sixt给中国企业的大订单是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因为Sixt没有订购约10万辆大众新款ID.4”。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欧洲传统的汽车企业在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力明显不如中国同行,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和设计方面,还体现在交付能力方面。欧洲车企的电动车交付时间往往需要一年以上。

比亚迪在加速加码欧洲,其他中国车企也都没闲着,今年以来,小鹏汽车在丹麦、荷兰、挪威、瑞典四国开售小鹏纯电轿车P5;首批500辆岚图FREE也已发往挪威。

据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15个中国汽车品牌已准备好进军欧洲市场。

产能需要跟得上去

10月3日,比亚迪公布了9月的销量成绩,9月比亚迪销量为201295辆,同比增长高达151.2%。比亚迪已经连续多月超越南北两个大众,成为月度销量冠军,

这样的销量表现已经超过南北两个丰田合体,在国内,比亚迪已经拥有了争夺年度销冠的实力。

比亚迪作为一家只销售新能源车型的企业,它的插电混动车销量为106,032辆,纯电动车销量94,941辆,从数据上看两者几乎不相上下,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开花,插混和纯电两手都很硬,二是比亚迪产能的强大。

之前还有观点认为,比亚迪在国内如此热销,是否还有多余的产能供给海外市场。

实际上,比亚迪已经在产能的问题做了预判。2021年,比亚迪陆续在广东、广西南宁购入土地,用于建设汽车生产基地,已经储备了30万辆整车和45GWh电池的产能。另外,比亚迪在西安、常州、郑州、济南等地的工厂也已经陆续投产。

到2023年,比亚迪可以实现的产能为415万辆,实际可利用产能在335万辆左右,这样的产能表现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可以供应海外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正在积极筹建海外生产基地。9月8日,比亚迪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购地和建设工厂相关协议,比亚迪全球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落地泰国,建成投产后可实现约15万辆的产能目标。

比亚迪产品大卖,产能也跟得上,饱受订单挤压之苦的特斯拉看了估计得羡慕得流泪。

比亚迪的底气真的很足。

动了德国汽车的神经

对于比亚迪来说,似乎已经万事俱备,一切向好。但实际上,比亚迪的欧洲之路并没有想得那么好走。

首先是比亚迪在德国遭到了媒体的质疑。

德国传统媒体《图片报》,该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这笔中国生意损害德国利益》的文章。文章说“中国(车企)也在针对我们(德国),针对德国、针对所有德国人的利益。一点又一点地收购我们企业,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未来指手画脚。”

甚至还有部分官员对比亚迪进入德国市场非常方案。

还有观点认为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是“不正当竞争”的结果,因为比亚迪曾经获得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究其原因,德国的汽车工业在全世界一直引以为傲,如今在新能源的浪潮中又跟不上发展的步伐,现在竟然被后进学生偷家,这在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

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在面对先进生产力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本土保守势力异常顽固。

其次,尽管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部分差异化的优势,但要想在欧洲站稳脚跟,必须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目前欧洲正在遭受能源危机困扰,电价大幅上涨,有外媒报道称,德国的快充价格已上涨至每千瓦时1欧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这对比亚迪来说是一个不利消息。

目前比亚迪的优势有两点,一是性价比较高,二是可以提供现车。尤其是有第二点有现车,这对于务实的欧洲消费者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欧洲车企受到乌克兰战争带来的零部件问题的影响,包括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在内的热销车型的提车周期漫长,少则几个月,多则甚至一年。

将来乌克兰局势稳定,欧洲车企的生产恢复正常,比亚迪原有的优势将会一去不复返,届时比亚迪的发展速度势必会减慢。所以这必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另外,由于欧洲汽车文化深厚,比亚迪要想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完善用户使用场景、完成本土化适配(欧洲的国家可不少)、做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保障,这些具体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势必要做好,这也需要时间来细化。

参考之前现代起亚在欧洲经营十多年才安稳立足,比亚迪至少得做好十年的长期准备。

百姓评车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欧洲车企相对较慢的转型,给予了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历史性的窗口期。

战略上要做好长期准备,战术上则要高举高打,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中国新能源车企们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