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1321篇文章
最近,雷军接受了一个采访,他说早在2007年,自己37岁的时候就已经财富自由了,之后之所以创办小米,纯粹是为了改变世界。
每当企业家说自己创业并不是为了钱的时候,总会迎来无数的嘲讽,很多大佬们这么说的时候,我也觉得那都是在钱花不完之后装个逼,听听就得。
不过雷军说的,我还真信,因为他说的是事实。
1
虽然我们一直讲人人生而平等,但那是指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至于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就是不平等的。
总有那么一些惊才艳艳的人,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参差。
雷军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18岁的雷军进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那时候的大学生什么含金量自不必提,更不用说他用两年时间就修满了所有学分。
这特像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模板,但区别于大多数小镇做题家的是,他在大三那年写了个“免疫90”的杀毒软件,赚了100万。
还在那时候看了一本名叫《硅谷之火》的书,然后兴奋地在操场跑了一夜。
毕业后他开过公司,和同事共同撰写过DOS系统的编程教程,然后又加入了金山,在那一干就是16年。
这十几年雷军也不是没受过挫折,比如创办的卓越网因为经营不善卖给了亚马逊,刚卖完一年,电商就开始起飞;
收购网易失败,也让他错过了第一次互联网的风口。
但07年金山上市的时候,这些挫折看起来就是小打小闹,因为那时候的雷军身价已经破亿了,那时候北京房价才一万多,是现在的四分之一。
如果按照我等俗人的想法,买他个十几套房,现在依旧赢麻。
但潇洒了几年后,雷军回到大众视野,准备弥补之前的遗憾,抓住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创办了小米。
尽管对小米这家企业始终有一些争议,但雷军说的改变世界,确实做到了。
当时诺基亚故步自封,而苹果已经悄然为新时代制定了标杆,国内的智能手机这块大多只是山寨机拙劣的模仿,那时候甚至有个段子,说山寨就是made in China。
而如今小米已经打入了欧洲、打入了印度,成为了世界五百强,甚至俄乌战争的很多视频里,都能看到小米的水印。
创办小米时雷军说要让普通人也能享受科技。
现在来看,一点没吹牛逼。
显然,那个当年看了《硅谷之火》后疯跑的少年人,并没有忘记初心。
2
但当雷军接受这个访谈的消息上了热搜时,大家的关注点还是在他“37岁就实现财富自由”上。
没办法,大家都是俗人,包括我在内,改变世界太遥远,有钱随便花才是该追求的。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说了,自我实现那是最高级别的,对大多数在温饱线上苟活的人来说,属于天上的星星,看看就得。
我们再欣赏雷军,恐怕也难以复制他的成就,更别说什么财富自由了。
一般能财富自由的人,主要分三类。
第一类是有个好爹,生下来就占据普通人想象不到的资源以及信息。
比如某位大佬曾经说过,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倒卖玉米,赚了三百万,但那个时代都知道想要买卖大宗货物,是需要政府批条的,而经历过的都知道,政府批条有多难办。
改开之后,在我国文艺市场走在前面的王朔、崔健、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无不是大院子弟出身,在老百姓看八个样板戏的时候,人家就能批判着看好莱坞和欧洲新浪潮,听披头士了。
所以一旦文艺市场放开,他们就能迅速引领潮流。
第二类是胆子大,敢想别人不敢想,为别人不敢为,甚至不惜违法犯罪。
当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时候,谁胆子更大,谁就能先人一步,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当年有句话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高收益当然伴随着高风险,曾经八九十年代的众多民营企业家,很多都已经身陷囹圄。
第三类就是雷军这样的,凭借自己出类拔萃的才华,在改革春风吹拂下,把握住了风口,一飞冲天。
他们大多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对技术痴迷,是某一领域真正的专家级别人才,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情怀,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再加上真遇到了风口,不但财富自由了,也改变了世界。
但普通人和这三类人基本没啥关系。
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第二类人基本已经绝迹,而第一类和第三类都属于中了卵巢彩票,一个是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另一种是具备顶尖的才华。
想学,是学不来的。
3
但是,雷军依旧是普通人奋斗的模板。
奋斗发家,是需要一个个步骤的,但很多大佬的发家史,你会发现当中有几步,都是要么赢者通吃,要么一无所有。
而雷军则不同,你照着他学,每一步都能有点收获,即便不能赚大钱,也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在一点点进步。
而这种进步即便无法让你实现财富自由,也完全可以过上小富即安的日子。
你可以像雷军一样,上一个好学校,然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即便没上成好学校,找个工作总是可以的;
然后你可以像他一样,成为公司的高管,即便成不了大公司的高管,当个小公司的高管或者大公司的中层,那也过得很滋润;
如果你也想像他那样创业,虽然我知道成为世界五百强不太可能,但是不用说全国五百强,就是在你们省内的五百强,那也基本上是富家翁了。
就是,照着雷军学,你虽然达不到他的成就,但日积月累的,总会积累出你自己的高度。
而即便你没有他的天赋,但他身上有一点,也是普通人可以效仿的。
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在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计算机专业之后,他就真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代码当中,并靠着持续不断地研究成了国内第一批顶尖程序员。
生活中的我们总喜欢浅尝辄止,一开始觉得这行业适合我,但研究几天,遇到点困难之后就放弃了,打退堂鼓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但想要成为一个领域的牛人,必须要不断钻研,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才能突破瓶颈。
如今的经济形势大家都一言难尽,而想要熬过寒冬,我们必须得拥有韧性,才能迎来春天,迎来下一个风口。
共勉。
END
最后送上一手新鲜福利:
过去7年,S老板连续抓住了6次风口,从自媒体、海外保险,到写作课、房产俱乐部、品牌课、视频号等,一次次起盘成功。
这里的核心在于,用优质的内容获取流量,搭建个体商业闭环。 在大环境变幻莫测的当下,这依然是普通人商业起盘的最好杠杆,也是普通人最大的护城河。
于是,我们将S老板过去的商业化底层逻辑展现,并挑选了学员里最值得学习、最具有代表性、最有看头的案例,进行简单拆解。
汇总成这份 《个体商业闭环指南》 (各行各业案例更新中)
希望能帮助职场人、自媒体人、个体创业者、中小企业老板,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型。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领取,还能围观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