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思维模式

时间:2022-07-20 00:59:29 热传 我要投稿

作者|樊登读书·微芒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王小波曾说:

“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为重要。”

拥有优秀思维的人,即使是行驶在暗礁横生的生活之海,也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思维能力就是他们的指南针。

今天和大家分享,能让人快速成长的4种名人思维。

洛克菲勒思维

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实业家,在《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他写道:

“经验告诉我,大胆主动的人,能完成最好的交易,能吸引他人的支持,结成最有力的盟约。而那些胆小、犹豫的人却难以捞到这样的好处。”

时时求主动,处处占先机——便是洛克菲勒思维的内核。

卡门·戴尔·奥菲利斯是一位国际超模,如今91岁高龄的她仍活跃在各大杂志封面。

但她并不是什么天选之女,她的所有成就都源于自己的积极主动。

13岁时,卡门在坐公交去学校的路上,遇到了当时《时尚芭莎》的御用摄影师哈曼,便鼓起勇气推销自己说:“你能为我拍一组照片吗?”

哈曼被卡门的胆识所打动,答应了她的请求,并将照片寄给了杂志社。

第二天,卡门收到了杂志社的回信:“你不上镜。”

但卡门并没有死心,她又找到自己的教父,让教父说服在《VOGUE》上班的朋友给她一个试镜的机会。

最后,《VOGUE》主编戴安娜被卡门的勇毅果敢所吸引,决定启用这位新人,并花了7页的篇幅向全世界介绍这位女孩。

一次勇敢的尝试,让卡门为自己赢得了一份出彩的可能,又因为不惧争取,她打破世人的成见,把梦想镶进现实。

梭罗曾说: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被动的人,迈不开行动的脚步,凡事都等着运势降临。

殊不知,长此下去,个人的成长也会被按下暂停键。

而主动的人,从不沉浸在过去的失败中,因为他们随时准备为自己创造机会。

人生一世,只有懂得主动出击的人,才能为自己博一个高歌进取的人生。

费米思维

美国物理学家费米,曾给科学界提出过一个解决难题的对策:

面对一个巨大的目标无从下手时,把它分解成若干个次一级的目标,找到次一级问题的答案,再一步步接近整体问题的答案。

山田本一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曾多次获得世界马拉松联赛的冠军。

有人请教他是怎么成为冠军的,他分享道:

每次赛前,我都会提前熟悉路线,把沿途比较醒目的建筑物标记下来。

比如第一个标志是红房子,第二个标志是银行,第三个标志是一棵大树,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

比赛过程中,我先全力冲刺第一个目标,然后以同样的速度冲刺第二个目标。

几十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几个小赛程,轻轻松松地跑完了。

列宁曾说: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任何庞大的事物背后,其实都藏着微小;所有的丰功伟绩,也都始于点滴。

老子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面临大难题时,尝试用费米思维去分解它,你会发现:毫末之处,自有天地。

亚历山大思维

亚历山大听说,在戈尔迪有一个古希腊国王留下的绳结,谁解开了,就能成为亚细亚之王。

于是,他命人将自己带到绳结前,试图亲自解开它,可试了半天仍不见有效,便茫然自问:

“我怎么才能解开这个结呢?”

忽然他脑子一转:“那么就用我的规矩来解决这个问题吧!”只见他拔出腰间的剑,将绳结一劈为二。

自那之后,亚历山大战无不胜,果真成了亚细亚之王。

这就是亚历山大思维——成大事者,决不被陈规旧习所束缚。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通权达变的高手。

他们不会被老旧思想所禁锢,常常以新制胜,因而能成就一番事业。

一次许多投资人和创业者一起开会,有人提出一个空前的设想:

“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共享单车项目,既有利于环保,也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难题。”

不料立刻有人反驳:

“简直闻所未闻!单车的使用寿命、后期维护、怎么收费,这些问题你想过吗?”

因为缺乏可行性,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这个想法。

只有一位女士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从前期架构,到后期维护,她都一一攻克,最终创立了摩拜单车,

她,就是摩拜掌门人——胡玮炜。

法国数学家费尔马曾说:

“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

这世上总有人喜欢抱着守旧的观念,原地打转,停滞不前;

也总有人,敢于突破固有思维,推陈出新,孕育奇迹。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深刻地指出: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

而创新能力卓著的人,大都拥有亚历山大思维。

他们敢于向陈规旧习发起挑战,愿意不断创造新鲜事物;敢于将奇思妙想付诸实践,成为时代的领路人。

拉哥尼亚思维

拉哥尼亚是古希腊南部的一个国王。

一次面对敌国腓力二世的挑衅:“如果我们攻占下你的城市,必将把它夷为平地。”

拉哥尼亚回信道:“如果。”

只两个字,就掷地有声地表达出了拉哥尼亚的信心与胆魄。

后来这种思维,便被称为拉哥尼亚思维——

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能蕴含深刻的哲理。

简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丰富。

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一所大学的实验室里,出现了一个无人能解决的麻烦事:

他们要在没有任何资料和说明的情况下,弄清楚一台机器的内部结构,但机器内含100多根弯管,每根弯管的出入口都是未知的。

大家商议后,有的人提出:用光照、用水灌、请师傅拆开机器,甚至有人提议让蚂蚁穿过弯管……

这时一个清洁工提出:只需要两支粉笔和一支香烟就可以了。

一个人先给弯管的入口标上1,然后喷一口烟,烟从哪个管出来,就在哪根管再标个1,由此便能确定每根弯管的进出口了。

最后不到半小时,便找出了所有弯管的出入口。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说过一句话:

“我们越是用更多的表达去描述某物,我们就越难以准确。”

简单,是最深刻的高级。

拉哥尼亚思维让我们知道:越是简单明了的做法,越能达到惊人的效果。

用最凝练简洁的方式,去表达丰富宽阔的内容,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至高的思维境界。

笛卡尔有句名言:

“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要是没有思维作为地基,再强的意志、再好的悟性和想象力,都是徒劳。

若把人的一生比作一片横望无际的大海,那思维就是指引我们在黑夜航行的明灯。

拥有了这4种名人思维,就能攀上快速成长的云梯。

有朝一日,你我终会在云霄之巅,俯瞰苍穹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