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意思是,世间万物,最终就像叶落归根,回到生命静态的本源。静,可以说是生命的开始,也可以说是生命的终结。
正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一个人空明守静,终能体悟:世界上最健康的长寿药,就这一个字,静!
01
静,可以强身健体
诸葛亮《诫子书》中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里的静,是相对内心的躁动而言,通过静来带动身体平衡健康。
每个人都想活得健康长寿,却常常面对疾病的威胁:
人的疾病分为2种,一种是器质性疾病,也就是正常的器官老化,大概占20%,而另外的80%,是心因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情绪病,目前已知的达到了200多种。
情绪病是怎么来的?
《三国演义》讲到吴国的大都督周瑜,是被诸葛亮三气而吐血身亡的,留下那句:既生瑜何生亮!
这就是《黄帝内经》中说到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周瑜斗不过诸葛亮,气不顺,郁积于胸,怒气上攻,肝血喷涌而出。
类似的情绪伤身,历史上诸多记载。
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不得志,一朝中举,兴奋过头:喜伤心。导致失心疯精神失常;
还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终日忧愁,这就是忧伤肺,导致整日咳嗽得肺痨而早逝。
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处于动态之中:
清醒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安静,好不容易躺下睡觉也是思绪万千。
如此,都是在消耗我们的身体能量,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生病呢?
情绪是身体的报警信号。
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万病皆源于心。
静,是养身之不二法宝。
你的心能够静下来,你的气就能够顺下来,达到保护脏器,强身健体的功效。
02
静,让你宠辱不惊
《菜根谭》中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源于道家传统思想的一种境界,讲的是对人、对事、对名、对利的态度,不与人一般见识的胸怀,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作为。
汉朝人韩信,有一次穿着老师送的新衣服上集市。突然,旁边的猪肉档口泼出一盆脏水,韩信的衣服不但湿了,还布满了脏渍,血渍!
韩信上前与档口屠户理论,并要求他道歉。
可是屠户拿着刀走出来,凶神恶煞骂韩信,让他滚蛋。
旁边有个小孩打抱不平, 也让屠户道歉。屠户恼羞成怒,一把抓起小孩使劲摇晃。
韩信立即让屠户放下孩子,屠户说:“要让我放下孩子,除非,你从我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看看满目狰狞的屠户,又看看可怜的孩子,他毫不犹豫地从屠户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屠户哈哈大笑说:“你,不过就是胆小无用的人!赶紧滚!”
韩信,真的是胆小无用吗?
后来,韩信走上从军之路,战功赫赫,被封为战神,被刘邦封为楚王。
建功立业后,韩信又找到那位屠户,不但不杀他,还感谢他对自己的磨炼,封他为中尉。
这就是韩信的做事风格: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年受胯下之辱,仍能静气如水,方能成就伟业:
静,绝不是柔弱,而是海纳百川,兼容并收,以待后发。
反观当今社会,因为无法“静”下来,而与他人发生口角、殴打,甚至是付出生命的悲剧屡见不鲜。
2017年,马某和演员刘洁去医院探望病人,在拐角处碰到一醉汉。双方发生口角,醉汉抽出刀捅死了刘洁,而马某受了轻伤。
庭审时,醉汉说跟被害人没有过节,只是当时喝醉了无法自控。
醉汉喝醉固然是一种状态,但如此过激行为,可见他即使在清醒状态,也未必能够有多冷静。
而马某和刘洁,如果可以多一点冷静,不与烂人烂事纠缠,退让一步,也不至于有此悲剧。
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酥写过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自古以来的圣贤之人,都是大气之人。
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越能够做到心静如水。
正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受到委屈和误解,拔剑而起的是匹夫之勇,小不忍则乱大谋。
静,实则为人生运气,宠辱不惊,方得始终!
03
静:成就非凡一生
《礼记.大学》中讲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的: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理学大师,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
他在早年间曾说过一句话:不为圣人,即为禽兽。
也就是,做不成圣人,就是禽兽了,中间没有缓冲地带。
所以,他立志改掉满身缺点做一个圣人,但下决心易,实行起来难。
后来,他拜了2个老师,都是同时代的理学大师。
第一个是倭仁:
他给了曾国藩2个方法,一个是记日记,一个是慎独,都是通过反思写下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曾国藩去做了,可是他反省了,日记记下来,却不知道如何改。
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后,曾国藩感到很彷徨很痛苦。
此时,第二个老师唐鉴出现了(唐鉴也是倭仁的老师)。
他用一个字拯救了曾国藩,这个字就是:静。
唐鉴说:
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也就是,一个人,静不下来,什么道理都是浮的,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个问题。
曾国藩听了,醍醐灌顶,原来自己最大的毛病是:好动不好静。
从此,曾国藩开始了练静之路:
第一个是:养成每天静坐的习惯,这是在独处时做的。
第二个是:临事淡泊守志,淡定守静,这个是指遇到事的时候,心要先静下来。
所以,其实,后世人一直学曾国藩:
学他的官场行事,学他的观人之术,学他的家书家训。
其实,只要能学到一个“静”字,人生已了不得。
▽
亦舒曾说过: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
静,它能唤醒你对情绪,对身体,对自己的认知和重视,是一种状态;
静,它能疗愈你所经历的心理的创伤,它是一种智慧;
静,它能让你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而感到艰难困惑时,内心依然保持一份平静淡然,它是一种境界。
作者:霞光满天。深研教育,热爱历史,懂点心理学,喜欢码文字,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滋味!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