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专注在每一个当下”

时间:2022-04-22 14:46:50 热评 我要投稿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

1

数量 并不等同于质量

“量变产生质变”,应该是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的一句话,这也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一种习惯,仿佛做什么事情都要首先看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

人们总是执着于“我做了多少事情”,而不是“我做好了多少事情”,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思维误区。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的思维也是停留在追求数量上的,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实践过后,他们终于总结出经验:

“数量,并不等同于质量。”

就比如生活中的很多人,他们会同时做很多件事情,这是达到了数量这一要求;然而他们却不能保证自己能够投入与之对应的时间和精力。

或者说他们的专注力被分散到很多件事情上,导致结果并不能达到“质变”这一效果。

数量的多少可以作为评判一个人在过程中付出的多与少,但是质量才是衡量你的付出是否值得的标准。

而且我们往往会在追求数量的过程中忽视掉质量的重要性,二者不可得兼,必须有所舍弃才能有所收获。

而专注的做好一件事情并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这样获得的成就感远远胜过很多件看不到结果的事情。

所以当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其实更应该把重心放在追求质量上。

2

专注力 是一个难得的宝藏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的妈妈写回访信,在信中她写道:

“您家的孩子很不错,刚进幼稚园的时候是个很活泼的孩子,好动是好事,但是缺乏专注力。

但是现在她已经很棒了,她能够保证20分钟左右的专注力,一节课也只是偶尔开小差。”

孩子的妈妈看了回访信之后很激动,因为这些改变她也能够从孩子身上看出来,确实像老师说的一样,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

你读完这段话之后是不是觉得老师和家长都太过大惊小怪,不就是注意力集中了吗,不就是认真听课了吗,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那如果我告诉你,很多成年人其实还没有这个小孩自律性强,你会相信吗?

你大概会觉得我是在扯淡,但是真实的情况的确如此。

就拿很多公司周一的例会来说,大概是半个小时,当然领导大部分时候都会超时,除非是自己也没睡醒的时候,就会草草结束。

就只是短短半个小时的会议,底下的很多员工都不能够做到听完,大家要么交头接耳,要么自己低头玩手机。

虽然画饼是老板的不对,但是也能够看得出来,员工对于开会这件事同样也是不够重视的。

你可能又会说:老板说的都是废话,谁会听啊,我只不过是和大家一样罢了。

但是如果你再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

即使每次会议二十几个人,二十个人都在低头玩手机,但是总会有几个人认真的拿着笔记本记录,有的没有那么勤奋,但起码他们也会认真的听完领导说的每一句话。

你可以留意一下,这一部分人,往往就是工作中得心应手的那部分人。

他们可能工作能力并不比你强,也不比你聪明。

但是他们却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并能够克制自己各种不合理的想法和行为。

而这,就已经赢过了很多人。

3

优秀的人 大多不能一心二用

有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说的是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你无论递什么东西,对方都会下意识的接住,你提出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对方也都会答应。

口说无凭,你们可以在朋友打电话的时候试一下,反正这个办法在我这里是比较灵验的。

我在打电话的时候,别人递给我东西或者发表意见,我都会下意识的接受。

我自身,当然也包括有同样行为的其他人,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思维分配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注意力会集中在一件事物上,自然也就没有精力去处理别的事情。

有人会觉得这是个缺点,因为也有一部分人能够做的边打电话边处理手头上的事情,学会做到“一心二用”。

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优秀的人,大多是不能一心二用的。

他们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们做事专注,认真执着的让每一件事情达到令自己满意的程度。

我们听过很多如何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最多的观点就是同时做很多件事情,大家也对此乐此不疲,但是我们回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

你连一次做一件事情都做不好,那么同时做很多件事情就能做好了吗。

到最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所有的事情一起玩砸吗?

其实真正想要做到对得起每一分钟的时间,最正确的办法是做好当下正在做的那件事情。

不要想太多,更不要想得到太多。

专注力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我不知道,但是我能够肯定的是,它起码能够保证:

你专注付出的每一件事情,结果都会如你所愿。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毒鸡汤的分号。在这里,毒哥和你聊聊职场那些事,一起成长。毒哥新书热卖中。

【毒家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