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胃寒,可能是肝郁!一张疏肝的方子,治好十年胃部发凉

时间:2022-04-20 05:49:21 热评 我要投稿

中医,是很有意思的学问。

面对一个纷纭复杂的症候,你要找出头绪,辨明真相,不亚于侦破一桩离奇的案件。

沉醉其中,你获得的,不仅仅是乐趣,更有源于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来吧,我带你看一张医案。你看完,就知道我说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是55岁,医案记载姓徐。

这个人,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一直都有慢性胃炎和神经衰弱。

尤其是最近这几年, 他屡次感觉到胃部冷痛,那感觉就好像被放置了一块冰似的,又凉又痛。怎么样才能缓解呢?就是吃点热乎的。热汤、热面条之类的,一旦下肚,嗯,感觉才好一些。

既然胃中冷痛,那想必是中焦虚寒所致了。所以,此人在从前看中医的时候,都被嘱咐运用温中健脾之方。但是效果,不尽人意。

就这样,病情一拖再拖、反反复复,十多年过去了。

最近,此人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病情加重,于是再投一位医家。到这时候,事情总算有了转机。

刻诊,见患者虽然自述胃中冷痛,但是脉象却偏弦数,而且舌苔薄黄少津,舌质偏红。

医家觉得奇怪,于是仔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来由。

到这时候,患者才说,自己平时性情沉郁寡欢,常常会因为家庭或工作的不顺利而压抑苦闷。如果说胃有病,可能就是从这来的。

最近这几年,生活压力陡然增大,于是常常胸闷,手脚心发热,口苦,大便偏干,总喜欢叹气。给他的感觉,就是自己特别爱上火。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说了,你的问题,可能不是胃寒,而是源于肝郁。咱们啊,先别治胃了,把你的肝调一调再说。

于是,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丹皮12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薄荷4克,枳壳2克,山药12克,生姜3片,甘草3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忽然之间感觉到胃部有了温热感,紧接着,胸闷、烦热之感有所减轻,可以说,是初见成效了。

这时候,原方保持不变,继续投用7剂,患者竟然诸证大减,几乎和常人无异。

就这样,患者用这张方子,前后一共服18剂,诸证悉平,生活恢复正常。多年的顽疾啊,到这个时候算是彻底去根儿了。

这张医案故事,就记载于1999年的《中医杂志》上头。

我给你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首先,你看,此人胃部冷痛。这是他的主诉。

造成胃部冷痛的原因,中医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焦虚寒。

但是此人利用温中补虚的方药,证实没有效果。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导致患者胃部冷痛呢?

如果有的话,又会是什么?

我告诉你啊,对这个患者而言,原因在于气郁。

也就是说,此人气机运行不畅,被郁滞住了,于是中焦阳气不得宣发,温煦失常,导致胃部冷痛。

怎么知道是气郁呢?通过患者的其他身体细节,以及全身状态。

你看,此人性格沉郁,内向,常常因为工作等原因而压抑不快,这就要考虑肝郁气滞了。

肝郁气滞,所以患者胸闷,爱叹气。

肝郁日久,难免化热伤津,所以患者手脚心发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而少津。脉象弦而数。

肝胆之气失和,胆气上逆,所以患者就口苦。

可见,这个人,吃了胃部冷痛之外,全身上下,是一派肝郁化火的局面啊。

好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去调整患者的肝郁化火。一旦患者肝气条达了,中焦之阳气不再受到郁遏,而是得到了宣发,那他的胃寒胃痛,是不是就顺带解决了?

嗯,这思路,还是蛮新鲜的。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是怎样的——

丹皮12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薄荷4克,枳壳2克,山药12克,生姜3片,甘草3克。

你看,这是妥妥的丹栀逍遥散的加减。其中,柴胡、薄荷、枳壳用于调畅肝气,使得气机畅达。白芍、当归,又能柔养肝体,令肝气进一步归于调和。丹皮和栀子,用于清解肝热。白术、茯苓、山药、生姜,用于健脾,以免肝木之气乘脾,又可以促进气血之生化,来荣养肝体,同时还能适当改善患者当下胃部冷痛的症状。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我给你说完了,你感受到了多少?

这其实就是利用丹栀逍遥散调畅气机,清解郁热,从而治疗胃寒的案例。此乃寒因寒用之法,尽显中医之妙。

说到这,我还真想提醒一下读者朋友。其实,这种胃部冷痛,但是身体局部又有上火症状的人,还真就不少。有些人就是这样,明明胃部怕冷,相反却心急烦躁,容易口干便干,上火失眠。用凉药去火,胃受不了。用热药暖脾胃,身体其他各处受不了。这个现象,并不鲜见。

这个问题,怎么看待分析?我认为,上文医案里的辨证思路,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我希望大家能反复阅读、体会。非专业读者,你把方子抄下来,将来有机会,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专业读者,您要认真领会。说不定,你以后也会遇到这样的病人。

总而言之吧,中医的玄妙之处,就在一整体思维。正是由于思维视野的整体性,所以才让中医的辨证过程,显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文老师希望,通过我的解读,能让更多人喜欢中医、爱上中医,让中医的魅力,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