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爱若厌了不如淡

时间:2022-04-19 23:59:41 热评 我要投稿

在夫妻、家庭生活中,不论你走到何处,

都会感觉总有人怨声载道,或是窃窃私语:

“相爱的人难以集合到一起,不爱的伴侣却勉强白头偕老”;

曾记得在央视领取金婚获奖者的感言是:

“感谢你当初选择了我;感谢你和我吵吵闹闹60年还没有分开”。

连评选出来金婚获奖者都如此感言,

试问还有谁家夫妻没有吵过架吗?

你如果听说到任何一对夫妻闹矛盾,

那95%的诉苦者都说是对方的错,都说责任在对方。

所以连清官都感叹:“清官难断家务事”;

所以才有人劝导“家不是说理的地方,而是讲情的场所”。

如果有理讲不清,没理之人却有理,

那就必然有一方要作牺牲,不然家庭就难以维持。

但作牺牲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有的忍无可忍就选择了离婚。

离婚好,夫妻倒是解脱了,可爱情结晶遭罪了!

前天电视新闻报道:

杭州的一离婚之妇带着一双儿女嫁人,她和后夫又有了孩子快生产,

这位后父是在杭州打工的,因入不敷出,难为生计,

于是心生邪念,悄悄带着两个孩子到河边玩,

趁没人在场,把两个孩子推到河里淹死了,

回到家后感到不安,于是服毒自杀未果,后又跳楼自尽,

三天后,人们才在河里发现了两个孩子的尸体。

无数离婚又重新组成家庭的,

大多数的感受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原因是你要找一个真正能爱你又将就你的,而不是你可以忍让的,

天下那有全免费的午餐,而且要将就你吃几十年。

一位妻子说“就是拿工资的福利院阿姨,也不见得做得比我好,

更何况我是免费的”。

是的,有的人见到别人默默奉献,非但不心疼,不感谢,

反而出言不逊,认为他的享受是理所当然。

综上所述,实在不相和的夫妻,与其离婚,不如淡处,

至少不让孩子受苦,也给自己,给对方留有余地。

既然不能相容,离婚又担心对孩子不利,那就当姘居看待好了。

主要是对孩子的责任,再就是夫妻名义上的义务,

在旁人看来是一家,用表面上的爱来掩隐实际中的不爱。

当你不爱时,便不会在乎他是否记得你的手机号,

不会一天到晚打电话烦他。

不爱,便不会奢望她每年记得你的生日并给你一份惊喜,

也就少了许多的怅然和失意。

不爱,就不会要求他出差中时不时给你发条短信,

或来上几句甜言蜜语,回来时还要给你带心仪的礼物。

不爱,

就不会生病时巴望她守坐在床头,剥了橘子轻轻地塞进你的口中。

不爱,

就不会成天唠叨他要多吃菜、少喝酒,听得他耳朵起茧。

不爱,就不会担心他咳嗽气喘,

把他的香烟藏得找不到,使他暴跳如雷。

不爱,

就不会要求她每天一定回家吃饭,少在外面吃不健康食品。

不爱,

就不会晚上不许随意外出,让他在哥们儿面前老没面子。

不爱,

就不会在她接到异性电话时盘根究底,弄得他心烦意乱。

不爱,总之,

怒气就少了;胸襟也宽了,夫妻话自然少了。

尽管如此,夫妻还是夫妻,在旁人看来没有区别。

这样冷处理一段时间,双方先是觉得解脱了,轻松了,

过了一阵子,又会觉得不习惯,没有吵闹反而觉得没趣了。

为什么会有破镜重圆这个词语?为什么有的夫妻离婚后又合婚?

当周游世界后才发现,即使天下乌鸦一般黑,

“别的乌鸦还是没有我家的这只叫得好听”,

因为你已经习惯了,生活其实就是一种习惯,

习惯了,你就适应了,所以,TA又回来了。

既然天下乌鸦一般黑,那不如把我这只乌鸦养好更划算?

既然金婚的经验都是吵吵闹闹免不了,

那何不把吵吵闹闹视为一种交流?

一位老师嫌他妻子没文化,夫妻之间总吵架,

后来他妻子死了,没人和他吵了,他慢慢感觉不习惯了,

当人走后,平时是她做的事没人做,该唠叨的话没人说了,

冬天没人盖被子,夏天没人给凉扇,他开始想念她了。

可是一切不复返,几年后,他也离开了人世,

寨邻说他可能去找妻子去了。

人总是这样——远香近臭。

天天黏在一起,时间久了就厌烦;当相隔远了、久了,就想念。

觉得想而没得到的是最好的,得到的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假如让TA和那个没得到的相处,时间久了照样有怨言。

都说希望夫妻相敬如宾,

真正做到相敬如宾,那是好朋友,而不是夫妻了!

夫妻之间,

一是要相互尊重,以诚相待;

二是要换位思考,体谅对方;

三是要相互负责,少留疑问;

四是要勇于承担,不要相互推诿;

五是要多交流,要交心,要善于听取对方的意见。

遇到事情要共同商量,多理性,少感性

六要给对方一份自由,也给了自己一片宁静。

天下的人只有两个样,女人一个样,男人一个样。

同性别不一样的是五官,性格,知识,观点,

除了性别、五官一般不能改变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改变。

变与不变,一在TA本人,而在于与TA接触的人,

丈夫不变与妻子有关,妻子不变与丈夫有关。

但要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

我们习惯中“对牛弹琴”是说牛听不懂人话,

于丹老师解释说,其实是人没有弄懂牛的语言。

凡事,凡人都有一个切入点,当你找准了,那就管用,

夫妻同样如此。

夫妻是该如胶似漆,还是淡然处之,全在你说了算。

(2012.5.13)